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特殊教育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教育部公布了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石家庄市位列其中。
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的重要举措。实验区将围绕拓展特殊教育学段服务、扩大特殊教育服务对象、强化特殊教育质量建设、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等任务,探索特殊教育发展的有效实践模式。
作为此次入选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石家庄市积极推动全市特殊教育融合普惠发展,逐步形成了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支撑、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全纳普惠特殊教育模式。我市从加强行政管理、完善制度举措、推进工作创新、加大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入手,为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实验区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我市将通过完善学前特殊教育,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附属特教幼儿园(班),支持普通幼儿园招收特殊幼儿,实现幼特融合;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鼓励特殊教育学校与职教学校、企业联动,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打通残疾学生就业通路;推进孤独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需教育;推进数字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全市特殊教育布局,扩大优质特殊教育资源覆盖面。
记者:宋子婷
编辑:闫艳丽
审核:冯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