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共成长】背靠凉山的地质人

文摘   2024-12-09 11:27   四川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成立70周年。70年来,七大队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期,七大队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与新中国共成长】栏目,分三期用三篇文章,带大家一起见证一代代地质人青春挥洒过的痕迹,以及与时代同行留下的烙印。今天带来第三篇文章——《背靠凉山的地质人》。

作者曾加明


上个世纪某一天,我在凉山的一个偏僻小村里呱呱坠地。

童年的日子有欢乐、有悲伤、有期待、有迷惑……凡此种种,饥饿的感觉最为深刻。

在那个年代,四川三州地区的农村相当贫困,粮食极度匮乏,由生产队按照每家每户劳动所得的工分统一分配。父亲长年在外,家里的劳动力仅有母亲和外婆,因此无论她们怎样努力,所挣得的工分总是生产队里最低,换得的粮食也总是不够吃。

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红薯、南瓜、土豆等杂粮就会成为主食,天天吃,顿顿吃。由于少油水,即便吃得再多,终日也觉得肚子空空,饿得慌。那时最大愿望就是每天能够吃上一碗猪油拌米饭,这是我当时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美食了。

懵懂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九岁那一年,家里人觉得我该上学了,于是就让我自己去村里小学报名。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学校,找了个平时见过的老师,告诉他我的来意。

老师问:“多大了?”

:“九岁。”

老师说:“这么大了才来报名,家长是咋搞起的喃?”

我心里很是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就没回答。

“取名字没有?”老师又问。

“凉山人”。我如实回答。

老师就在一个本子上写上我的姓名和年龄,平生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大名变成文字,有些激动,狠狠看了几眼,心里牢牢记住了这几个字的样子。

接下来的日子,按照太祖老人家的说法就是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那时候的小学,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程,学习比较轻松。不知道是年龄较大的原因还是有好学的天分,在村小的日子里,学习成绩一路领先,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之类的荣誉,统统被我承包,一不小心就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尽管在学习上有些微不足道的小成绩,但在那个年纪,顽劣怕苦是天生俱有的。有次,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回家抄写生字,其中有个“国”字,我认为作业本那个划好的小方框完全可以代替“国”字的边框,所以在抄写的时候就把边框省略了,于是就成了满篇的“玉”字。

这个自以为是的聪明办法,很快就得到了“充分肯定”,老师勃然大怒,勒令重写的同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由此敲响我人生第一记警钟:怕苦怕累,投机取巧,是一辈子都成不了大器的!

我读书不多,但是读过的学校却不少,光小学就换了五个学校。

在村里上完二年级后,就要到乡里去上三年级了。

乡里的小学紧邻乡政府,距离家里大约将近一小时的路程,那可是个大地方啊,学校的同学一下多了好多……

就在这一年,我第一次辍学了。缀学的原因很荒唐:因为我去捅了马蜂窝,后来才知道,马蜂窝是不能随便乱捅的,搞不好是会出人命的!因为这次事故我“喜提”肿泡眼一只,严重影响了个人形象,担心同学嘲笑,我决定这学先不上了,免得丢人。家里也没人反对,于是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年底的时候,父亲回家探亲,得知我没上学了,很是生气。于是把我送到离家很远的一个辜姓人家借读,父亲给这人每月三十元作为我的生活费(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父亲的这个决定,让我在之后的日子里体验到生活的另一种过法:上学之余,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做饭、打猪草、喂猪、做家务,打骂也是常事…这段不长的经历,让我真正懂得了寄人篱下这个词的含义。

好在遇到一个好心老师,他让我写信告诉父亲我在这里过得不好。信写好后,老师帮我出钱买了邮票和信封,寄出了信,很快父亲就把我接走了。

次年,父亲把我安顿在他工作的地方,托人联系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在那里我完成了四、五年级的课程。

这一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太好面子,虚荣心太强,有时可能会误终身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的人和事,其中有一些会让人铭记在心,终身难忘。

对我而言,我真正快乐的时光是在小学四到六年级的这三个年头里。这三年,大多数的时间我都是一个人生活,在此期间学会了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的本事,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课!

这段日子里,有两个人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个是小学六年级时的班主任,姓李,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转学到镇上时,这位老师可能是受前学校开出的转学证明影响(那张薄薄的纸片证明我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上课的第一天就直接任命我为中队长兼学习委员,同时还负责考勤工作。在同学们的惊讶中我也小小得意了好几天,要知道我可是初来乍到啊,如此重任,可见在老师的心里那张薄薄的纸片还是有些分量的!

