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發展,首屆「中華文化節」舉辦《大師傳藝‧尋古知新》系列講座活動,以資深專家講解的形式推動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與融合,提高公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並培育出更多的文化藝術人才,為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活力。
《大師傳藝‧尋古知新》系列講座共分為九個主題單元,題目涵蓋中國美學、傳統文化、美術、書法、粵劇、戲劇、視覺藝術等,並結合香港本土傳統文化、歷史古跡及現代藝術等內容講授。本活動邀請九位來自不同藝術範躊的頂尖專家與傑出導師主持講座,為廣大藝術愛好者與觀眾推出包羅萬象的藝術課堂。
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書法家金耀基教授將於2024年8月9日(周五)晚7時30分在香港太空館演講廳以「中國書法藝術」為主題開展講座。
「中國書法藝術」講座
講者:金耀基
1935年生,浙江省天台縣人。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教育家、散文家和書法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4年自大學退休。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榮休社會學講座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1994年至今)、西泠印社社員。其書體風格氣韵生動、搖曳多姿、自成一格,被稱為「金體書」。
講座內容
什麼是中國書法?
書法為何是最有中國民族文化色彩的藝術之花?
漢字寫在實用性外具有怎樣特有的藝術性格?
書法的品鑒與審美有怎樣的客觀標準?
書體的變異與書法個性化創造有怎樣的邏輯?
在「書法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於藝術中的經典與傳統應保持何種態度?
在「文化全球化」的形勢下,書法應如何彰顯它的中國性格?
本次講座將圍繞以上問題進行延展與討論。
金耀基文學作品欣賞
除了書法藝術外,金耀基教授在文學領域亦有建樹,他先後撰寫散文集《劍橋語絲》、《敦煌語絲》及《海德堡語絲》,並在台灣、香港和內地出版,養育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著名散文家董橋是其中一位最欣賞金耀基散文的作家,他把金教授的散文稱為「金體文」,並稱:「這是文學的神韻,是社會學的視野,是文化的倒影,更是歷史多情的呢喃,都在金耀基的胸中和筆底。」
金耀基教授的三本「語絲」,不但體現了其豐富的人生經驗,亦凝聚豐富的歷史、地理與人文底蘊,值得我們一再出版、細品,如作者一般探索世界、探索經典,發現不同尋常的美。
《劍橋語絲》
金耀基 著
《劍橋語絲》是金耀基踏入文學領域的首部作品,一篇篇散文記下作客劍橋的所見所思。它們不是嚴肅的論文,亦非輕鬆的遊記或小品;沒有微言大義,卻是作者內心深處流露出來的語絲。
《海德堡語絲》
金耀基 著
「我在海德堡半年,一百多個寧靜的日子,不止讓我有時間讀書研究,還真正有機會冷靜地思考。這是我第二次到德國,但卻是我第一次「發現」德國,我先後在海城的尼加河畔和瑪茲街兩個羈旅的客舍裡寫了十篇隨感式的散文,我用不少筆墨寫海城之秋以及與秋有關的種種,但我落筆最重的是對德國的文化、歷史、政治的所見、所思與所感。這些我的所見、所思與所感的文字便成了我的第二本散文集——《海德堡語絲》。」
《敦煌語絲》
金耀基 著
這本《敦煌語絲》是作者三次神州之行所寫的三個長篇的文集,收入了〈敦煌語絲〉、〈歸去來兮,天台〉、〈最難忘情是山水〉。附錄的各篇文章,是作者在工作、教育、出版等範疇的心路歷程。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書局網店
www.chunghwabook.com.hk
一本
www.mybookone.com.hk
金耀基書法作品欣賞
書劍橋語絲節錄四首
水墨紙本 鏡片|33 × 133 cm|2021
書劍橋牛津句
水墨紙本 鏡片|24 × 115 cm|2020
書海德堡語絲句
水墨紙本 鏡片|32.5 × 131 cm|2020
拓片 題陶潛歸田園居詩
水墨紙本 立軸|69.5 × 42 cm|2021
書辛棄疾西江月詩
水墨紙本 鏡片|101 × 35 cm|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