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离开家乡、到外地打拼的年轻人,现在最怕从爸妈那听到的话已经不是什么隔空催婚催生、催买房与考公了。
大家都已经身经百战,大脑早已把网上应对糊弄的句式背得滚瓜烂熟,随时可以应对爸妈电话里的“你都xx岁了怎么还不xx”。
但相对应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届“异地子女”开始害怕爸妈打来的另一种电话:
电话那头,爸妈不再劈头盖脸抱怨,而是语焉不详。
声筒里传来支支吾吾的“生了个病”“你不回来也行”语句,比过往任何一场高声互呛都更让人五雷轰顶。
或许因为冬天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季节,寒冷的天气对年长者并不友好。
最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我都刷到不少“异地子女”发布的父母生病帖子。
或是父母在老家看病、自己在外地只能干着急,或是带着爸妈在自己工作的大城市跑医院,在工作间隙照顾病人。
既感受到被依赖的“长大”感受,也为难于辛苦维系的生活平衡被病痛骤然打破,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之中。
01
爸妈就医
异地子女们的第一心病
网上分享的爸妈异地看病帖子和故事,内容大同小异。
普遍都提到了一个特点:
异地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常做的事就是报喜不报忧。
碰上小病小挫折有时都不和对方说,怕让对方担心忧虑,隔着异地能为彼此做的事情也有限,不愿轻易麻烦。
像一位北京程序员小张,就分享说自己妈妈断断续续有腿疼的毛病,但他人在北京、工作太忙,平常没法请假回老家陪爸妈去医院。
更重要的是,妈妈自己因为对大医院的看病流程不熟悉、犯怵,不愿意去做检查,一直就这么拖着。
直到有一天小张再次听说她腿疼又犯了,直接在网上下单了护士陪诊服务,让护士上门带妈妈去医院,这才半强制性地监督她把病给看了。
其实大部分异地子女,对爸妈生病求医的难度都会有一定心理预期,料到不会太轻松。
但料不到的是,竟然每个环节都有想不到的痛点。
从挂号开始,原本自诩适应能力强的年轻人就屡屡碰壁。
大医院就医挂号流程繁琐,有的是公众号、小程序挂号,提前数天或一周抢号,有的还需要下载对应医院的APP。
上了年纪的爸妈很容易一看抢号规则就眼晕,操作不明白。
异地情况下,子女有时还很难在自己手机上帮爸妈抢,因为之后线下取号时可能需要在手机上操作、一些检查报告也可能会发送到取号的账号中。
倘若是把爸妈接到自己打工的大城市看病,那得先办好异地医保手续,不过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可以线上便捷办理。
这些步骤不难,但繁琐,第一次操作的人都需要下功夫研究。
挂上号了、见上医生还只是长征第一步,求医就诊往往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只去一趟就行。
核磁等耗时稍长的检查项目大概率需要预约,数天后再去,检查完结果又未必能立刻出,拿到结果后还得再往医院跑。
长辈们的身体情况更复杂,意味着以上流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
倘若需要住院做手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也需要时间,随时可能有突发状况。
在这期间,卑微打工人如何请假陪爸妈又成了一个问题。
且不说遇上无良老板直接不给批假的情况,哪怕能请假,打工人也还需面对多次临时请假可能带来的项目停滞压力与人情压力。
再加上床位紧张、诊疗资源紧张,不少在大城市动完手术的病人,会被建议回到家乡医院进行后续诊疗。
也有不少病症后期的长期检测与护理可能需要在家完成,譬如一些肿瘤或肠道疾病患者,出院时仍需带着留置的鼻胃管。
有时,病症带给家庭的是长期的、持续的阵痛。
异地的子女们,只能隔空关怀爸妈在老家的身体情况,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哪怕就把父母留在身边照顾,平常或许能撑住,就怕遇上工作变多、护理难度加大之类的意外状况。
