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经过半年的努力,竟然减重了20斤,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也让我感觉术后恢复更好了,还很有活力!”42岁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张女士(化名)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门诊对医生激动地说。
这位张女士在2021年确诊乳腺癌并经历了手术、放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效果很好,但在治疗肿瘤期间体重逐渐增加。尽管自己进行了膳食控制,但体重还是呈上升趋势,就诊时身高174.5cm,体重80.4kg,BMI为26.4kg/m2,已达到了超重水平。张女士跟朋友了解到肥胖也会影响乳腺癌康复,她于2022年7月前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门诊就诊。
肥胖,会影响乳腺癌康复?
肥胖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世界肥胖联盟倡导并将3月4日定为“世界肥胖日”,旨在引起全社会对肥胖问题的重视,共同努力,控制肥胖。我国的肥胖患病率也在迅速上升,研究表明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1],成人中已经有超过1/2的人超重或肥胖[2]。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陈亚军提示:研究显示,肥胖可能会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是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与正常体重的乳腺癌患者相比复发或死亡风险增加30%,还可能降低乳腺癌手术、化疗及放疗的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体重
将有助乳腺癌患者康复
当然,肿瘤患者的体重管理不只是单纯的减重,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确保营养状态良好的条件下完成。为此,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于2022年6月开展了乳腺癌幸存者的体重管理项目。
通过膳食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代谢分析等综合营养评估后,营养科医生为张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膳食营养方案和运动方案。
第1月后复诊时,张女士表示很惊喜:“没有觉得很饿,而且体重下降了3kg。”结合评估,营养科对这位女士的营养治疗方案进行了微调。
2个月后复查时,张女士的体重又减低了5.1kg,降到了72.3kg,这时她已经适应了目前的饮食习惯,并积极配合进行运动。
第6个月复查时,体重下降到了70kg,BMI为22.9kg/m2。经过专业的指导患者体重下降明显,肌肉保持良好,更多的脂肪下降显著,张女士的体重管理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小贴士:如何判断超重?
BMI是国际上测量与诊断超重和肥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BMI=体重(kg)÷身高(m2)
我国标准为
此外,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也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间接测量指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即可定义为中心型肥胖。腰臀比>1.0为腹型肥胖。
营养门诊时间
上午:周一、周二、周三、周五;
下午:周一至周五
地点:门诊D楼4层 第四诊区 第一诊室
相关文献:
[1]Chen K, Shen Z, Gu W, et al.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25(11):3390-3399.
[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营养学报,2020,42(06):521.
供稿 | 营养科
编辑 | 党委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