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對話|雪是中國畫精神世界的獨特映照

文摘   2024-04-29 20:35   中国香港  
嘉賓

冷緒忠

畫家、廬山中國畫研究院創始人


訪談

傅偉中

出版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

《美術家》雜誌社社長

千百年來,在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上,無論是詩詞曲賦還是書法繪畫,雪從來都是人們精神世界的獨特映照。最爲人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作品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衰笠翁,獨釣寒江雪」,以及毛澤東主席1936年2月創作的《沁園春·雪》。


在中國畫的世界,我們往往也能看到這樣的畫面,白雪皚皚的荒天野地,抑或崇山峻嶺,一人一馬渺小的個體踽踽獨行。在雪的氛圍中觀畫,人們不僅可以暫別塵世的煩憂,茫茫白雪中心靈似乎也得到了一次洗滌,精神世界有了超然物外的獨特體驗。這便是雪在中國畫的精神世界獨有的魅力所在。


在畫家的筆下,造物主恩賜的雨雪風霜如何成爲畫家精神世界獨特而又微妙的映照。爲此,《美術家》雜誌訪問了廬山中國畫研究院創始人、畫家冷緒忠。

傅偉中(以下簡稱「傅」):中國畫家喜畫雪景。文徵明說過: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筆作山水以自娛,然多寫雪景。樂卿題李成《江山雪眺》圖有云:「古人最喜畫雪」。《紅樓夢》裏也有一句爲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您認爲在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裏,雪是一個甚麼樣的存在?
冷緒忠(以下簡稱「冷」):在中國,不論是詩詞曲賦還是繪畫攝影,「雪」常常被上升到人們精神世界哲學意義上的觀照。歷代詩人對雪一往情深,詠雪的詩詞不計其數。除了柳宗元的《江雪》和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唐人司空曙《過胡居士睹王右丞遺文》寫過,「舊日相知盡,深居獨一身。閉門空有雪,看竹永無人。」白居易的《官舍小亭閑望》也寫過,「亭上獨吟罷,眼前無事時。數峰太白雪,一卷陶潛詩。」就連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本意是表明心跡,也用了「冰心」這樣一個意象。因此,在歷代詩人的心中,雪是一個潔淨世界的存在,也是一個孤獨心跡的象徵。
在禪宗的精神世界有僧問過,「如何是摩訶般若?」清聳禪師道曰:「雪落茫茫。」百丈懷海《廣錄》也把雪山喻爲大涅槃,突出皚皚白雪蕩滌染汙,又暗喻在冷寒境界中的涅槃超升。禪宗認爲人們妙悟的過程就是抖落身上的塵埃,所謂「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冷緒忠  聖山匡廬雪  水墨紙本  124 x 248 cm  2023
傅:在您的作品中,遠山近水,層林盡染,林泉高致,草廬枯枝,道盡文人心中胸臆,不但有文人畫的「胸中丘壑」,也多能看到雪的圖景,領略雪的低雲薄霧、流風飛舞,層巒疊嶂,浩瀚無垠,正所謂「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中。」您爲何要選擇這樣的表達方式?
冷:蘇東坡《題西林壁》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道盡了廬山的無窮魅力。廬山還有1600多年歷史、屢廢屢興的東林寺,漢唐時便成爲中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在這裏,歷代高僧大德、文人騷客多會於此,陶淵明、孟浩然、謝靈運、王昌齡、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王陽明等登臨覽景,賦詩作詞,留下許多吟詠,以致廬山有「一步一驚心」之說。
我深愛着廬山的一草一木。在這裏,我感恩大自然的恩賜,感受大自然的雄奇,也感悟到大自然道不盡的「天人合一」。在習畫的過程中,這座山給予我的滋養與恩賜,以及我與這座山的情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以至在1998年,我在朋友的幫助下,在這裏籌備開辦「廬山中國畫研究院」。研究院前有古槐巨樟臨流,後有茂林修竹環抱,面對東西二林古寺,背倚香爐日照雙峰。我在這裏隱山林而遠塵囂,研書畫以淨心地。
傅:詩詞是廬山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千百年來成就無數錦章妙句,歷史上有記載的就有16,000多首。但人們對廬山與中國畫之淵源的了解也許不如詩詞。我相信這裏面一定也有着許多不爲人知的故事。
冷:明代著名畫家沈周有一幅傳世之作《廬山高》圖軸,沈周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這幅作品是沈周41歲時爲慶賀老師陳寬七十壽辰而創作的巨幅山水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史載陳寬的祖籍臨近江西廬山。畫中作者題詩:「廬山高,高乎哉!鬱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踞,岌乎二千三百丈之巃嵷。謂即敷淺原。㟝嶁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壍濯其足,雲霞日夕吞吐乎其胸。迴崖沓嶂鬼手擘,磵道千丈開鴻蒙,瀑流淙淙瀉不極,雷霆殷地聞者耳欲聾。」畫末署:「成化丁亥(1467)端陽日,門生長洲沈周詩畫,敬為醒庵有道尊先生壽。」沈周藉陳寬祖籍地廬山五老峰來表達他對恩師的尊崇,寓意深刻。
