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翻脸的拍照搭子不如自拍杆子”,年轻人被这新晋出片之神钓晕了

文化   2025-01-08 22:30   北京  

社交网络时代一直流传着一个规律:所有爆火的网红运动本质上都是社交活动。

大家前年玩飞盘、去年玩滑雪、今年打网球,本质都是通过“跟风凑热闹”获得赛博谈资和参与感。

但这些运动最后变得让人厌烦,往往也是因为它的“社交功能”。

比如今年冬天,有越来越多人在网上发帖:“救命啊,社恐的人已经不敢去滑雪啦!”

大多数人最早开始尝试这项运动,都是享受跟一群朋友一起玩的热闹,以及结识新朋友的新鲜。

没想到真入坑了之后,“一群人一起滑雪”反而成了种负担。

在平台上经常能刷到这样的例子:约好的拼车搭子突然放鸽子,一起滑的雪友因为太累了强行要提前下山,自己只能无奈跟随……

最怕遇到高能量的超级大E人,白天练活已经累到半死了,晚上还要被拉去参加不喜欢的饭局、桌游局。

受够了的滑雪爱好者们,最近干脆捧红了另一个潮流——“独自滑雪”。

抖音、小红书上有很多女生喊出“不组搭子不交朋友,太耽误我滑雪了”的口号。

有人记录自己扛着雪板飞到新疆、日本甚至欧洲雪场,也有人每周末都往返崇礼,在雪道上一刷就是一整天。



懒得迁就别人的时间,也厌倦了浮于表面的“搭子式寒暄”的社交。


“成年人的快乐,就是能认真享受自己热爱的事物。”


如果在滑雪场偶遇,你大概率只会瞥见她们从雪道上飞驰而下的背影——我愿称她们为,“雪场女侠”。


01

独自滑雪的女生,

“遇见一次就被帅疯一次”


之前小红书上有一个帖子,问“有没有谁跟我一样一个人滑雪”。


底下密密麻麻跟了几百条评论,看完发现堪称“雪场女侠(I人版)大团建”。



她们可能就是你身边的同事,平时是部门里的“时间管理大师”,周末还能独自开着车去滑雪,是真正的“work-life balance”。


早上6点半从北京一个人猛开200公里到崇礼,下车直奔雪场开滑,半天怒刷55公里。


“不用互相等人找人,滑起来的效率反而更高,就只是开车的时候没人聊天。”


@古娜拉黑暗之神


社交平台上,也经常能刷到这样说走就走的“雪场女侠”。


独自坐飞机去新疆、日本外滑,租房、交通攻略全都一个人搞定,几十斤重的板包鞋包说搬就搬。“论打包雪板,德邦小哥都没我专业”。


对于这群人来说,滑雪已经不止是能让自己贴个网红标签的运动。


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某种勇气的来源。


“独自出发”的滑雪女孩现在越来越多。@兔嗝


如果你也滑雪,或许多多少少见过这样的“女侠”。


在雪场山顶的缆车旁,别人要么在费劲穿板、缓慢挪动,要么在等朋友、闲聊、发呆。


只有“女侠”们利索地检查好全身装备,对着手上的Insta360点头示意,然后一个S弯甩出去直接开滑。


只在雪上留下几条深深的刻痕,以及一个潇洒的背影。


@TT心里只有滑雪


不过另一方面,她们也并不是像武侠小说里真的“隐世大侠”那样,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很多人如果在网上或者途中遇到投缘的雪友,也会搭伙滑上一两天。毕竟要是想玩道外野雪、钻树林的话,有个人彼此照看会更加安全。


而一旦遇到在雪道上不慎摔倒、撞网,或者干脆误入高级道下不来的人,女侠也会立刻伸出援手。


甚至会跟着救援队把人送下山,再挥一挥手套,转头再坐缆车上山。


@丸子汤ぃ🏂


不止是“女侠”,如今愿意独自去滑雪的“独行侠”们越来越多。


一开始或许是因为“找搭子”太过可遇而不可求。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把它当作交友工具、社交谈资,真正让他们沉迷的,恰恰是这项运动本身。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滑雪是一种私人的体验”



有人喜欢重复刷同一条雪道,体会从恐惧到完全掌控的过程。


从每次都要在山顶做10分钟心理建设才敢下,到滑一个弯都要停好久调整,再到终于可以流畅轻松地驾驭。


或者是爱上踩在雪板上飞驰的感觉,感受雪板悄无声息地切过雪面,自己的身体跟随每个弯型有节律地摆动;


@谭达达


也有人迷恋大山里多变的地形,每次站在山顶都有种“天地悠悠、独自一人”的潇洒。


“小孩子才怕没人陪,成年人只会享受孤独。”


02

“我不需要滑雪搭子,

Insta360除外”


