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 “医儒同道,齐鲁医派”!从中国中医药大会(山东篇)读懂齐鲁中医药文化

文摘   2025-01-03 18:15   山东  

专家学者纵论医儒同道理念、阐释齐鲁医派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针灸专家仅凭眼和手,在进针精度上力压机械臂;于气球上扎芝麻,以十年磨一针的积淀展示出超乎常人的指控力;在嫩如幼儿皮肤的凉粉上反复推拿,以极致“仁术”展现仁爱之道;海药人勇于进取创新,实施新“神农尝百草”计划,向海问药……近日,《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首期《医儒同道》聚焦“医儒同道,齐鲁医派”主题,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出发,把传承数千年的诊疗技艺以可感可知的方式展现在大众眼前,恰似一把解锁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千年密码的钥匙,为我们解读“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领略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打开了窗口。

齐鲁中医药文化深深植根于齐鲁大地,汲取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流派与学术体系,是中医药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儒相融的文化底蕴、医脉相承的齐鲁医派、开拓进取的诊治智慧,构成了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底色。

医儒交融的文化底蕴

从巍峨泰山到汤汤黄河,齐鲁大地人杰地灵,文化昌盛,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齐鲁中医药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和谐”“诚信”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中医药文化中的“医乃仁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大医精诚”等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儒学思想对中医学“医德医风医术”的全方位塑造,塑造了中医学的基本形态,培养了儒医“仁、和、精、诚”的精神内核。在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医儒同道”始终是其核心价值观之一,使医儒同道成为齐鲁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韵味。

医脉相承的齐鲁医派

齐鲁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性特色的学术群体——“齐鲁医派”,从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医学学派——扁鹊学派,到衍生发展为“儒医”这一独特的医学群体,齐鲁文化与中医学兼明兼通,既奠定了齐鲁医派的文化根脉,又使得千年医脉得以传承。

山东长清,为医宗扁鹊故里,这片土地承载着中医脉诊、望诊等传统医术源头记忆。2300年前,医宗扁鹊,出齐入鲁,访秦过赵,一路悬壶济世,救民于苦厄,将齐鲁医派仁爱济世、大医精诚的理念传遍五湖四海。除神医扁鹊外,仓公淳于意、魏晋王叔和、“儿科之圣”钱乙、“伤寒学派”成无己、“一代宗师”黄元御……历代名医传承有序、精勤不倦,不断传承和完善着齐鲁医派的学术体系,最终确立了中医学“医乃仁术”的本质定位,奠定了“精气为本”的学术基础,明确了“以和为贵”的学术宗旨,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也使齐鲁医派成为齐鲁中医药文化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

“医儒同道”不仅体现在医家的个人修养上,还体现在齐鲁医家的社会责任上。他们力求兼备仁心仁爱的医德和技艺高超的医术,将“仁、和、精、诚”作为行医的准则与追求。这种医儒同道的理念,在齐鲁大地上代代相传、绵延不绝,不断擦亮着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底色。

开拓进取的诊治智慧

齐鲁大地地形多样,濒黄渤二海,拥内陆山川平原,丰富物产凝萃本草精华,化作天然药库,为齐鲁中医药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山东是砭石的主要发源地,也是针砭疗法的主要发源地。节目组通过展示泗滨浮石、泗水砭石、针砭发源与齐鲁医派针灸的外治手法,将传承千年蕴含深厚医学智慧的中医特色疗法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观众们感受到中医外治手法的特色优势,也展示了山东中医人因地制宜,以针砭源流探索疗法创新,拓展医学疆域的创新之道。

山东亦是向海问药的先行者,有数千年海洋中药药用历史,如利用海带软坚散结、昆布利水消肿等作用,用其治疗瘿瘤、乳腺结节等疾病。回归当下,向海问药,海济苍生,是每一名山东海药人的追求。山东一直致力于实施海洋中药传承创新工程,在海洋中药历代本草文献的系统梳理和挖掘、海洋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海洋中药方剂精准化开发、海洋中药创新药物及健康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尤其是在海马、海螵蛸等海洋中药深度开发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山东省已经逐步建立起实验验证、临床评价和专家论证“三维药效确证”,校(学校)、医(附属医院)、研(海药院)、产(企业)“四方联动”的海洋中药新药研发转化模式。

守正创新的齐鲁中医药

海岱蕴齐鲁,古韵谱新篇。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及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健康山东、文化山东建设聚焦发力。省委常委专题研究《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成功举办2024年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体验周活动,山东省省委书记林武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召开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一系列高规格的举措和制度设计,谱写了新时代山东勇挑新的文化使命,根植中华文脉,突出齐鲁特色,在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上“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山东中医药系统,乘势而为,谋时而动,着力做好研究阐释、传承保护、展示体验、传播交流、人才集聚等文章,努力在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产业发展、品牌打造、阵地建设、文化传播、文化育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注入浓厚文化底蕴。

一是加强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计划项目《中华医藏》学术办公室落户山东中医药大学,与省委宣传部共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并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出版《齐鲁医派文库》;二是优化齐鲁中医药文化服务。编辑出版《中医药文化与生活》系列丛书、策划拍摄《少年中医说》文化类电视节目,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推动中医生活化,使中医药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自觉。三是加强齐鲁中医药文化推广,举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泰山论灸”“沂山论健”、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第七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等重大活动,持续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四是提质齐鲁中医药文化育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将中医药健康理念和“仁、和、精、诚”的齐鲁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各环节,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中国中医药大会》山东篇将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千年底蕴、儒医神韵、创新活力展现在全国乃至世人面前,山东将借节目播出东风,以勇担使命之志、守正创新之姿,积极构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持续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谱写新时代齐鲁中医药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新院地址:滨州市新立河西路以西,北外环路以南,黄河十六-1路以北

滨州市中医医院订阅号
滨州市中医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