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冰雪经济热度继续飙升。
冰雪经济当然不只是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你知道吗?生活中这些“衣食住行”,都与冰雪经济密切相关。
寒区试车
冰雪中的速度与激情
寒区试车是汽车测试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高寒环境下,测试汽车的冷启动、防侧滑、除霜除雾、电池续航等表现,不断优化性能,对于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黑河,冬季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全年约有200天结冰期,成为寒冷环境下汽车性能测试的理想场所。
冰面上,各式车型引擎轰鸣,激起阵阵雪雾,尽显速度与激情。
截至目前,黑河已经培育出12家试验企业,建设了45个试验基地,并建成性能测试道路120多条,与170多家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2023—2024试车季,来黑河测试的整车、零部件企业达145家,测试人员近4000人,试车经济直接收入1.7亿元,带动周边服务业收入逾4亿元。
不仅是黑河,《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培育发展寒地特色产业,支持黑河、漠河、呼伦贝尔等地加强汽车、飞机、高端装备等领域耐寒测试能力建设,发展壮大寒地测试产业。
△漠河寒地试车现场
同样,在“神州北极”“极寒之都”漠河,寒地测试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有6家测试企业,飞机、汽车、电力、新材料等寒地测试项目稳步落地。
独具特色的寒地测试产业,不仅为冰雪经济注入新活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冰雪力量。
02
雪系穿搭
国产装备的逆袭之路
今年冬天,“雪系穿搭”走红。
银装素裹的雪场,配上多巴胺配色的滑雪服,潇洒感扑面而来。某电商平台调研显示,这个雪季以来,滑雪服等装备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
业内人士介绍,滑雪运动在海外发展较早,诞生了许多专业滑雪服品牌,过去,国内滑雪服市场主要由海外品牌主导。这些品牌普遍价格多在千元以上,部分高端产品价格在万元以上。
这些年,我国滑雪人口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2024雪季,全国滑雪总人次达到2308万。还有报告指出,从滑雪人群来看,70%以上人群为体验型消费者。
这种情况下,我国初中级滑雪装备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滑雪服产业迅速发展,接过了这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新兴市场的“蛋糕”。在某电商平台滑雪服销量榜(截至1月24日)中,前10名中,8个均为国产品牌。
“国产滑雪服很‘潮’很好看。”“我算中级滑雪爱好者,国产雪服对我来说性能完全够用,性价比很高。”“在雪场看到的滑雪服,大部分都是国产品牌。”采访中,多名雪友纷纷表达了对国产滑雪服的肯定。
通过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国产滑雪服的火热。浙江一家主攻儿童滑雪服的企业,去年卖出了7万多套滑雪服,今年新年伊始,短短8天就创造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0%。
不仅是国内市场,近日,海关总署介绍,东北地区冰雪经济产业持续发力,对德国、意大利、荷兰出口的滑雪鞋服和滑雪板都成倍增长,为我国外贸增添了新亮色。
“这些年,国产滑雪服发展速度很快,不论是设计、材料,还是工艺,都有全面提升。我国有完备的供应链,还有成本低、反应快、效率高的优势,虽然国产滑雪服目前和国际成熟品牌有差距,但会越做越好,做出自己的知名品牌。”国内某滑雪服品牌主理人彭超介绍。
03
冬捕渔事
冷资源,也孕育出特色农业“热”。今年年夜饭,你家餐桌上,有鲜嫩的冷水鱼吗?
在吉林松原市查干湖,不仅能看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等延续千年的冬季捕鱼方式,一箱箱新捕获的鲜鱼也被迅速发往全国各地。
渔场旁的饭店人气爆棚,有老板介绍,店里还有可以邮寄的查干湖“全鱼宴”礼盒,销售好的时候,礼盒一天可卖出数万元。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连环湖,冰面上同样热闹非凡。除了有冰湖出鱼的震撼景观,现场,头鱼拍卖、电商直播、冬泳冬钓等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冷水鱼产业借由一系列文旅融合的冬捕活动,发展更加红火。
当然,冷水鱼产业不只在东北。青海的龙羊峡水库,水温较低,全年平均水温仅12摄氏度左右,而且水质无污染,当地充分利用这一冷资源,大力发展鲑鱼、鳟鱼等冷水鱼品种养殖。据介绍,龙羊峡水库冷水鱼的出口额已占全国冷水鱼出口额的97%。
04
不止东北
冰雪经济的热潮蔓延全国,在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的12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中,湖北、四川、重庆等南方线路纷纷上榜。“北雪南展”已成为冰雪消费新趋势。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大邑县西岭雪山风景区内,建设了雪山滑雪场。此前,游客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雪场开业以来,更吸引来许多滑雪爱好者。
在河南洛阳,玉树琼花的老君山景区和伏牛山滑雪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湖北神农架,“冰雪+养生”“冰雪+赛事”成为旅游新名片……
△老君山景区
与此同时,室内冰雪运动场馆也在南方地区快速落地。《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市场,全国处于运营状态的室内滑雪场达60家,按雪区面积大小排名,全球前十的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占据6席,其中5座位于南方地区。
冰雪运动热,也为南方地区的冰雪装备制造业带来新机遇。浙江宁波一家生产滑雪板的企业,过去主要为欧美品牌代工,内销比例极小。国内冰雪运动的快速升温,带动了这家企业滑雪板的内销,目前内销比例已占总销量的60%。
不少东北考察团也慕名前来洽谈合作。东北有着良好的冰雪运动基础,但在生产冰雪装备方面却存在短板。而南方制造业相对发达,正好形成南北互补。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北方走向南方,从冬季拓展到四季,从旅游运动深入到衣食住行,冰雪经济不断拓展更多可能性,持续释放出更大活力。
监制/王元 主编/王兴栋
编辑/谢玉洁 高少卓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