事实证明老师的确没看错人,在这关键的一年里,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间班风、学风为之一振,让他省了不少心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李老师对我高看一眼。有天,班主任宿舍发生垮塌,李老师受了轻伤,到镇上医院住了几天。老师是外地人,也没成家,而我作为班里唯一的住校生,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医院看望他,顺便帮些小忙啥的。

这些不经意间不足挂齿的小事让我成功获得李老师的信任。自此,我拥有了随意进出老师宿舍的权力,并且可以随意翻看他的藏书。更有甚者,有时他还会叫上我到镇上的小酒馆下馆子。此等殊荣,坚信有这般经历的小学生是不多的。

当然了,我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做为一个学生,平时应该遵守的基本操行,我还是明白的。虽有桀骜不驯的天性但我并非不良少年。

期间,李老师不断提点和教会我做人的道理,特别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在得知我家庭困难后,他曾提出每月资助我五块钱,被我拒绝后,就帮我订了两本文学性杂志,一本《小说选刊》,一本《名作赏析》。那一年我十四岁,对于“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古训还是懂得。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怜悯与同情,但是我不能拒绝无私的精神资助和无限的知识给予!

关于读书之真谛,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生苦短没有人能够见证世间所有的事物,但通过阅读,得以让人在有限的生命透过书籍感悟历史兴衰,进而洞悉万物的根本!

另一个人对我人生观的初步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便是父亲的同事,姓潘,是一位技术员。

那时一个人,没人管,作业写完了就疯玩狂耍,到处瞎蹿。有一天无意中就蹿到这人屋里去了,当时他正捧着一本书在看,见我进屋,便放下手中的书,招呼我坐下。然后很严肃地问了我好些问题,比如学习成绩如何啦?喜不喜欢看书啦?一个人生活习不习惯之类的,我一一作答后,心里有些惶恐,担心他会向父亲告状。

接下来,他向我说了另一番话,原话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大致意思是要多读书,读好书,才会有出息,还说男儿应当“通百艺而精于一”、有“出将入相”的追求、要具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本事才是真男人……最后还向我推荐了四大名著,告诉我他有这些书,可以借给我看。

那些话当时并不完全理解,只是他的态度相当郑重,让我感觉不像是在对一个小孩说话,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因此,并一直牢记受用至今。

受此影响,空闲的时候我开始有意无意地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杂七杂八的看了好几本……

细细想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话的确是很有些道理的!

童年生活的婉转曲折,使我从小便深知生活的艰辛。

有个这样的段子: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以此来形容那些穷得不能再穷的地方。初一看,有点可笑,但细一品,就会觉得这似乎不是个笑话。

不幸的是,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我一直生活了十多年。而我要说的是,在这样一个偏辟的小山村里,生活的色彩,并不比任何地方逊色,承载着喜怒哀乐的世间百态每日呈现,掺杂着欢笑和泪水的日子辈辈传承……

在这里,我学会了打猎,俗称“追山”,专业的猎狗称为“撵山狗”,这种狗性凶、好斗。那时山高林密,山鸡、野兔、麂子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

闲暇的雨后,最适合打猎。带上土狗,约上伙伴,当然了,有支猎枪是最好的,没有也没关系,山上有的是武器,再配上一个牛角之类的发声工具,就可以出发了。嘹亮的号角声响彻山间,猎狗的咆哮声、猎人的呼喝声此起彼伏…

此外,我还学会了做乐器——笛子。方法很简单:在竹节上划出吹孔、膜孔和音孔的位置,再用烧红的铁棍烙出孔洞,最后用小刀细细打磨,就大功告成了。当然了,既会做笛子,肯定是能够吹得出点调的……凉山著名的‘体舞’,使用的配乐乐器便是笛子。逢年过节,村里男女老少汇集到开阔的晒坝里,伴随着悠扬的笛声,老人们喝着‘转转洒’,年青人跳着‘达体舞’,场面颇为壮观。

在这里,我还学会了其他很多东西……

无论生长在哪里,我始终坚信:每一个人生都是一部传奇,每一部传奇后面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精彩!

