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开启生存空间增量竞争,需什么新思想或主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未来发电总量将会增加一倍至十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或主义来指引方向,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演进。
从哲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哲学思想多关注于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道德伦理以及对既有世界的认知。
然而,在面对生存空间增量竞争时,我们需要一种更具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哲学思想。
这种思想应鼓励人类超越现有的认知边界,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例如,它可以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将自然仅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看作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整体。这就如同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但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其新的内涵,强调人类在拓展生存空间时需顺应自然规律,同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和开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理念上,我们需要一种鼓励跨学科融合、勇于突破传统技术边界的思想。以往的科技发展往往在学科细分的框架内进行,而未来的生存空间增量竞争将需要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物理学、工程学,还需要生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我们需要一种思想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科学家们跨领域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加速科技的突破,为人类开启新的生存空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文化层面,我们需要倡导一种包容多元、鼓励创新和冒险的文化思想。不同的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生存空间增量竞争中,各种文化应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孕育出新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思想将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的事物,敢于面对未知的风险。例如,历史上航海时代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思想、技术和艺术形式,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未来的星际探索等生存空间拓展活动中,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优化人类地球生存空间将会最先发生,比如中国若能通过调水工程开发3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5亿亩的灌溉区,其他的能成为草原牧场。5亿亩灌溉区,需要约1500亿立方米的地面径流。
通过南水北调西线和黄河黑山峡获得500亿立方米水资源,加上祁连山内流区100亿立方米,塔里木河400亿立方米等水资源。总共可稳定每年获得1000亿立方米,这些新增加水资源在该区域内形成水循环,最终获得地面径流1500亿是有希望的。
人类开启生存空间增量竞争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新思想或主义,它涵盖哲学、科技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引导人类以全新的视角、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索未知、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