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朝苏州书画鉴藏那些事

文化   2024-10-15 14:00   江苏  

“吴门”是苏州的古称,“具眼”在中国古文里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那些具有赏鉴眼力的,可以鉴别书画的真伪和艺术性高低的人。


《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 将目光聚焦在明代苏州的书画鉴藏领域,以沈周、文徵明、王世贞、张丑等人为主干,对明代三百年间苏州的鉴藏家、鉴藏活动、鉴藏形式、鉴藏著录、藏品流通等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尤其是苏州地区丰富的古代法书名画鉴藏与吴门书派、吴门画派艺术创作之间的密切关联。




一个鉴藏圈子的存在,必然包括鉴定家、藏家、书画商人、掮客(即在某几方之间穿针引线之人)、好事者(跟风收藏、附庸风雅之人),有时也包括书画家在内。并且多数情况下,一人可能具有几重身份。

作为一部书画鉴藏史的专著,《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 选择了书画鉴藏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明代苏州地区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覆盖了明代三百年间苏州主要的鉴藏家、鉴藏活动、鉴藏形式、鉴藏著录、藏品流通等方方面面问题,可以说是全面了解明代苏州书画鉴藏圈子的最佳途径。



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应该说,书画鉴藏史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诸多美术史课题。尤其是在没有照相印刷术和公共展览机制的古代,书画鉴藏与创作的关系是极端紧密的因果关系,鉴藏是创作的直接养料,对它的研究可为美术史上的诸多问题追本溯源,下面我们试举书中《沈周》一节内容来谈一谈在中国古代,鉴藏对于创作的直接影响。


沈周时代的书画鉴藏群体


沈周

明代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大收藏家


沈周是吴门画派之首,其曾祖父与元末的王蒙、倪瓒交游甚密,沈周家族世代居住在苏州的相城,依靠祖上传下的田产,沈周终生过着诗画相伴的隐士生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曾经就是沈周的收藏,后来沈周把这幅画拿去给人题跋,结果被那人的儿子据为己有,成为沈周终生的遗憾。(编者按)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左为割裂后的主体部分《无用师卷》,卷首一段为《剩山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沈周《摹富春山居图》卷尾,沈周自己道出了这次痛心的经历:


……此卷(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尝为余所藏,因请题于人,遂为其子干没。其子后不能有,出以售人。余贫,又不能为直以复之,徒系于思耳。即其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远失真,临纸惘然。成化丁未(1487年)中秋日,长洲沈周识。


沈周《摹富春山居图卷》题跋


“干没”特指侵吞别人的财物,沈周厚道,终未说出干没者的姓名。可憎的是,这位干没者后来竟将属于沈周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出售,而且售价高昂。沈周不算“贫”,却无力支付这位干没者的出价,只好眼见自己的藏品为他人买去。但胸中的委屈、郁闷却无以排遣,只能自己凭记忆背临出一卷《富春山居图》,聊作慰藉。这件作品现定名为《沈周摹富春山居图》,但由上跋可知,此卷是沈周失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原作后“以意貌之”的背临之作。


将沈周背临本与黄公望原作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沈周对原作丘壑位置的记忆相当清楚,甚至可以用精准来形容。


沈周《摹富春山居图卷》

沈周摹本包括了今《剩山图》的部分

反映出黄公望原图遭火烧前的完整面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沈周背临本中还包括了明末被烧落的首段,即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部分,保留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完整原貌。这一切皆可说明,沈周在拥有黄公望原作时,一定反复临写过,其家中应该仍有临摹的稿本留存,在背临时,他进行了参照。否则很难想象沈周背临的一山一树位置竟如此准确。由此亦可窥得沈周对于家藏书画学习的严谨、刻苦,确如董其昌所评:“其(沈周)所作卷轴,一树一石,尺寸前规。”


