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成立70周年。70年来,七大队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期,七大队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与新中国共成长】栏目,分三期用三篇文章,带大家一起见证一代代地质人青春挥洒过的痕迹,以及与时代同行留下的烙印。今天带来第一篇文章——《一路“铜”行》。
绿水镇——四川省最南端的边远小镇,位于镇中心的“攀西铜都”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从青藏高原奔流而来的金沙江在这里形成一个U形的大转弯后又一路向东奔流而去。曾经的金沙江见证了红军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的伟大,如今的金沙江依旧以奔流不息的气势见证着新中国的日新月异。
一次踏勘
1954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五年,西南地质局508队(七大队前身)成立。是年,新成立的地质队来到了拉拉铜矿这个“明代洪武年间业已开采”的铜矿区进行踏勘工作。遗留的老硐和残留的炉渣,无不彰显此处悠久的铜矿开采历史。
1956年4月,原本为寻找镍矿的外围普查组到拉拉矿区开展初步普查评价工作,当年的普查钻孔揭露到厚大的铜矿体,肯定了该矿区的铜矿价值,也由此正式拉开了拉拉地区铜矿找矿工作的序幕。
上世纪50年代,正是人才匮乏的时代。来自学校的20余名学生,连同少数的技术骨干,一头扎进一线,一名技术员带领1-2个地质工便是一个工作组,独立承担找矿任务。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风餐露宿、人背肩扛,施工了钻孔159个(28059m)、坑道545m,浅井900m,槽探13000m3,完成了矿区第一阶段的初勘工作。
走过60年代,跨越70年代,26个寒来暑往中拉拉铜矿勘查的步伐从未停歇。
1982年,拉拉铜矿在历经了初勘、普查、勘探等几个阶段的勘查工作后,最终为国家提交了一个开采深度浅、选矿难度易、距离铁路近的大型铜矿基地,这既是四川省第一座大型铜矿,也是二十世纪四川省唯一的大型铜矿!
“铜”心“铜”力,找矿立功
拉拉铜矿的发现只是开始,围绕拉拉铜矿外围的找矿工作随之开启。
1958年,拉拉铜矿的普查工作刚刚结束,外围找矿的思路已然打开,在拉拉东侧的老羊汗滩沟、石龙等矿区的普查工作全面铺开。
刚开始的两年也不太顺利,见矿率低、工程质量上不去……,诸多的问题接踵而至。而后又在那个动荡的环境下,一群坚守找矿报国初心的人们断续开展着拉拉及外围的找矿工作。特别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全队只剩下37名地质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仅有40岁。人才的流失、知识的匮乏、经验的欠缺,无不制约着这支历经磨难的地质队的找矿能力。为了适应地质工作的需要,在成都地质学院和昆明地质学校的帮助下,办起了“七·二一”工大,五十多名青年地质工人就在找矿一线边学边干,后来大部分成为了找矿技术骨干,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全国首届最美地质队员的甘晓玲就是“七·二一”工大结业的学员之一。
人才有了,技术力量上去了,围绕拉拉铜矿的外围找矿进度也上来了。老羊汗滩沟中型铜矿、石龙小型铜矿相继提交,菖蒲箐、板山头、周家箐等铜矿点陆续被发现。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会理拉拉地区已形成一大一中一小多矿点的铜资源基地,提交铜矿资源近百万吨。
找铜先锋,遍地开花
从拉拉铜矿走出的找矿队伍,始终与铜矿有不解之缘,无论身在何地、身处何时——找铜不曾止步。勘查提交的会理力马河铜镍矿达到中型镍矿床规模,更是新中国建成投产的第一镍矿,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镍资源保障。勘查提交的会理大铜厂、黑箐、铜厂顶等铜矿,不但至今仍在开采中,更是成为一个矿田的代表性矿床,在新世纪的深部和外围找矿中也有新的找矿进展,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艰苦的条件也阻碍不了找铜先锋前进的脚步,老一代地质人辗转凉山州的会东、德昌、米易、盐源、喜德、普格、冕宁等各县开展铜矿普查工作,新发现了一大批铜矿点和找矿线索,为各县后续的铜矿资源勘查开发奠定了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七大队就是凉山地区找铜事业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上世纪末,在资料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在双会地区开展普查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淌塘铜矿。截止2012年累计查明铜矿近10万吨,为会东县建成规模以上铜矿山一座。此后,七大队仍坚持淌塘铜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并于2013年向原国土资源部成功申请“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项目之一的“四川省会东县淌塘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该项目仅用2014年一年时间完成,在原有勘查深度基础上,将矿体控制深部继续延深了400多米,新增铜资源量12万余吨,由此将淌塘铜矿规模扩大为中型铜矿床。
