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9月23日我队李青南在四川省地质局举办的“筑梦新时代 砥砺地质行”主题演讲比赛讲比赛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比赛二等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她的参赛文章——《地质人的“散文诗”》!
在这个中秋和国庆的节日间隙,请容许我首先给大家送上节日祝福,同时为了应景,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个字谜,想请大家猜一猜:一笔写就成千言,打一字。相信很多同仁已经猜出来了,没错,谜底就是“信”字。那么,我这里正好给大家带来了三封信件,以信为名,来为大家讲述三个穿越时间、跨越山海的地质故事,品味地质人涩于口且藏于心的万语千言。
第一封信:启
第一封信的名字叫“启”。在象形文中,“启”代表了用手开门,而这封信的作者正是一位用他朴素但有力的双手推开中国地质学研究大门的伟大奠基者。
1903年,一个名为李仲揆的14岁少年独自到武昌高等小学堂求学,但在开学填写报名表时错误地将年龄填到了姓名栏,为了节省报名表的费用,他从学堂匾额上的“光被四表”得到启发,“李四光”这样一个开创历史的名字便诞生了。李老一生以岩石为伴,以大地为家,他总爱往裤兜里装各种石头,时间久了,裤兜被磨出了破洞。于是,便有了个绰号—“破裤子”教授。
我手中紧握的这封信件,正是来自李四光先生,信中写道: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用。透过这封信件,我们发现了独属于开拓者的魄力、勇气和为民情怀,同时山川湖海的灵动也被赋予了更伟大的意义,地质人及地质事业与祖国、与人民的联系更加牢固。这封给周总理的信件最后也成为了李老的悼词,更浇筑成一代代地质人为国找矿、找矿立功的精神丰碑。
第二封信:念
第二封信件来自上个世纪90年代的马边勘探一线,这封信整整耗时七天才终于被送到了乐山地质队家属院里,仔细闻闻,信纸上还带着一点钻机的机油味儿。如果地质队员的思念有形态,那么一定是承载着家书的薄薄却沉甸甸的信纸。因此,这封信的名字就叫做“念”。既有对小家的思念,更有对“大家”的信念。
←Slide←滑一下
信中写道:“我亲爱的爱人,节日快乐,我在地勘队的小路上,向你们递上最深刻的思念,母亲的身体可还康健?儿子最近可还顽皮?家中有你操持一切,我既怀愧疚又感安慰,我这里一切都好,望勿念。”或许每一位地质队员都对家庭有过亏欠,但正是这些缺位拼成了最动人的地质诗篇;他还写道“这次勘探项目,可以说是资源开发的首要关口,我们几十号人守在勘探一线,抢时间、赶工期,钻机一刻不停,思想就一刻不得松懈”。透过这封信件,我们仿佛听到了钻机的轰隆、闻到了泥土的温润,看到了被地质勘探丈量过的山川河流,但其中最打动人心的,还是地质队员们舍小家而为大家的奋斗信念!这信念清澈如湖水、壮丽如史诗。
不信,你侧耳听,那山谷的呼啸声,那钻机的轰隆声,那铁锤与岩石的撞击声,正是他们对爱人、对祖国震耳欲聋的无限眷念啊。
第三封信:新
我给这最后一封信取名为“新”。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从初心到奋斗,习总书记的信立足新时代向地质人提出了新要求,即“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地质人,都是收信人。
立足于此,省地质局在创新驱动的路上,用“大写意”的时代格局擘画了地勘行业的蓝图丹青。“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宛如汪洋中的灯塔,指引航向;李四光奖获得者、大国工匠们沐浴在金罗盘的光辉中扬帆远航;一张张专利证书化作新质生产力,提供前进动力。深化改革集聚起地勘经济的月色余晖、数字赋能勾勒出地勘行业的点点星河。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这条为国找矿、技术创新的长征路上,你、我以及在座的各位都是勇敢坚毅、才华横溢的追风人!
若要歌颂初心,我想说,地质队员们“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以“为国找矿”为起点,谱写了一篇篇宏伟的山川史歌;若要歌颂勇气,我想说,他们“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满腔的热血拍不散,更浇不灭;若要歌颂爱国,我想说,他们“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用行动诠释情怀,把青春献给祖国。
最后我想给所有的地质队员留下一封三行情书:
山海无界,
报国无限,
前进,前进,向前进!
作者|李青南
编辑|王 丽
一审|龚 骏
二审|刘芹秀
三审|谢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