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新闻联播”
每年春晚,语言类节目都备受关注,在蛇年春晚舞台上,由喜剧与戏曲创新融合的小品《借伞》,带给观众全新的观感体验。
戏曲经典唱段如何在保留戏曲韵味的同时与喜剧包袱相结合?《白蛇传》这一经典爱情故事又如何通过喜剧的形式焕新人间?一起来看小品《借伞》的创造记。
春晚语言类节目中首次融入戏曲元素
喜剧新人串起不同剧种《白蛇传》
说到蛇年就自然而然会想到《白蛇传》。2025年总台春晚总导演于蕾介绍说:“我们也非常希望语言类节目中出现一些新的面孔,就有了这么一个用喜剧新人来串起戏曲中各个剧种的《白蛇传》的桥段。”2025年总台春晚语言类节目负责人宋飞说:“我们和戏曲组的导演,一起打造了这么一个把戏曲和小品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在一段浪漫的故事里,唯美的状态下,又让大家开心一笑。”“在戏曲节目里面,多剧种合演《白蛇传》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我们经常会做,今年我们其实是想突破一下。”2025年总台春晚戏曲类节目负责人邓赟表示,想把喜剧元素和多剧种《白蛇传》融合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不太看戏曲作品。春晚是关注度很高的晚会,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接触到戏曲,通过这样的创新节目喜欢上戏曲,这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
在春晚语言类节目中首次融入戏曲元素,又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白蛇传》主题,主创和演员们既兴奋又期待,攒足了劲儿要磨出一个好作品。
2025年总台春晚小品《借伞》越剧许仙饰演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回忆起当时接到节目邀约:“春晚导演组说他们正在创排一个语言类节目,他们觉得会是一个很好的作品,问我有没有意向参加。我们演唱方式、表演方式是相对节奏慢一些,这两个放在一起,化学反应真的很奇妙。”
喜剧和戏曲的底层逻辑一致,但表演方式和节奏不同。邓赟努力地在二者之间做到融合,“我们也是经过很多次的排练,想要戏曲演员从戏曲里头出来一点,然后让喜剧演员跟戏曲演员搭起来。”小品《借伞》中,“伞”就像一个开关,每次撑开,由闫佩伦扮演的许仙都会偶遇不同戏曲剧种的白娘子和小青。
然而排练中,戏曲与喜剧,两种风格迥异的表演形式想融合到一起,远没有想象的容易。
邓赟表示:“京剧有它的规矩,就是你要唱的话你必须得唱上下句。我们排完之后就发现,这个地方确实是很慢,因为我们是个小品,不是个戏曲节目,我们觉得可以破规矩,就要一句。”“我们在创作之初很害怕语言类的表演和戏曲的表演是两张皮,所以这也是在创作中用劲儿最大的地方——怎么样让故事全部融合在一块儿,又让戏曲的表演保持本真。另外,戏曲演员和喜剧演员双方也需要磨合。”如何将不同剧种《白蛇传》在小品里生动串联,导演组煞费苦心。据邓赟介绍,小品《借伞》里借用喜剧中的“game点”设置技巧,端庄大气的京剧版《白蛇传》的“game点”是“慢”,“佩伦老觉得他唱完了想跟他说话,结果他那一句就一直没有唱完”。相继上场的粤剧版《白蛇传·情》玩的“game点”是“听不懂”,同时粤剧又带给观众清新俏丽的感官体验。
与其他剧种相比,川剧版《白蛇传》更注重武打和做工,小品中的“game点”是关键词触发技能展示。此外,川剧版《白蛇传》演武戏时,小青由男性饰演。
然而,备受导演组看好的川剧《白蛇传》,却在第一次语言类节目录制后被指出,必须大改。
“因为川剧最大的特点是上活儿,一上活儿大家就叫好,但这个节目不应该只是让大家叫好,而是更好地跟故事融合在一起。”邓赟说。
春晚语言组和戏曲组的导演们,也开始了头脑风暴,一遍遍推翻再重来。终于,一个破题点找到了。“突然那天是谁说了一个,说我们要不然把它做成一个开关。佩伦演的许仙一说我要走了,然后就会触发白蛇跟青蛇的技能,他们就会上个大活儿,一说我要走了,他们就上大活儿。大家都觉得这个好。”邓赟说。跨越时空的伞带来“重逢”彩蛋
传统戏曲的魅力同样穿越百年
在小品《借伞》中,越剧演员陈丽君的出现,又为演出掀起了一段小高潮。作为戏曲段落压轴出场的表演,春晚导演组希望她能根据剧情的发展,用越剧的方式,为许仙一角设计一段念白和唱腔。
小品《借伞》尾声,当这把跨越时空的伞再次被撑开,导演组埋下的彩蛋作为最好的礼物,带给观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感动。从创意产生到一次次打磨提升,小品《借伞》在让观众捧腹大笑之余,也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穿越百年的隽永魅力。邓赟希望通过这次春晚舞台上的尝试,降低观众欣赏戏曲的门槛。“戏曲最主要的是守正创新。首先要守正,这是我们的民族自信,但又不能固步自封,所以《借伞》这个节目是一次新的尝试。在保证戏曲本身魅力的同时,能结合新的形式,让大家来接触戏曲、喜欢戏曲。”大胆跨界创新的背后,寄托着春晚导演组一份美好的祝愿,新的一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情意永缠绵,快乐永相随。
监制/王元 制片人/柴婧
©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