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退役军人】王海波:家国情怀是立身创业之本

文摘   2024-12-19 14:43   江苏  
三年的军旅生涯,他从青涩少年成长为铮铮男儿,退役后,他凭借着军人的血性和不屈不挠的“亮剑”精神,在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带领企业成为平安城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他就是徐州精诚特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波。
“军旅生涯培养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立身之本,也是创业之本。”王海波说。
一本相册道不完的军旅情
冬日正午,在王海波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书桌前,王海波正翻阅着一本相册,里面保存的是他当兵时期的军旅生活照,一段段尘封记忆背后的军旅故事,是他珍藏多年的“念想”。
1989年,19岁的王海波光荣参军,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在北上参军的列车上,王海波一直不断地问自己“能适应部队的生活吗?”
起得早,睡得晚,再加上高强度训练节奏,现实中的军营生活结结实实给王海波上了一课。“那段时间,有时打早饭都是闭着眼睛的,累得不想动,坐下就迷迷糊糊地吃。”王海波边回忆边说,“我们在侦察兵集训的时候,都是晨跑10公里,有一天,我太累了,就想偷个懒,于是抄了近道,被队长发现后挨了一顿批评,那一次特别懊悔,也是军营生活中第一次流泪。”
自此以后,王海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了不因困和累影响训练,先是尝试用抹风油精的方式提神,如果还是想睡觉就用牙咬手背,实在太困了就用针戳手指,凭借着这股韧劲,王海波在参加侦察兵大比武时拿下了全优的好成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部队的日子,增强了体质,磨炼了意志,这都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本书点燃内心创业激情
1991年12月,王海波退役后被分配到了徐州一家国企单位工作,在这期间,他从保安队员成长为保安大队大队长,受到市公安局的三次“先进职工”表彰。
为什么选择创业?“说起来还是因为一本叫《中国保安》的杂志,我当时被里面一篇关于保镖的文章吸引住了,讲述的是保安行业发展和关于保镖的状况,看完后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干?”王海波告诉记者,他在2004年底下定决心辞职,踏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艰辛无比。第一年,王海波吃住在公司,白天带着几名骨干风里来雨里去,筹资金、跑市场,向各家单位负责人介绍保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公司保安服务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的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就这样,从一个人、三间房、6000元起家,经过近20年的奋斗与拼搏,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帮扶下,王海波硬是凭着一腔热血和坚定的信心为公司闯出了一片天地。
创业难,守业更难。王海波认为,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把握行业话语权。参照在部队学到的教学法,根据不同客户编制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保安管理中心,自主研发“码上码应急管理软件”“保安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组织公司员工学习无人机,并培训、考证,进行试飞试用……如今,创建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精诚特卫在王海波的带领下从徐州走向了世界,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国家。
一句话浓浓情谊暖人心
“我从军营中来,退伍老兵就是我的兄弟姐妹。”王海波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有近万名员工,而在高层管理人员中,退役军人的占比高达90%。
在精诚特卫保安服务公司,有一条特殊的招聘、管理规定:同等条件下退役军人优先,试用期缩短,待遇优厚;在干部提拔和使用上,重点考察提拔退役军人。这是王海波给退役军人开的“后门”。
王海波不仅提供大量的岗位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同时,他还利用自身成功的经历,对几十名退役军人进行创业指导,有从事安保服务者,也有涉足其他行业的。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退役军人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
多年来,王海波始终坚持“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安全至上”的经营理念,发展到今天,公司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到现在的近万名员工,创业近二十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公司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就是一个‘大家长’”王海波笑着说道。

“在部队的时候,我们苦练本领、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也要做到退伍永不褪色。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同样也是为国家继续作出贡献的一种方式。”王海波表示。

来 源:徐州日报


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