如何真正的认识自己?
最近学习到三句话,尤其看到最后一句,很耐人寻味,感觉理解它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要做到更好的自己,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起共勉。🙏🙏🙏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来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萨特 《想象·自由》
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强调个人自由、选择和主观性。《想象·自由》中提到的这三句话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观点,尤其是关于自我和他者关系的理解。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
这句话表明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的局限性。他人的观点和评价受到他们自己的主观性、偏见和经验的影响,因此他们对我们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能全面地反映我们复杂的内在自我。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
萨特强调了自我认识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同样受到主观性的影响,我们可能会自我欺骗,或者被无意识的力量所驱动,导致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也不完全真实。
佛教中的"无我"(Anatta)认为个体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实体,与这点也有相似之处,也是在强调自我认识的相对性和变化性。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这句话揭示了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下,自我认同和他人之间的密切联系。萨特认为,自我认同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和对比中形成的。我们在他人身上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反映,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定义自己,他人是自我认识的一面镜子。
佛教中也有“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说法,强调通过超越表面现象来看待事物本质,这与这儿的观点似乎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萨特的三句话似乎都有着一个核心思想,即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与他人的互动中构建和重塑的。这与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即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并且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好了,今天有点“杂烩味”了,好歹算对得起这个公众号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