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协作新模式 对口帮扶看西城——让“岭上花园”鄂伦春变得更美好

文摘   2024-11-11 17:21   内蒙古  


京蒙协作新模式

对口帮扶看西城

- 让“岭上花园”鄂伦春变得更美好 -



首都的理念、技术、产业、资本、市场等优势资源在北疆大地已遍地开花,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从单向作用到双向作用的深度拓展,京蒙对口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一幅优势互补、聚焦振兴、实现共赢的磅礴画卷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深化对口支援、定点帮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这一重要机制,发挥好这一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更大作用。自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结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以来,两地在产业集群、 扩大消费、和美乡村等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协作,并肩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全方位打造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京蒙协作新模式, 让“岭上花园”更加美好。


产业集群: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经济发展主引擎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平台,也是东西部产业协作的重要载体。西城区紧紧围绕鄂伦春自治旗“一主三特”农业产业链(“一主”即大豆产业,“三特”即食用菌产业、中草药产业和紫苏产业),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帮助打造产业集群,激活鄂伦春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目前,园区已使用京蒙帮扶资金1.48亿元,并引进6家北京企业落户产业园,吸引资金1.3亿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1088人。同时,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引进和扶持农畜产品加工、特种农机具、配套服务等项目,推动政策向园区集成、资源向园区集聚,逐步实现全旗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此外,在西城区的支持下,成功建立园区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大豆、紫苏、中草药、食用菌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11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工作站,强化科技赋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特色引领:以完善全产业链为重点建设中国“紫苏之乡”


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极高价值经济作物。拥有发展紫苏产业先天优势的鄂伦春自治旗,利用帮扶资金大力发展紫苏产业,推进“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设“研发基地+旅游工厂+研学基地+跨境电商”高度协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着力完善紫苏种植基地、精深加工、科技研发、文旅融合、物流交易全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紫苏种产销基地,建设中国“紫苏之乡”。为更好传承和发扬紫苏文化,鄂伦春建成全国第一座集种植、展示、科研、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紫苏博物馆,成为连接紫苏产业与研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桥梁,也为紫苏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鄂伦春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探索“园区+景区”模式,通过开展研学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促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消费协作:以电商平台为牵引打通特色农产品进京渠道


针对鄂伦春自治旗“产品规模小、品质不可控、难以形成规模品牌实力”等问题,西城区推进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在源头上保障“有好产品”供应。结合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功能定位和首都农产品大市场需求,通过搭建平台,不断拓宽鄂伦春自治旗农特产品进京销售渠道。北京华远集团投入1000万元成立鄂伦春自治旗华远三农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自治旗区属国有企业鄂伦春本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巨灵山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鄂伦春自治旗金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巨灵山公司成熟的销售渠道销售鄂伦春农产品。同时,积极推进鄂伦春产品进入京东商城、天猫、首采网、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华能电商平台等北京消费帮扶电商馆,通过消费协作,打通特色农产品进京渠道,展示鄂伦春风土人情,带动农特产品消费。鄂伦春还持续做实做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

劳务带动:以食用菌全产业链培育释放致富“蘑”力


近年来,鄂伦春自治旗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在西城区的支持下,瞄准市场对健康绿色食用菌产品的消费需求,构建起菌包生产+基地管育+龙头带动+平台销售的食用菌全产业链,通过技术培训、科技指导等,吸附1537名群众稳定就业。目前,鄂伦春自治旗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分布在诺敏镇、克一河镇等多个乡镇,食用菌产业覆盖8个乡镇的61个村(社区),合作社10家,村集体45个,参与农户200余户。随着食用菌产业逐步释放致富“蘑”力,也为农村弱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 通过成立内蒙古鄂伦春食用菌科技小院,引入研究生、科技专家进行驻地研究,为农村、农业企业、涉农产业等生产一线注入创新活力,推动新技术研发,为新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和美乡村:以党建引领助推

多布库尔猎民村实现五个示范


多布库尔猎民村是鄂伦春自治旗7个猎民村之一,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以来,在西城区的帮扶下,围绕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持续探索,走出一条村强民富的乡村治理创新之路,并实现五个示范:党建引领示范方面,多布库尔猎民村党支部在2020年被评定为旗级、镇级“最强党支部”;民族团结示范方面,以建设“五个家园”和“岭上石榴籽”志愿者之家为目标,引导培育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情趣,支持和鼓励村民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社会,群众生活环境都取得明显改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示范方面,提出“民俗旅游+特色养殖+生态农业”三大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已建成以娱乐体验、休闲田园、森林度假为一体的新型民俗村;人居环境示范方面,基础设施、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完善、景观环境持续美化;乡村治理示范方面,多布库尔猎民村在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教育帮扶:以数字化教育赋能

“组团式”帮扶提质增效


在教育帮扶方面,西城区依托信息技术,推动“组团式”教育帮扶提质增效,探索对口教育帮扶工作的有效经验。一是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帮助受援地树立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意识和理念,加强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教育数字化为切口,构建教育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提升受援地师生的数字素养,针对教师开展定制化培训研修,培养学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另外,西城区对鄂伦春自治旗职业教育提供全方位帮扶,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为鄂伦春产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可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助推鄂伦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鄂伦春发布

编辑:杨   涵

监审:秦   丽

终审:德丽娜 

监制:王   明

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人民政府









大杨树发布
欢迎您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