明  沈周  廬山高  設色紙本  軸  193.8 x 98.1 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我觀此畫,常常爲之震撼。沈周用站在山腳仰望山巔高大偉岸的構圖來描繪崇山峻嶺,巨石高峰的雄偉壯闊,錯落有致。畫面上主峰給人以崇高雄渾、厚重質樸之感,寓意老師高遠博大的人格。中段以廬山瀑布爲中心,飛流直下,兩崖間斜橫木橋,打破了瀑布直線的單調。瀑布左側崖壁與右側位於中心的山岡崖壁產生一種力的碰撞和向上的張力。山石選用淡墨使整體空間空曠幽遠,遠景山石墨色更爲淡雅、雲氣繚繞使遠山更加推向觀者視線遠方。近景墨色較重,碎石配以雜樹鎖定觀者視線,右下角朝右的勁松與左邊主峰山勢相互呼應,寄寓恩師長壽,左邊主峰與中景山石之間有小橋相連,打破了流水飛白的呆板,使得山體連成一脈。細看點景人物線條流暢,人物在高大的山峰之下無比渺小,體現了對恩師的崇敬與感激之情。從整體上看,遠山淡灰,用筆幹潤適宜,不燥不濕,朦朧感盡顯而出。飛瀑、山川中間與畫面邊緣處是深色,積墨層次更深,利用苔點點出山川結構,往下的山石到河流用更淡的墨色暈染,讓這幅作品更有空間意蘊。堪稱歷代廬山繪畫的傳世之作。出現在歷代畫家筆下描繪廬山的作品還有很多。
冷緒忠  廬山高  水墨紙本  124 x 248 cm  2023
傅:我相信正是由於有着千百年歷史人文的獨特稟賦,廬山的雪才具備了完全不同於其他山巒雪景的人文價值,作爲畫家,您是怎麼看的?
冷:雪是潔淨無塵的淨界。南宋畫祖王維可以說是中國畫史上首個將雪景作爲主要表現對象的畫家。從傳爲其所作之《雪溪圖》中可見「雪意茫茫寒欲逼」的特徵。王維酷愛畫雪,其荒天寒地的雪景使王畫顯示出「雲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的境界。傳他曾作《袁安臥雪圖》,畫雪中芭蕉茂盛地生長,將不同時間中出現的意象融爲一體,表現獨特的意韻。
由於廬山東林寺的存在,我長期在此盤桓並從中領悟到,對於儒釋道來說,雪是空,是無,也是無心,是不加裝飾的世界。五代時,北方畫家關仝善以雪寄託自己幽遠飄逸的思想。《宣和畫譜》說關仝「尤喜作秋山寒林,與其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市山驛,使其見者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不復有市朝抗塵走俗之狀。」關仝的畫以「冷」的面目表現「逸」的用思,從他的《關山行旅圖》中也可以看出「寒而硬」的特點。不獨生於北方的關仝,生於南方的五代畫家董源也對雪情有獨鍾,《宣和畫譜》著錄其畫就有《雪浦待渡圖》、《密雪漁歸圖》、《雪陂鍾馗圖》、《寒江窠石圖》等。宋代山水畫家真正得荒寒之氣的,范寬、郭熙二人最爲突出,以致在北宋時形成了以李、范、郭爲主的喜畫雪景寒林、推崇荒寒畫風的潛在繪畫流派。惲南田曾說:「雪圖自摩詰以後,惟稱營丘、華原、河陽、道寧。」范寬的雪景非常有特點,從他的《雪霽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圖中就可看出那種混莽而又荒寒的韻味。由是,喜畫寒林雪景成了中國畫創作的一種傾向,其風氣傳至元季四家、清之四王和四畫僧等,形成了中國畫獨有的荒寒境界。
我喜歡畫雪,是因爲雪具有和畫家心靈密切相關的內涵,雪是一種象徵物。惲南田言:「雪霽後寫得天寒木落,石齒出輪,以贈賞音,聊志我輩浩落堅潔。」可見畫雪,並非只是爲了畫冰天雪地的寒冷,而是藉雪景來寄託畫家獨特的心境。
冷緒忠  仿黃賓虹筆意  水墨紙本  34 x 45 cm  2023
傅:中國畫屬於「形而上」的產物。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哲學觀的表現,體現了中國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天人合一」的理念。它的許多哲思與中國傳統文化也都是互通的。您的繪畫是怎樣理解這一理念的?
冷:中國畫確實不是「惟手熟爾」,實際上是精神、情感與修爲的交融。古人云「人品不高,落墨無法」。比如元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們可以想象成一幅中國畫。又如李煜詞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會使你猶如面對滔滔不絕的大江東去的現場感,所以才有「詩情畫意」一說。還有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間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中的「真意」、「忘言」,我們想象一下,閉上眼睛也就能浮現在眼前。
我們再以宮廷畫家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的繪畫爲例,郎世寧的畫作是典型的中西結合,技法已屬純熟,康熙帝看了他的作品後,讓翰林畫家鄒一桂品評,鄒一桂看後說,「工則工矣,不入品評。」意思是說畫得很像很細,但是不值得品評,也可理解爲不能品評。郎的作品雖然畫工精緻,但缺失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不能評爲上好的中國畫。正如中國歷代畫家都畫山水林泉和雪景這一題材,相同的很多,不同的多是因境界、格局、修爲不同而帶來的「畫外之音」的意境各異。
傅:歷代書畫家的題款是體現畫家藝術修養與文化底蘊的重要所在,也有人評價您的繪畫作品「以書入畫」,您是怎樣看的?
冷:中國畫強調「書畫同源」的理念。趙孟頫提倡書法入畫,其中的「畫」指的是文人畫。文人畫的表現形式注重詩、書、畫、印的融合。繪畫中運用書法,即「以書入畫」,通過筆墨表現作者的性格、學識、才華和思想,作品的藝術語言和意境都高於工匠和院體畫。
宋代郭熙對此也說:「善書者往往善畫,蓋由具轉腕用筆之不滯也。」由於創作中國的繪畫和書法所用工具相同,加之中國書法美學的興起早於繪畫美學,就從觀念和實踐上影響和促使中國的畫家尤其是文人畫家在形式中與書法結合,從而導致繪畫始終沒有脫離「寫」的特徵。只有通過「寫」,才能使畫家的人品和情、意、理、趣得以交融體現。我們前面說過的《廬山高》,沈周在畫的右上用篆文題寫「廬山高」,並題長詩三百餘字,不僅體現出沈周深厚的文學修養,也充分展現了當時詩書畫於一體的文人畫特色。
元  趙孟頫  秀石疏林圖卷 局部  墨筆紙本  27.5x62.8 cm  
©故宮博物院   
趙氏主張「書畫同源」,北京故宮博物館所藏本卷筆法蒼勁老辣,尾紙自題絕句言「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不僅是其書畫理論的實踐之作,更體現了文人畫家作品的風雅韻致。  