开启拉拉外围找“拉拉”
自勘查拉拉铜矿之时,就一直没有放弃过“拉拉深部找拉拉、拉拉外围找拉拉”的理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位于拉拉铜矿南部的红泥坡一带就已经被列为了找矿靶区之一,但是一直苦于该地区最厚可达200余米的第四系浮土覆盖,找矿工作一直未能取得进展。
本世纪初,对于应该是先在拉拉深部找拉拉,还是先在拉拉外围找拉拉形成了不小的争议。前人认为,拉拉地区地层走向北西,向南西陡倾,铜矿体向深部延深的可能性更大,铜矿找矿工作应该先向深部。但是,七大队老一辈的地质人利用在拉拉地区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对地质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结合部分钻孔资料和红泥坡西侧、以及黎洪等出现的钠长岩的对比发现,拉拉地区是一个宽缓的、轴向近东西、向南缓倾伏(黎洪扬起)的古老向斜,因后期构造破坏造成东西不完整。由此,创造性地提出红泥坡地区为一轴向东西残存的向斜构造的新观点,并在红泥坡地区预测含铜层埋深在600~800米。
发现红泥坡厚大铜矿体
有了新理论预测的含矿层位置,七大队又针对红泥坡大面积厚大浮土覆盖的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地质牵头(模式找矿)+物探定位+钻探验证”的三步式综合找矿模式。
2008年,在红泥坡矿区启动了“拉拉南部深部找矿”项目,施工3个钻孔,在深部新发现了3条铜矿体。发现矿体赋存深度560-820米之间,与预测深度基本吻合,一举印证了红泥坡向斜构造理论新认识,证实了三步式综合找矿模式的方法正确性,为矿区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同时也坚定了企业加大矿区勘查规模和投资力度的决心。2009-2010年,红泥坡矿区铜矿详查工作全面展开,通过42个钻孔验证,提交铜资源量8万余吨。
红泥坡大型富铜矿床面世
2011年,红泥坡矿区详查工作已暂告一段落,但是找矿的步伐仍然在继续。一边编制提交详查报告,一边又联络矿山企业向原国土资源部申报“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项目。2011年10月,依托红泥坡矿区的申报的“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成功立项,将拉拉外围的红泥坡矿区推到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最前沿。
2011年,四川会理拉拉铜矿红泥坡矿区运送物资
2012年,项目团队再次对红泥坡矿区已有找矿资料进行梳理,并对红泥坡向斜构造进行更为全面的深部物探测量,重新梳理矿床成因模式,论证深部验证钻孔的布设位置。在多种物探方法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合地质研究成果,优选了预测含矿层可能埋藏相对较浅的矿区西南方向开展钻探验证,首孔即揭露到了厚度近30米的厚大富铜矿体,后续钻孔也相继见矿。仅2012年,新增的铜资源量已达30万吨,远超当年预期的20万吨。
2013-2014年,“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持续进行,随着钻探工作的持续投入,在红泥坡矿区一个厚大富铜的单矿体逐渐显露。该项目3年累计投入钻探21484米/33孔,最终发现单体大型富铜矿体,新增铜推断资源量达51.8万吨,实现了“拉拉外围找拉拉”的重大突破,达到了解决拉拉大型国有矿山接替资源的目的。
2014年中,在“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尚未结束野外工作,全矿区尚未全面达到普查程度之时,矿山企业即要求直接启动全矿区勘探工作。2014年8月-2015年12月,不到一年半的工期,七大队在红泥坡矿区累计查明铜金属量55.75万吨,提交了一处品位较富的大型铜矿床,让“拉拉外围找拉拉”的理论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找矿成果。
携手“铜”行,永不停步
红泥坡大型铜矿床的勘查虽然告一段落,但是七大队在双会地区找铜矿的脚步没有丝毫停歇。
2016-2020年,通过承担的“四川省会理-会东矿集区找矿预测”“四川会理-会东矿集区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预测示范”“四川省会理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等项目,完成1:5万矿调4个图幅,检查物化探异常30余处,圈定找矿靶区8处,新发现铜矿点4处,提交铜矿产地3处,通过钻探验证新增铜潜在资源约60万吨。
2021-2022年,通过承担四川省政府性投资地勘项目——四川省会理县海林铜矿普查,在红泥坡矿区南部外围,提交了海林铜矿产地1处,提交推断资源量铜4.2万吨,预测潜在铜资源12.3万吨,提交可供详查的基地一处。
70年的时光,七大队的地质队员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换不掉的是找矿报国的初心使命。七大队一路“铜”行的70年是像铜一样闪亮的历史,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永不磨灭的峥嵘历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