在上文提到的那个“独自滑雪”的帖子里,很多网友都说羡慕这样的状态。


“我去年就是因为不想一个人出行放弃了很多计划,给自己找了一堆没人A房费、点菜不好点等烂借口。”


但对于早已习惯背着板包到处跑的滑雪“独行侠”们来说,独自租房住酒店、独自吃饭都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最最放在心上的,还是独自一人滑雪的安全问题。


如今很多经常独自滑雪的人,都在把Insta360当作滑雪界的“行车记录仪”在用,甚至开玩笑说“救了我的命”。



每次扛起行囊出门,除了雪板雪鞋和护具之外,最不能忘带的东西就是这台Insta360。

毕竟在很多雪场碰撞事故、扯皮事件中,双方既没有朋友陪同,碰撞后也都搞不清楚状况。

最后都是靠全景相机拍下的画面来分谁在前谁在后、谁控速不够谁横切雪道的。

@超级阿坏

不止能记录碰撞,大家甚至还用Insta360帮忙找手机、找对讲机。

甚至是用360找360。


一位女雪友在可可托海的小狼王道上丢失了手机,因为没信号所以也无法定位。

@一瓦EVA

最后愣是靠一帧一帧拉视频、转角度,用360确认了大概的掉落位置,最后一个坑一个坑地找了出来。

“没有这段视频根本找不到,Insta360救我命。”

还有人在粉雪里摔到“爆装备”,对讲机都飞出去了。

也是后来看视频的时候,发现Insta360精准捕捉到了对讲机被摔飞的那一瞬间。

@骨朵不是花骨朵

要说Insta360自己恐怕也没想到,自己好好的一个“自拍神器”,怎么就被捧成了“救命神器”。

相比于普通的运动相机,它作为全景相机的一个特点就是能拍到周围360度的全景空间。

这也让它被捧成了滑雪vlog届的“超级大杀器”。


03

“滑雪自拍用什么相机,

还有疑问吗?”


这年头无论是旅游、逛展还是看演唱会,拍Vlog对于年轻人来说几乎已经是一种出行标配,“出门不拍照,等于没出门”

但旅游时找个路人给自己拍打卡照容易,想在雪道上拽到一个合格的“录视频搭子”简直比找对象都难。


多少独自滑雪的朋友,都曾经满怀期待把手机递给看起来刚认识的滑得很不错的“大神”,希望能够拍出自己飒爽的身影。

结果大神只是滑雪很牛,拍出来的画面依然晃得让人找不到自己在哪儿。

就像这样。@大江Jacob(新疆单板教学

但凡有点粉丝的专业跟拍,一小时就要收好几百。

于是习惯自己滑雪的人哪怕单纯是为了自拍,最后往往也都入了Insta360的坑。

一位独自去北海道滑雪的网友,出发之前曾经认真研究各个拍摄机器的画质好坏、后期是否智能,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纠结到不行。

最后干脆跑去店里问,店员小哥直接掏出Insta360,告诉他:“整个雪场都用这个,别的都没用。”


这位网友拿着滑完一趟立刻入坑:“只有全景相机才能让你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滑行上,自拍同时还能专心享受这项运动。”

如今在雪道上经常能看到,人们把Insta360当成一条“外接机械臂”。

接上自拍杆拿在手里,或者干脆插在雪杖上、头盔上。


滑雪自拍本身就是个挺“麻烦”的事情。

“当你滑得上蹿下跳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候,哪儿还顾得上自己在不在手机的取景框里面?”

一不留神,要么就是拍不好,要么就是滑不好,甚至会因为不专心发生事故,“看一秒镜头,下一秒就撞树上了”

相比之下,Insta360的操作很简便,不需要关注镜头方向,只需要全程举着,然后专心滑雪就行。

另外不少安利帖中都提到,因为雪场场景本身比较单一,如果用普通的相机给自己拍vlog,需要反复切换景别和机位,吭哧吭哧拍上好多段素材。

只有Insta360这种全景相机,才能一趟就能凑齐四面八方的“机位”。

能同时拍前方和后方@小美是个野孩纸

还有人会用腰带把自拍杆固定在背后,因为自拍杆是自动隐藏的,看起来甚至像是身后跟了一架无人机。

看得出相机放在哪算你赢。@PUPPY_XXX

一个每年都独自跑到新疆开板的女网友说,她除了自拍之外,也经常在雪道上找陌生雪友帮忙拍一段。

这种情况下,大概率只有用Insta360才能出得了片。

敢随手把相机给路人帮忙拍的,基本都是拿Insta360的。@刘亚晴

“之前也找人用手机拍过,2分钟素材有1分40秒都在拍太阳,又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再拍一遍。”