嘉賓簡介

冷緒忠

1962年生於江西省武寧縣。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十年來,專攻傳統山水畫,兼學書法。1999年創辦廬山中國畫研究院。




  編輯 | 美術家雜誌、集古齋

本期訪談收錄於2024年春 第21期《美術家》

最新《美術家》雜誌(2024年春 第21期)

歡迎訂購了解更多內容
















訂閱及銷售點:

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誠品書店各門市、本書店(TheBookshop)、天地圖書有限公司、M+商店(M+博物館)、雙魚禮品店(茶藝博物館)、大業書店、貳弎書房、博雅藝術文玩專營店及書報攤、一本MyBookOne文化閱讀購物平台、Art Express(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往期推薦

刀筆生輝:一代宗師林清卿薄意珍品現集古齋網拍

推動浙港交流 弘揚中華文化——「李叔同紀念展」暨平湖文化周活動在集古齋成功開啟

嘉德攜手集古齋邀您參加第三屆「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

集古展訊 | 「叔同故里 美哉平湖——李叔同紀念展」

集古齋
創立於1958年,為聯合出版集團旗下文化藝術專業機構,以金石書畫、古籍善本、文房四寶等藝術品銷售,以及舉辦大型藝術展覽、字畫拍賣、藝術書籍雜誌出版及文化藝術教育培訓為核心業務,是香港及海內外極具影響力的著名文化藝術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