《富春山居图》原作(上)和沈周摹本(下)局部对比之一

《富春山居图》原作(上)和沈周摹本(下)局部对比之二


沈周《摹富春山居图》作于1487年中秋日,应是在他听说“干没者” 出售他的《富春山居图》时,情绪激愤而为。同年,沈周的这件临本被一位 在苏州任刑律方面的地方官——节推樊公获得。樊公,字舜举,节推是其官名。转年,弘治改元,也即1488年,这位樊舜举又以重金购得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原作,遂将黄公望的原作和沈周的临本——两件《富春山居 图》联成合璧。樊舜举竟又邀请沈周为他新购得的巨迹作跋,沈周在曾经属 于自己的心爱藏品上作跋,情何以堪?但他的遣词却相当隐忍:“(此卷)旧 在余所,既失之。今节推樊公重购而得,又岂翁择人而阴授之耶?”一段被人干没藏品的痛心经历只化作短短一句“旧在余所,既失之”。沈周 又以“岂翁择人而阴授之耶?”——难道是黄公望冥冥中挑选了别人来保藏 他的画作?——来为自己失去名作寻求慰藉。


至于沈周的书法,据李应祯所言:“相城沈启南妙于诗画,然字不甚工。后乃仿黄山谷书,辄得其笔意。盖书画同一机也。”沈周早年书法 没有什么明确的风格,人以为其字不佳。而从他购藏的作品来看,他是特好 宋人法书,所藏林逋《与僧二札》、苏轼《与晋卿、定国二帖》以及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 、《老杜律诗二首》,都堪称宋代书家传世作品中之“大器”。


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局部)


最终,沈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苏、黄二家为取法对象,而黄 书为显线,苏字则为隐线。不仅自家的收藏,当时留存于江南一带的黄庭坚 名迹,沈周大都见过。在为南京藏家汪宗道所藏的黄庭坚《释典法语》作跋 时,沈周盘点了其所见的黄庭坚草书:“山谷真迹流世者,余及见凡三种, 在李氏、王氏、华氏,皆大草,笔势牵连不绝。”这里提到的三种名迹 即为李应祯藏《诸上座帖卷》、王鏊藏《李白秋浦歌等十五首卷》以及无锡华珵所藏《李白忆旧游诗卷》,皆为黄庭坚晚年大草代表作。这三件作品沈周也都曾作跋,想必带给他的影响是深刻的。随着目见黄庭坚书作的增多,沈周书风中“长揖荡桨”“担夫争道”等黄山谷的笔画特点也越发明显。大字小字皆瘦劲欹侧,越到晚年黄山谷书风对其影响越加鲜明。不仅沈周书学黄山谷,他的弟弟沈召(继南)、沈豳(翊南)、堂弟沈木、沈朴、沈枟等沈氏家族成员也都写的一手黄山谷体。


沈周《西山纪游图卷》后自跋



本文节选自《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修订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2024年9月








《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首次出版于2015年,一经上市即以翔实的史料钩沉、藏品梳理、藏家交游的爬梳,以及众多难得一见的名画、题跋图版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广大读者的支持。在不少高校最新开设的书画鉴定及鉴藏课程中,更是将本书列入了必读书单,被读者誉为“了解明代苏州书画鉴藏圈的最佳读物”


旧版《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如今,这本书在二手书市场上的价格甚至已被炒到了两到三倍。



应广大读者对该书重版的强烈呼声,本社经过与作者黄朋女士的多番协商校订,终于推出了本书的全新修订版本——《吴门具眼:明代苏州书画鉴藏》(修订版)



此次修订在基本保留原版原貌的基础上,将黄朋女士近年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新成果补充进书中,增减了少量的图版。改动较多的在卷首对元末明初苏州鉴藏圈的叙述,缘于近年来黄朋女士所做的倪瓒研究。



全书250余幅名画、题跋图版以及图注,得益于黄朋女士供职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时期的用心搜集。


封面升级!特邀书法家、篆刻家黄惇先生为本书重新题写书名,更具收藏价值。




内页纸张升级!在保证图版高清印刷呈现的同时,手感更加轻薄,阅读体验极大提升。



通过严格的成本把控,我们终于将定价从原版的288元调整至228元,本次首发更是直接可以享受到182.4元的优惠价格,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学子可以接触到这部优秀的书画鉴藏专著。




为使您详细了解上述产品

本文为文字广告说明

喜欢请直接点开链接下单

也欢迎进店里逛逛逛


菊斋
我们来自古中国,讲述难以忘怀的中式古典之美。诗词,花草,器物,人物,故事,岁时。庸常日子因此欢喜。我们一直在此,期望久别的你,归来与我们重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