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导读
2025年春节期间,旅游、探亲、返乡返岗需求集中释放,道路旅客运输迎来“黄金周”假日出行高峰,客流量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除夕当天迎来首个出行小高峰,客流量134.1万人次,1月31日(大年初三)客流量最低,为124.3万人次,2月1日起出行旅客量逐渐上升,2月4日(大年初七)达到第二个出行高峰,客流量147万人次,春节8天假期旅客量共计1082.4万人次,同比2024年、2023年同期分别上升2.4%、5.6%。
为切实保障旅客平安、便捷、温馨出行,我省道路运输系统科学部署,认真做好客流预测分析,针对节日期间客流特点,科学安排班次,合理调配运力,贴心细致服务,全省未发生道路运输客运安全责任事故和旅客滞留现象,圆满完成了春节假期期间道路客运服务保障工作。
01
深挖运力资源
强化运输服务供给
提前谋划部署,强化高峰客流趋势、出行特点、流量流向流时的预测研判,加强重点客运枢纽场站、旅游景区景点、大型商超等公众出行集中区域的运力组织调度,开行旅游直通车、景区摆渡车、夜班车、定制公交等,加密班次、延长营运时间,将1万余辆包车、3.2万辆农村客运、6000余辆定制客运、28万辆出租车、3.2万辆公交车全部投入节假日高峰运输,精准保障旅客出行。
1
雅安市大力推行“点到点、门到门”的定制客运服务,春节期间,全市开行14条定制客运线路,投入车辆97辆,累计开行558辆次,安全运送旅客4000余人次。
2
德阳市春节期间增投公交运力约20辆,增加班次150—200趟次,并开通主城区3条灯会公交专线,在客流高峰时段采用5—10分钟或多车连发的方式,全力保障观灯市民及游客的出行需求。
02
精细运输组织
提升交通出行体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大力开展“青春志愿”“情满旅途”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服务旅客能力与服务质量,让旅客温馨出行。
1
乐山市持续开展“嘉里悦行”品牌创建,分别在高铁乐山站、乐山大佛景区、上中顺、张公桥美食街、苏稽古镇等设置8个志愿服务点,为来乐游客和市民提供精准的乘车指引,发放指引手册,耐心解答疑问以及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同时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游客群体的出行需求。
2
南充市开通“凤仪湾”“印象嘉陵江灯会”“马鞍高铁站”“阆中古城”等旅游公交专线,推出“来蓬安相如故城,坐免费公交”等系列活动,全力推动春节“交通+旅游”模式,春节期间保障群众旅游出行约10万人次。
3
巴中市周密部署,2月2日发出新年首趟农民工返岗专车,搭载116名苍溪籍农民工前往浙江、广东等地,同时还为乘车的农民工朋友准备了方便面、劳保手套、毛巾、矿泉水等“暖心礼包”。
03
严格过程监管
护航旅客出行安全
实施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一日一通报”制度,每日开展系统巡查、视频抽查,春节期间共巡查抽查40个客运场站、205家道路运输企业,严格“人、车、户”记分管理,实施驾驶员记分17名,从快顶格惩处严重违法违规车辆214辆,牢牢守住“平安春节”安全底线。
1
绵阳市坚决落实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与服务保障30条硬措施和交通运输厅部署要求,对13家等级汽车客运站刚性执行每日驻站监管,节日期间共派出督导检查组159个、检查人员近500人次,深入客运场站、运输企业等200多个安全生产点位开展暗访、检查,发现和整改问题隐患5个,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起。
2
南充市紧盯农村地区道路运输安全,坚持“疏堵结合”的方式,围绕传统出行日等重要时段,增加乡村客运发班频次,联合公安部门持续开展“保平安、护春运”专项执法行动,春节期间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余起,发放宣传资料5千余份。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