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铁的纪律,就会战无不胜,铁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保证。”在重庆市潼南区杨闇公同志旧居展柜里,存放着一份珍贵的革命文物——《杨闇公日记》。日记分为三册,记录了四川、重庆两地党团组织加强纪律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杨闇公纪律如铁、信念如磐的最好印证。
103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纪律视为生命线。作为中共重庆地委主要领导人的杨闇公,也将纪律作为人生信条,贯穿于推动重庆和四川党组织生存与发展之中。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杨闇公的纪律故事,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杨闇公:人生当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恪守清白家规 为革命献家产
时间回溯到1898年,杨闇公出生在四川潼南双江镇,父亲杨淮清经常讲文天祥等人的爱国故事,使其从小怀有救国的抱负。15岁的他就考入南京军官教导团。1917年,他东渡日本留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教育,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杨闇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投身革命的这一路,离不开杨家良好的家风教育。从杨氏先祖杨震为官清廉、“四知拒金”故事,到流传下来的“清白传家”家规,无不让杨家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杨闇公舍己为国,拿自家的钱作革命经费就是例证。
曾经,杨淮清告诫子女,钱财乃身外之物,要读书做官就不要想发财,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人生抱负。有一次,为了给子女筹集革命经费,杨淮清写信与杨闇公商量,准备变卖他继承自叔父的200亩田产,杨闇公给父亲回信说:“一个人如果依靠遗产,必养成惰性,因此我对变卖田产绝无丝毫意见,即使将全部产业都卖掉,我也赞同。”
位于渝中区二府衙70号(现19号)的杨闇公旧居
那时的杨家,就是一处地下党团组织的“招待所”。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办公的地方就是其父杨淮清提供的。位于渝中区二府衙的这处房产原本是杨淮清购买来用作经商的,后为支持革命事业,无偿地供给中共党组织使用。朱德、刘伯承等人来到重庆,也曾投宿于此。
杨闇公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践行“清白传家”家规,在生活中不追求物质享受,在工作上也不为自己谋取一分一毫的利益。他曾在日记中写到:“我15岁到现在,敢说一年360天,有300天都在穷困中间,而我仍是乐其自然,进行我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他找来的经费,也都用于革命。
“清白传家”牌匾
清白朴素的生活,是杨闇公清白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与当下严守生活纪律的内在要求同频共振,激励着党员干部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
修复政治生态 促进党团发展
召开民主生活会 以纪维护团结
坚守纪律底线 捍卫党的秘密
1927年,重庆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杨闇公在同志的掩护下,跳城墙逃脱后,隐藏在南岸的一户农民家里,商量乘船赴汉口向武汉政府汇报惨案真相。次日,他又单独潜回重庆市内布置工作。
4月4日凌晨,杨闇公在刚起锚离港的“亚东”号轮船上不幸被捕。但面对敌人的刑讯利诱,他誓死捍卫党的纪律,并未透露半分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地说:“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丝毫不能动摇我的信仰。一句话,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敌人拿他没办法,只得把他押往重庆佛图关枪决。临刑前,他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军阀震惧,割其舌,断其手,剜其目。最后他身中三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位于渝中区佛图关公园的杨闇公烈士雕像
俯瞰杨闇公烈士陵园
杨闇公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清白的一生。时至今日,他那坚定忠诚的党性、纪律自觉的信念,以及用一生践行的“清白传家”家规依然启迪后人,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闇公同志旧居展陈
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展陈
红色遗址是纪律故事最真实的见证。潼南区在杨闇公同志旧居常设生平业绩等展览,将其打造成为全市廉洁文化示范基地;渝中区在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开设“红色旗帜 巴渝丰碑——中共重庆地委历史图片展”,并新设廉洁家风展区......
党员干部在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参观学习
如今,潼南、渝中两地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廉洁、纪律元素,把杨闇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建设成为开展纪律教育的一个个重要阵地,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当作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再次翻开那本日记
那一页页一行行
所表现出的斗争精神
所展现出的铁的纪律
熠熠生辉
而今
这些坚守“纪律”的印记
激励着我们坚持并发扬
守纪律讲规矩的优良传统
以纪律建设的新成效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向纵深发展
作者:罗泽旭 黄 翔 李 扬
责编:廖彬吉
编辑:梁枥月
校对:白 冰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