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淡水河谷宣布几个新项目的计划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个巴西的铁矿石巨头一直在铆足了劲提增产量,这将是加速铁矿石进入下行周期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对矛盾:内需之困
第一对矛盾,隐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内需的问题,另一层是钢材品种分化的问题。
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之后,中国钢铁工业从濒临破产的边缘起死回生。钢材价格从1800元左右的空间迅速反弹,以2021年近7000元的价格作为一个转折点,虽然这个7000的价格当年是有美国大通胀的加持影响,但也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我们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10、20年干的事情。换句话说,5年就把中国钢铁工业从濒死边缘救过来了,不仅救了还一下子就整过剩了!伴随着去产能的过程,也是我们坚决执行房住不炒的过程。21年也是双碳目标元年,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31个门类中的碳排放大户,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的16%左右。
原来以螺纹、热卷作为龙头的钢铁行业,在新能源行业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风电、造船等利好产业的带动下,钢铁行业也开始改变了产品结构,尤其是以国有企业为首的大型钢铁集团。
以房地产行业用钢为例,以我们的模型测算,截至2023年,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该行业的用钢需求下降了近1亿吨;从2019年开始,几乎每年以1000万吨需求的收缩为频率在下滑。
所以,总结而言,钢铁行业面临着从峰值开始下滑的趋势,虽然不是断崖式的,但是由于品种的差异和转换,总体上让钢铁行业感觉到了切身切肤的阵痛。
钢铁行业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开工率,是进入新一轮的淘汰周期的开始。
第二对矛盾:外需之忧
我们来回顾下2006年迄今的中国钢材出口历史。我总结为1个特征、2个阶段。
一个特征是指,但凡中国钢铁遇到国内需求不济、价格洼地、生存危机的时刻,中国钢材出口都是非常旺盛的。比如2013-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入了一个过剩的周期,钢材价格一路下行,跌至历史低值的1800元左右,但这三年的钢材出口突破了历史极限,甚至在钢价最低的2015年钢材出口量达到了1.1亿多吨的峰值,到现在都没突破过。最近这两年钢材出口也逆势大增,去年达到了9026万吨,今年预计会比这个数据更高。
两个阶段是分为:(1)2006年-2012年期间,我们认为是中国钢材出口的稳定阶段,这几年均值在4000万吨的位置;(2)2013年之后,是中国钢铁出口的发力阶段,13年到23年,刨除出口旺盛的几年,均值达到了6000万吨上方。这两个阶段刚好是印证了我国钢铁工业由大转强的发展历程。
一句话总结,钢材出口好是因为国内需求不行,价格低因此资源外溢明显,然后收到各种反倾销。但,今年出口量还会突破。
第三对矛盾:原料供需错配之嫌
同时,我讲中国钢铁粗钢产量达峰与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铁矿石开发热潮的错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中国对铁石的需求是逐步收缩的,但四大矿山乃至全球新的铁矿石项目新一轮投资却还在过程中,这就会造成铁矿石供过于求的情况越往后会越明显。
最近最明显的例子是巴西淡水河谷,淡水河谷在下半年密集宣布新项目拟开发或预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消息,更是突然对市场宣布将其2024年的铁矿石产量指导目标调整为3.23-3.30亿吨,铁矿石产量指导目标增加了1000-1300万吨的供应量。
我们认为四大矿山供应增加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市场低位是进一步蚕食市场占有率,从而进一步挤兑非主流、高成本矿价的矿山的生存空间。所以,虽然后续铁矿石将进入下行周期,还是四大矿山的天下,因为他们CFR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
综上,上述三对矛盾,也就是钢铁行业无论从成材还是铁矿石都面临着供给泛滥、需求收缩的趋势,并将贯穿黑色系行业下行周期。
钢铁行业新一轮的严冬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