一定程度上,文化市场的导向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思想冲击。

那一年,《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直接导致全国上下一遍光头,紧接着《霍元甲》《陈真》陆续登场,一时间有志青年全都变成了梁小龙。随后,香港武打片,各类武侠小说相继涌入,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就这样来临了。

那时候,成为一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闯荡江湖,一度成为很多青少年的终极理想。“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首《剑客》的诗不知成了多少人的座右铭。

当然,我也不例外,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幻想有朝一日能够达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最高境界。

在那些日子里,为了尽快成长为一代“大侠”,除了每日跑步、击空、冲拳、踢腿、打沙袋等基础训练外,我们还经常像模像样地在一起切磋“武艺”。为了验证功夫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惹事生非也是常事。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人单挑时,有些紧张,结果鼻青脸肿大败而归。好在经历的次数多了,这种情况就少了。据此得出江湖打斗七字真言:“心头不怕就不怕”。

事实上,我根本就错了!

有句古话叫做“穷文富武。”意思是说:没钱的人只能读书,然后高考,上大学,上完大学再找个好工作……穷人学文,可以头悬梁锥刺股,可以凿壁取光,反正方法很多,无论再穷,只要三寸气在、食能裹腹,就可以读书,哪怕是破衣烂裳地走进考场,也能堂而皇之地考上大学。

练武就不一样了,首先拜师得花钱,没钱是没人教你的。看看中国武术名家:霍元甲、孙禄堂、杨露蝉……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其次练拳很消耗热量,没钱吃不好,营养跟不上,这拳就会打得眼冒金星。

而我恰恰忘记了这一点,所以这个所谓习武之道对于我,最多也就是强身健体罢了,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而我为此付出的种种努力,现在想来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如此这般的日子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在那个时候,读完了以查老先生为代表的多部武侠小说,“大侠”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而“大侠”梦醒,则源于无意中得到的一本《李小龙技击法》的书,凭着书中所学之绝技,以为老子自此天下第一,于是正儿八经地报名参加了一次地方举办的散打擂台赛……铩羽而归后,对那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话,总算是有了实实在在的深刻理解。

无情的现实就此让侠客梦支离破碎!

霍金有句名言叫做“活着就有希望”。这话的意思是:当生存和生活相遇的时候,生存是必须的,其他的都是浮云,学会活着才是王道!

就在那个时候,我学会了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耕田种地、伐木开荒、翻山越岭都是稀松平常的‘小儿科’,统统不在话下。

我想说的是另外一种更适合我的生财之道:这里山上生长着茯苓、活首乌、桃仁、鸡枞、木耳等一系列“山货”可以用来换钱,虽说品种不少,但收集起来也颇为不易。

我比较喜欢采集的是鸡枞和木耳。

《黔书》道:“鸡枞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鸡枞的吃法很多,其滋味儿鲜美,为菌中之冠。这东西大多长于雨后,只要‘鸡窝’不被破坏,能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生长多年。由于鸡枞的味道实在太过诱人,所以每每采到都及时放到肚子里去了。

木耳的采集有两难,一是收集难,二是晾晒难,因为水分太大,一斤湿木耳晒干后,不足一两,因此虽然收购价格较高,但这钱也相当不好挣。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我曾做成过另一笔大生意:收集了六斤桃仁,送到乡里的供销社换回了十八块钱的“巨款”!这很不容易,要一颗一颗地搜集桃核,再用锤子小心砸开,取出完整的桃仁。期间不能破坏桃仁品相,然后反复晾晒,直至干透方可。

身为土生土长的凉山人,多年以来,一直想写点东西来提醒自己记住在这里生活过的日日夜夜。虽然星星点点的记忆残片不能拼凑出曾经生活的全貌之万一,但管中窥豹的效果应该还是有点的。

关于凉山人,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凉山的人了。在凉山本地,多年前这三个字是带有贬意的,特指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同胞们,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有藐视之意。

后来,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的力度不断加大,现如今这里早已是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相适应,凉山人也真正被赋于了地域意义和民族精神!至于其延伸意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那就是:“立于山为山之骨脊;伏于地为地之根系;历经攀西裂谷之长久匍匐,方蜕变为今日之人形,此之谓凉山人!”因为这里使用了‘蜕变’,曾有人不怀好意地问过我:凉山人不是人吗?在这里我要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让我在后来几十年的地质工作中依然坚守、执着的精神!

作者|曾加明(文章编辑时有删减)

编辑|王 丽

一审|龚 骏

二审|刘芹秀

三审|谢启兴

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
七队官方账号。实时了解行业动态,展示七队对外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