譬如现实中,有老人刚刚出院三天就自己把胃管拔出来了,把一家人吓坏愁坏。
这些意外很容易使人压力激增,崩溃就在一瞬间。
02
难打通的
“基础医疗最后一公里”
2019年英国《卫报》上曾连载过一位男子照护患病父母的日记,引发广泛共鸣。
他的父母并没有患上多么危险的疾病,而是得了数种常见慢性病,父亲受痛风、风湿的困扰,母亲有一些睡眠障碍、表现出些许阿兹海默症的前兆,走起路有些颤颤巍巍。
不致命,却悄无声息地让这个家庭陷入僵局。
病人被琐碎的疼痛折磨,照顾他们的孩子则在一次又一次接到家里听不清的电话、担心出事匆匆往家里赶的体验中,感受到了日常的土崩瓦解。
他形容自己有一次走进家门时的感受:“就像沿着台阶跌落,从一种生活跌进了另一种生活。”
这些日记能激发广泛共鸣,是因为在家照护老人也好、上面提及的带父母就医也好,它们背后的痛点并非特例、而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在疾病面前,狼狈、琐碎、硬抗是普通人的常态。
像挂号难、术后护理难、反复跑医院等问题,甭管青年中年还是老年,生起病来都会遭遇。
只是区别在于,是独自承担还是家人一同分担。
这些痛点,本质是“基础医疗的最后一公里”难打通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阻拦人们前往医院的诸多事项。
如果把现有公立医疗体系想象成一棵大树,“最后一公里”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叶难以覆盖荫蔽的空缺。
这一隐藏的广泛痛点,催生出“到家护理”的巨大市场。
王濛此前晒出为家人下单到家护理服务的照片
对尚能自如活动的患者来说,“最后一公里”可能是程序繁琐。
譬如害怕预约检查、诊疗的麻烦,犹豫要不要去医院。
京东护士到家分享过一位怀孕8周的孕妇的案例。
她此前因腹痛伴随少量出血,医生开具了定期注射一次黄体酮保胎的治疗。
但每次前往医院注射,前后交通、挂号、开医嘱、取药、打针要花去四小时时间,医院人流量大,交叉感染的风险还高。
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是让医生开出一周的注射药,她在家预约护士上门打针,过程与医院操作无异。
而对一些术后患者、行动不便患者来说,“最后一公里”带来的麻烦则更具象化。
有位36岁的痔疮患者王先生,在术后第二天就被要求出院。
他的手术较为复杂,做了脱垂悬吊术+内痔套扎术+外痔切除术+肛乳头电凝术+肛周美兰阻滞术。
术后切口大、水肿明显,肛周括约肌无力,无法控制排泄,在家进行术后护理极为困难,为此他在京东下单预约了护士到家服务。
鉴于王先生的复杂情况,京东护士到家给他协调安排了一位肛肠科护士,护士每天早晚各去一次帮忙清洗伤口,还和王先生聊天缓解对方的焦虑。
7天照料结束后,王先生感激地想给护士发红包但被拒绝,他转而向京东总部寄了锦旗以表感谢。
除了术后护理,骨折护理,肿瘤癌症病人们的长期治疗同样是“基础医疗最后一公里”的重点问题之一。
对他们来说,家附近的医院再近都没用,他们可能完全不适合频繁出门。
因为行动不便,老人每次去医院都需要多人陪同、用专车接送。
后来老人的女儿尝试下单了一次京东护士到家服务,一小时后护士上门为父亲进行了日常护理。
老人免去了又一次往返医院的折腾,照护老人的孩子也得以从紧绷的生活中喘一口气。
03
病患家庭最急需的帮助
需要出现在生活失衡之前
在公共医疗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医院难以顾全每个病人完整的治疗与护理流程是客观的事实。
家庭往往需要以打破日常生活的平衡状态来补足这一部分,在疾病带来的混乱中努力维系原本的生活天平。
护士正在提供PICC护理服务
帅小伙为保护姐姐,被歹徒刺中后脑,恢复期错过中戏复试,插管时间太长损伤了嗓子,他却说:保护姐姐,我没做错↓↓↓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2024 Vista看天下
V
专 骂 丑 人 网 红 爆 火,网 友 争 相 求 鉴 定 长 相
年 轻 人 帮 爸 妈 “抢 刀 郎”
“ 外 卖 之 光 ” 大 翻 车,打 工 人 天 塌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