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私域营销自动化》专题的第3篇文章
这个专题的目的,是想从产品设计+私域顾问的双重视角,结合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业务问题,力图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说下,MA这个舶来品,怎么融入中国本土化的营销环境使用的。
专题会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营销自动化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 哪些产品和功能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而什么问题是功能层面解决不了的 有些听上去很牛的能力又有什么实战天坑
前面2篇我写了:产品选型的初衷,是选择一种做事方式;以及辅助获取私域用户的12种功能:《选择一款产品,就选择了一种做事方式》、《盘一下私域引流的12种方式》。
从本文开始,我们进入到用户画像板块。说到用户画像,你脑子里可能是这样一张图:
这是对一些个人或群体的高概括性描述:一二线城市,已婚未育、喜欢轻奢品,常出差,购物频次高,喜欢爵士音乐……这种属于感性层面的认知,有助于人们想象出一个虚拟对象,用来讲品牌故事,打造共识,做市场层面的活动。
实际上,这背后是围绕用户所有固定和变动数据的集合,比如基本信息、各种标签,所属分层、行为记录,交互记录……这些分类好的量化数据,就被用来做千人千面的营销运营。
但是,在多次和潜客的沟通咨询中,我们意识到大部分私域人是默认这俩等式的:
1)客户画像=标签;
2)私域运营=标签群发;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常识”。
与此同时,他们可能又被灌输了一些概念:比如客户分层,客户旅程,客户生命周期之类的。然后就有点懵,好像各有各的道理,但是这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一会儿标签,一会儿旅程的,怎么用?用起来有什么区别呢?
这几个最重要的描述用户特征的概念,如果含糊不清,也基本意味着对这块的思考是不太清楚的,那用也用不明白。接下来我们一个个看:
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是一切描述用户特征概念的底层基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属性数据(如基础信息:年龄段,性别,城市,渠道来源)
行为数据(如浏览历史、交易记录、线上学习进度)
沟通数据(如私聊、群聊聊天记录)
……
进行清洗,分类,聚合连接,统计分析,规则计算,成为后面常见的标签,或其他可供选择的数据条件。
这部分的能力的强弱,就体现在服务商能对接到多大范围内的用户数据。无外乎来自于三个方面:
1)甲方自有平台:比如研发能力强的公司,有自研的APP,小程序,网页、商城,H5页面等。服务商有openAPI,就可以对接。
2)乙方服务商平台:有的SCRM或者MA厂商,从线索接触的载体开始,就已经介入。如果甲方使用,就可以将用户发生在这些载体上的数据捕捉到。比如国外hubspot可以建站,那么网站上的线索行为数据就能直接拿到;国内有的服务商会有自研小程序商城,那么交易数据就能直接拿到。
3)第三方平台:比如亚马逊,ebay,lazada,shopify,抖音,小红书,淘宝、视频号小商店,有赞等。很多商家的巨量用户数据,都在这些第三方平台上。获取这些数据,要么需要服务商提前做平台的集成,要么双方都有openAPI,可供对接。
理论上来说,多渠道整合,数据越丰富,获得的视角越全面,这也是很多商家所希望的。所以一上来就盯着数据打通的,不在少数。但在数据互通性不太好的软件生态里,这大概率是一件千斤拨四两的投入,这里先不展开,后面单开一篇细讲,欢迎关注本系列。
标签(tag)
标签是所有人最熟悉的一种客户状态标记,是他们理解很多新概念的参照。有时候我跟客户解释其他概念,不少人都会问一句,”那跟标签也差不多吧?“
标签是对用户某一维度状态或特征的描述,是对原始用户数据的第一层抽象和归类。以标签值变化可能性为标准,可以分为:
静态标签:标签值不会变化,或者变化可能性较低。如基础用户信息(姓名,性别,职业、地区……),来源渠道、账号ID、设备信息、首次登录时间等
动态标签:存在定期或高频变动的可能性,需要定时更新或触发更新。如:用户行为(浏览、互动、交易)、用户价值、活跃特征……
大家能看出来,静态标签是非常基础的信息,而客户的状态和行为是在不断变化的,更多高价值业务信息,都是动态变化的。
有两种标签值修改方式:
1)手动:依据用户情况手动修改,比如一线员工和客户沟通后,了解信息,手动去修改标签,或者让用户填写表单自己提交。这部分通常是用户基础信息,属性标识数据。
2)自动:定期全局计算更新,或者根据事件触发更新。大部分动态业务标签只能由系统去维护,人工是无法长时间维护动态标签的,会疯,毫无可行性。
比如消费金额在1-3w的为黄金会员,3-8w是钻石会员,当消费者A的金额从2w变成5w的时候,员工是无感知的,而系统会在每一笔消费数据新增后,触发计算,满足设定的条件,就自动更新会员身份。这也就进入了营销自动化的范畴。
标签的一般用法就是,作为筛选条件,在某个时间点筛出指定标签下的用户,进行一些统一批量的营销触达,比如常见的标签群发。
但标签群发,有一个常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在你圈人的那一刻,发送对象已经固定了,之后新来的,就触达不了,除非你再选一遍重新发,但这显然有问题,因为你无法剔除之前已经发过的人,会对他们造成二次打扰。
于是,要么线索培育不全,要么内容复用不了。
我们看客户分层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客户分层(customer segment)
上面的标签是为了选人,客户分层,是进化了一步的选人方式。根据单一或者复合条件(多个标签、行为特征),结合“或“、”且“、”非”的逻辑,组合出来更符合复杂场景需求的触发条件,从而将满足这些条件的一类用户筛选出来。有的叫人群分组,有的叫圈选客群。
具体掰开来看看分层和标签有哪些差异:
1)为了满足更多场景的圈选需求,客户分层的触发条件一定是最丰富的:用户特征里面标签只代表一部分特性,除了标签,还有更多的属性,行为数据。
2)如果是使用较多的特征人群,而且圈选条件复杂,一次配置出来,就不用每次重复配置。
3)客户分层选出来的人,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定期根据联系人数据的变化进行计算更新。
例如,如果你创建了一个分层,条件是过去30天内有购买行为的联系人,那么当有新的购买发生或者联系人的购买历史不再符合这个条件时,这个细分中的联系人列表就会相应地更新。这种自动更新确保了每次触达时,你都能触及到最相关的受众。
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你这个……跟每次临时用标签圈人,也差不了多少啊?无非是条件丰富一些,然后省得每次重新配置人群。就算用标签临时圈选,不也是当时最新的人群?
