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二十四道拐与陈嘉庚精神

文摘   2024-11-20 15:59   贵州  

陈嘉庚,远在重洋,是“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晴隆二十四道拐,鸦关要塞,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必由之地。

看似毫无关联的人与地之间,却有着感人至深、意义深远的“家国情怀”……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启动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很快中国就失去半壁江山。1939年10月,日本封锁全部海岸线。12月切断滇越铁路。为打破日军的封锁,将国外购买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运抵抗战前线,当时先后修建开通了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和中印公路,大量物资只能通过公路运达昆明,后再经滇黔线的二十四道拐才能送到前线和“陪都”重庆。

当时国内驾驶员和修理工奇缺。陈嘉庚通过南侨总会招募南侨机工3000多人。这些南侨机工满怀爱国热情,离别南洋亲友,回到祖国大西南,在异常崎岖艰险的万里运输线上,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送各种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

也是这一批批的物资运送,将陈嘉庚精神带到贵州、带进晴隆二十四道拐。

1938年10月10日,陈嘉庚领导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通电国际联盟及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履行国际公约,维护世界和平。

1940年,陈嘉庚回国到延安进行抗日救国详情了解,后将回国见闻如实向华侨报告,出钱出力支持共产党。

1942年,陈嘉庚将华侨义捐的八百多万元存款悉数汇回祖国支持抗日。

南侨机工支持祖国抗战贡献巨大,陈嘉庚认为必须记录下来。从1943年3月动笔到1944年6月,他一字一句坚持不懈地将一部近四十万字的长篇巨著《南侨回忆录》完成。

《南侨回忆录》与斯诺的《西行漫记》,在帮助华侨和外界正确认识共产党,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拍摄的二十四道拐公路

1945年3月26日,援华美军随军一名记者拍摄下二十四道拐。然而外界一直误认为二十道拐在昆明到缅甸这一段的滇缅公路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二十四道拐一直默默无闻地沉睡在历史的烟尘里,没有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直至半过多世纪后的2002年3月,二十四道拐终于被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在晴隆县找到。

“和老照片中一模一样。”戈叔亚当时就兴奋地说道。

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晴隆二十四道拐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共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贵州省唯一入列的便是二十四道拐。

2017年,中国侨联授予二十四道拐为贵州省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18年,“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真实记录了抗战期间3000多名南洋华侨志愿回国抗日的全过程。

2020年11月21日,全球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来到晴隆二十四道拐,站在观景台上,他老泪纵横的说道:“今天来看到‘二十四道拐’,来看望我的战友们在天之灵,向他们老战友敬个礼、敬个军礼。其实我现在所得的勋章,都要归功于他们。”

93岁老人蒋印生的这段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无限感慨。

而晴隆二十四道拐,作为抗战时期的生命线,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陈嘉庚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实物遗存。

为传承弘扬好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年10月31日,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贵州省侨联在黔西南州开展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深入探索二十四道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随着黔西南州文旅事业的发展,二十四道拐因其独特性和特殊性,也逐渐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这里也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我们将通过电影、电视、短剧等形式,向公众介绍二十四道拐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以及南侨机工们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是陈嘉庚精神的具体体现,能够激发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当地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说到,“今年是陈嘉庚诞辰150周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展示二十四道拐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擦亮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牌子,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陈嘉庚精神,将陈嘉庚精神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中,加强联谊联络,扩大朋友圈,把这作为切入点、纽带、桥梁,带动黔西南‘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文化品牌建设,为黔西南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作贡献。”

来       源:贵州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网站

编       辑:陈维维
校       审:戴    毅
审       发:杨    浩
投稿邮箱:ql7613310@126.com


翠华晴隆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断奋进的晴隆,正沿着“建设生态文明县,实现晴隆新跨越”的发展道路一路高歌猛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