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必强
农村的水缸一般都是储存水用。以前喝水靠人到井里挑,想装满一缸水需要挑好几担水,满缸的水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为了防火,勤快人家的水缸总保持在将满水位的状态。
早晨,广播里传来的“东方红”乐曲声把薄雾笼罩的小山村从梦中唤醒,井台边便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来挑水,一声声的招呼温暖着这个小村落。
冬天的早晨,我刚睁开眼,只听父亲在门外喊:“开门!”母亲赶紧拉开门,只觉一阵寒风扑进门來,紧接着,父亲挑着水担将两大桶水麻利地倒入水缸里。
我拿葫芦瓢从水缸中往脸盆里舀水,母亲总会嘱咐一句:“少舀点!”我就把瓢里的水倒回水缸中一些。
每到夏季,从外面疯玩回来,口干舌燥,舀一瓢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那股沁人心脾的清凉,甭提有多痛快了。用一盆“井里凉水”擦肩洗背浇头,那真是透心的凉爽。
大年三十的上午,父亲一定要挑满一缸水,这个习惯从祖辈一直留传下来,预示着辞旧迎新、喜气圆满、年年有余,然后再去贴春联,欢欢喜喜迎新年,期盼来年好光景。
时间长了,水缸底部也会积累起一些水垢,需要清洗干净。这时我发现了一个趣事:当弯着腰深入缸底,埋头做清洁工作时,耳边便会“嗡嗡”作响;在里面说话唱歌,声音立刻会放大,我觉得很新奇,有时会喊几嗓子,后来才懂得,这是一种“声音共鸣”现象,觉得很好玩。
我家的水缸比起别人家还多了一个功能,那就是用水缸盖当作一家人吃饭的桌子。由于我家房子比较小,也是为了方便,这样的日子过了许多年。
水缸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母亲一瓢一瓢从缸中舀出水来做饭、洗涮,日夜操劳。缸中的水,水中的瓢,母亲消瘦的手,时常让我思绪万千……
遗憾的是,我家那口补满铁卡子的水缸在搬家时没有带出来。但那口水缸,已盛满记忆,深深地烙印在我生命中。
编辑:闫艳丽
审核:冯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