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丹系猪,还需从细节处下功夫

创业   2024-12-27 11:24   广东  

丹系猪系列丨正大康地特约

丹麦种猪以高产仔数和优良母性而著称,是提高猪场繁殖效率的理想选择。但丹系猪对营养、环境和饲养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很多从业者会觉得丹系猪难养。

其实丹系猪的“难养”主要表现在母猪死亡率高、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易发生肢蹄问题、营养饲喂要求高、抗应激性差等,最终反映在母猪死亡率高,仔猪死亡率高两个方面。

笔者在丹系猪生产管理实践方面有一些心得,供同行探讨。

01


针对母猪死亡率较高所采取的措施

笔者管理的农场曾出现过母猪高死亡率的问题:最高母猪年死亡率达到21.5%分析母猪死亡原因发现,约50%是因肢蹄问题(瘫痪等)死亡,进一步析因发现,为体重失控所致。自农场调整初配体重和基础母猪体况后,年死亡率降低至13%-15%,虽与行业仍有一定差距,但较之前已明显下降。

这里为笔者所在农场针对丹系猪肢蹄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供参考:

➤ 后备选择阶段,把好肢蹄质量关

后备猪选择肢蹄结实、对称、大小一致,无蹄裂、足垫着地面积大且有弹性的猪,这样的猪容易起卧,走路灵便。趾大且均匀,两趾大小不一致或趾间缝隙过小容易导致蹄裂或足垫损伤,两趾要很好地往两边分开,以便更好地承担体重。

后备猪四肢的选择:关节发育正常,无变形,前后肢与前后躯各部位结合紧凑;站立时,前肢轴线与地面垂直,后肢不前倾,跗关节不内靠、外翻;前后腿和系部粗壮结实,有弹性;四肢动作灵活协调,无扭动、跛行等异常现象。

➤ 严格控制后备猪入群体重

后备猪配种体重目标:224-240日龄,135-150kg,250日龄最大不超过160kg;某丹系猪场分析发现,因肢蹄淘汰的母猪中,初配体重超过150kg的占比达到89.47%(见下图),说明肢蹄问题与后备猪初配体重有强相关性。有效控制后备猪配种体重,能够减少后期母猪肢蹄问题。

图1.因肢蹄问题而淘汰的母猪占总淘汰母猪的比例

后备猪生长阶段应进行阶段性限饲,如因测定或者栏位限制无法实现的,最晚需要在100-105kg开始。限饲方式主要有:限位栏定量饲喂、大栏电子饲喂站定量饲喂。如因硬件限制,只能在普通大栏饲养的,需在测定后,将后备猪按品种分栏,严格控制饲料总投放量。

图2.普通大栏限饲操作及漏粪板缝隙填补

➤ 怀孕母猪体况控制

母猪在产房期间的食欲、奶水质量/乳腺表现、助产比例、仔猪初生重可以反应体况是否合理。

母猪每天站立时间可以反应母猪食欲,数据表明,产房母猪每天站立时间与母猪背膘成反比即上产背膘越高,母猪在产房越不愿意站立,总体采食量越低背膘可以直接反应母猪体况不同品系上产背膘推荐值差异较大,有18-20mm,也有16-18mm。丹麦养猪研究中心对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分娩时背膘厚度的建议为14-17mm。笔者所在农场目前的控制目标为:

108天背膘≤15mm(原种)/14mm(二元))

仔猪平均初生重1.2kg

母猪断奶背膘目标12-14mm

妊娠期采用“高低高”的饲喂模式,长白大白经产母猪妊娠期饲喂量在275kg左右,头胎265kg左右,杜洛克255kg左右。

体况控制应根据各自农场情况,摸索适合自身体系的范围,避免照搬照抄。

➤ 猪舍地面

我国有的猪场漏缝板缝隙宽度达到2.5cm甚至更高。在丹麦,后备母猪舍地板缝宽仅1.8cm,配怀舍2.0cm,最大不超过2.5cm,而且地板平整,边缘棱角都经过仔细打磨。

实心地面要粗糙、不易打滑、不易积水,最大程度减少猪群因地板湿滑导致摔倒扭伤肢蹄、漏缝板缝隙过大导致的肢蹄卡伤等问题,如现有漏粪板缝隙较大,可采用图2方式进行修补。

➤ 肢蹄修剪

笔者农场统计数据显示蹄匣过长占肢蹄问题的50%,指甲或者悬蹄过长,容易折断,易造成损伤,除营养端给予调整外,修剪蹄甲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肢蹄损伤(修剪方式如图3),对于存在肢蹄问题的猪早发现、早治疗。

图3.母猪肢蹄修剪


02


降低产房仔猪死亡率

选用责任心强的员工

无论何种品系,员工责任心都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笔者统计发现:生产实践中责任心强的员工带栋成绩比差的成活率能高出10%(如下图),因此产房的工作人员要首选责任心强的。

图4.不同饲养员同期带栋成绩

➤ 哺乳母猪管理

人养母猪,母猪养仔猪。要想仔猪成活率高,饲养重点是让母猪保持良好状态。

如上所说,控制好妊娠期母猪体况,保证产房母猪采食欲望,母猪采食量高,乳腺发育好,哺乳能力越强,同时体况控制的好,也能减少母猪难产的比例,降低子宫炎的发生

其次,关注妊娠母猪的饲喂程序,产房母猪一般会有几种采食方式如下图

图5.不同哺乳母猪采食方式

LLL:持续低采食量(< 5 kg/d);LHH:第一周采食量较低(< 5 kg/d),随后在整个泌乳期逐渐增加;Gradual:整个泌乳期采食量逐渐增加,没有下降,在泌乳第 10 天后采食量达到峰值;Rapid:采食量迅速增加,无下降,且在第 10 天前达到最高采食量。

图6.哺乳母猪不同采食模式对比

如图5,研究表明,采用产后逐步上料的模式,仔猪断奶重、断奶前成活率等表现均为最佳。

➤ 仔猪护理

初乳对仔猪成活至关重要,由于丹系产仔较多,如果想确保每头小猪摄入足够初乳(24h获得250ml最佳),分批哺乳将是首选,本文不对如何分批哺乳展开介绍,提供两种做分配哺乳的工具(图6)供参考。 本文对寄养管理、教槽管理,不再展开介绍。条件允许的场也可以使用补奶系统增加产房仔猪成活率。

图7.产房母猪及仔猪状态

此外,空栏清洗消毒质量、场内种猪健康度高也对产房仔猪成活率和仔猪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 END —  





正大康地
营养免疫,正大康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