但Insta360只要举着机器跟滑就行了,“后期我可以在素材里找自己,有时候还能剪辑出一种‘移动机位’的效果,发朋友圈我妈还以为我请了专业跟拍。”


某种程度上,Insta360才是很多人真正的“滑雪搭子”。

但凡有网友在买vlog拍摄器材时纠结该选哪一款,底下都有至少一条评论是——“滑雪吗?滑雪的话无脑选360。”

甚至有人第一次尝试滑雪,都要特地去租一台来试用。

初学者拿它记录自己颤颤巍巍的进步。

不用总分神看人和景物在不在取景器里,稍微适应一下拿自拍杆时的身体重心就好。

@王六六小号

苦练技术的“雪场卷王”们,拿它当“电子教练”。

只需要稍微改变拿自拍杆的位置,就能分别观察自己是不是开肩了、有没有折叠到位;双脚立刃是不是同步,入弯时有没有外髋落后……

@玩八字刻滑的飘飘

对大神们来说,它则是个炫技的好工具。

网上甚至专门有一大堆教程,教你怎么用Insta360一个人拍出“子弹时间”“呲雪墙”等滑雪大片。

@MountainZ山

这台小小的全景相机,俨然已然成了雪场硬通货——有人一台老款X2用好几年,也有人每次出新款都立刻下单。

“滑雪人可以没有搭子,但不能没有Insta360。”

04
不止是拍摄搭子,
更是“人生伙伴”

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来说,视频记录本身就意味着某种仪式感。

尤其是雪场上那种一次性的、无法复制的瞬间。

在很多帖子中,Insta360被提到的最大优点就是“绝不会错过你最想拍到的那一幕”。

前两天有网友在二世谷偶遇周杰伦,也是自己正在拿着Insta360自拍,结果突然有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出现在了镜头里。

@加鸡汁的鸡腿

这样让人想要记录的瞬间还有很多。

或许是第一个完整的换刃,或许是第一次成功的直跳,也可能是一次狼狈的摔跤。

人的记忆远比我们想象中脆弱,但好在我们还有技术帮忙记得。

很多滑雪爱好者或许不怎么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滑雪视频。

但手机里、360相机里却可能已经存了一大堆。

曾有人在雪场摔丢了自己的Insta360,感觉甚至像是摔丢了一位老友,怒挖三天也要给它找到。

心疼的不止是机器本身,还有里面那些还没来得及导出的回忆。

@李小狼
最近我曾经跟一位每周都要往返北京的“周末滑雪党”聊天,她提到自己每次都会利用坐高铁的时间,把360里的素材导出来。

“来来回回地转角度,看自己哪一趟滑得最好、哪一次失误摔得最搞笑,全靠这些视频来给我的工作日打鸡血呢。

后来她也会把Insta360带到雪场之外的地方,比如周末下午带着它来一次城市骑行。

夏天假期带它去浮潜、看音乐节,就像带着一台时光机、一个无法分离的伙伴。

如今生活中能给人带来正反馈的事物,正在越来越少。

工作可能努力很久却没有起色,生活中的平稳也可能随时被意外打断。

但总有一些事物——比如滑雪——像一个最说话算话的人生导师。

“努力了、尝试了,我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只要认真练习,就能一次比一次滑得更好;只要愿意扛起雪板上山,就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而Insta360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可以随时开启的“正反馈魔法盒子”。

有人上班摸鱼时会偷偷打开视频,分析自己的滑行动作还有什么问题,研究下一周要做什么“专项训练”。

偶尔也会因为重看自己苦练几天终于做出来的一个跳转、一个摸雪,在工位上咧嘴傻笑几个小时。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太在乎所谓“进步带来的正反馈”。

只是迷恋那种自由的感觉。

哪怕此刻正在挤地铁,但只要旋转视频里360度的蓝天,听着视频里呼呼的风声,就像又回到了雪场上。

自己正在深吸一口气从陡坡滑下。

@爱滑雪的陈导
正如之前有人在小红书问“滑雪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底下一条评论说:

“给了我超出日常的另一个精神世界,让我有对抗生活的勇气。”

哪怕遇到再让人烦躁的挫折,想到自己马上要去滑雪,都会一下子振奋起来。

在很多东西都让人感到难以掌控的当下,每一丝微小的“正反馈”都像生活中的糖果。

希望每个热爱滑雪的人都能持续不断地吃到“糖果”,举着能记录一切美好的Insta360,勇敢地从山顶滑下来、快乐前行。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2024 Vista看天下


V

499 块 小 米 新 手 机,被 玩 成 了 爆 梗

她 美 得 好 具 体,好 有 活 人 气

全 网 营 销 “ 要 大 爆 ”,结 果 烂 成 笑 话


Vista看天下
一个永远理解你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