能问出这个点,已经离问题本质不远了。
我们说标签群发的问题就是,触达上要么重复,要么漏掉。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不重不漏地触达”这个问题上,怎么圈人不是核心问题,筛选条件丰俭由人,手动自动都可以。问题只在“群发”,无论你是用静态还是动态标签筛人,又或是单一/复合触发条件进行客户分层,只要把人拉出来是做批量群发,就一定会有这个问题。
比如,条件还是“过去30天内有购买行为的联系人”,明天有购买行为的人进来,前天有购买的行为的人也在,如果昨天已经群发了一次,明天再群发,还是会对分层中的大部分客户进行打扰,哪怕这个分层每天都在自动计算。
这种情况下,只能由“trigger(触发)+action(动作)"的逻辑来解决,满足一个发一个,每个人走自己的体验时间线,这就是营销自动化相对于手动筛选群发的核心优势。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A触发进入这个分层,多久之后,要对ta做什么运营动作。这就进入客户体验设计的讨论范畴了。
我们先总结下,营销的完整环节应该是在某个时间点,对指定人群,要做什么动作:【触发条件选人+后续运营动作】。
标签和客户分层,都在解决选人的问题。
而人选出来之后,可以不只是用来临时批量触达动作。在分层里面,用上trigger(触发)+action(动作)的逻辑,有了时间线的概念,那就和群发分化成了两个维度的东西。
不管什么时候,满足这些条件而进入分层的每一个联系人,以ta成为这个分层里面的人的时间点为起点,都走固定的体验流程,直到被手动剔除,或者系统计算剔出这个分层。这样就解决了线索培育不全,内容复用不了的问题。
至此,后面的营销动作就不再是临时起义,而是早有预谋的客户体验流程设计。
客户旅程(customer journey)
客户旅程,是在更长时间维度上,有营销逻辑的用户体验流程设计,是指从客户第一次意识到产品或服务的存在,进一步认识、考虑、决策、最终达成购买、并使用产品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与品牌的所有互动体验。
既然是用户有体感的体验,那客户旅程就包含了完整的【触发条件选人+后续运营动作】的营销流程设计,而不只是圈人。
往大了说,客户旅程可以包含客户整个生命周期,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种理想化的路径:
也有其他的比如产品升单路径:
再比如:
按「购买频率次」分:尚未购买 - 关注中 - 已购买 - 已入群 - 多次购买; 按「客户价值」分:初级粉丝一金卡会员银卡一黑金-钻石; 按「客户群体」分:大学生-白领-蓝领一宝妈-富二代; 按「意向阶段」分:兴趣--了解--对比--报价--下定--转介绍; ……
客户数据是所有标签,分层,旅程的底层基石。 标签是很多人最熟悉的用户状态或特征描述,是对原始用户数据的基础抽象和归类,不代表所有用户数据。 客户分层利用标签和其他属性、行为条件,将用户分为不同人群包,数据会定期更新。 标签和客户分层都是圈人。而客户旅程,应该包含完整的【触发条件圈人+后续运营动作】的营销流程设计。旅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看成是对一个分层中客户的一套营销动作。 群发中“重发漏发”的问题,可以由trigger(触发)+action(动作)的逻辑解决。 一切筛人划分方式,是服务于后面的运营动作。不管是什么运营动作,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收到的内容。
以上。
如果觉得有启发,欢迎三连本文。
对了,需要旅程地图模板的,以及要咨询具体业务分层和落地需求的,添加微信请你备注来意。
下一篇,继续聊聊用户画像板块的基建——数据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