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韶关出大招

文摘   2024-11-25 17:25   广东  

初冬韶州大地,到处一派繁忙景象。温室大棚内,稚嫩的菌子从菌棒中奋力撑开伞盖;南雄盆地大灌区内,潺潺流水滋养着47万多亩良田上的各色作物;翁源县内,一株株扬扬其香的国兰,正通过健全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走向全国各地……


“百千万工程”实施近两年来,韶关着力攻坚破难,将改革的枪口对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这三大工作难题,坚持改革开路、干字为先、主动作为,充分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01




“三提三化”增空间


土地紧张,是许多地方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盘活土地,也是各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必答题。

韶关紧盯建设用地整备最新政策,积极向省争取在镇域范围内实现乡村建设用地规模腾挪及布局优化,抢抓镇、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制定《“203”存量未使用建设用地规模腾挪规则应用试点工作指引》,探索出“四个融合”整备模式,实施“四大工程”,加快实现美丽镇村特色化。


桂头镇田园风光

通过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韶关利用增减挂钩政策腾挪拓展连片生产生活发展新空间。始兴县在全市先行一步,以“联排农房+公寓安置+货币补偿+养老安置+以旧换新”的方式,对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等潜力地块进行异地腾挪集聚,通过“县属国企资产抵押+央企资金+政策性银行融资”多元共投共建模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预计建设用地腾挪规模1270亩,人均建设用地减少89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全省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布建“一统三化九场景”

此外,韶关还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牵引,结合乡村农文旅产业项目灵活用地的特点,整合各类政策、资金、资源,探索“点状供地”新模式,有效避开项目范围内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河道控制线等用地红线,实现节约、精准、快速供地,以制度创新打通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通道。


在此过程中,韶关不断优化政策制度供给、加大政策制度解读力度,制定了《韶关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用地指引》,优化办理流程、选取案例分析、明确负面清单等,切实为乡村用地提供用地指导。着力从土地供应、灵活用地两个方面探索全域土整与点状供地相结合的用地模式。目前全市已批准项目9个,建成1个、动工3个、正开展前期工作5个。


02




国资国企增动能


城乡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撑。针对这一问题,韶关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谋划项目、冲击“AA+”资信评级、推动企业积极发行债券,有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AA+主体信用等级是国内债券等发行主体所能获得的较高评级,仅次于AAA级。韶关把争取债券资金作为提升“百千万工程”相关重点项目建设的保障,以市金叶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坚持“组建用时最短、操作性最强、获AA+几率最高、发债实现最快”原则,制定了时间计划表及工作任务清单,形成切实可行的组建方案和债券发行实施方案。于2023年12月,市金叶公司成功成为韶关首家获得“AA+”信用评级主体的集团企业。


今年4月,利用AA+主体信用评级等级优势,韶关积极推进公司债券的发行。经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三轮专家评审会审核,市金叶公司成功完成首期发债10亿元,创广东省同评级同期限同规模纯信用发行最低票面利率2.66%,成为韶关首家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并成功发行企业债券的国有企业,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韶关市属国企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和信用度等的高度认可,标志着韶关市国资国企资本运作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市国有资本优化布局的里程碑式突破。


为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实“AA+”资信评级的资本运作平台,韶关以市金叶公司为主体,重组整合一家总资产规模超280亿元的韶关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涵盖产业招商、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等多方位服务。组建后的新公司成为韶关市资产规模最大、信用等级最高的国有企业,有效解决了市属国企融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进而推动国有资本向主导产业、重点项目集聚,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百亿级别的财力支持保障。


03




“启航计划”增资源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进一步推动人才振兴,促进人才引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资源导入,韶关聚焦“百千万工程”,全面推动“启航计划”,深入实施“产业人才强县”“紧缺人才聚县”“乡土人才兴县”“专业人才扶县”四大行动,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推动人才入县下乡。

武江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通过制定出台《韶关市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韶关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黄金期”,以“带编进校、带岗上门、现场面试、现场签约”的引才模式主动赴外招聘,引进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人才。今年累计组织开展15场赴重点高校招聘活动以及59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招聘市属医疗人才473人、教育人才138人,其中,硕士博士148人。

本土人才因“土生土长”,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愿意为家乡建设付出更多努力。除对外发力引进“高精尖”人才,韶关更主动激发内生动力,着力培育本土实用人才,坚持破除“四唯”倾向,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民农技水平为导向,累计评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608名,通过他们开展科技推广、技术指导150余场次,服务群众4500余人,农技“轻骑兵”服务模式获《中国人才》推广。推动全市返乡创业人才达到1076人,创业或投资项目1092个。10个职业经理人试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777万元,较去年增长45.96%。


百名博士结对服务韶关百家企业


同时,韶关以“双百行动”为契机,健全完善对口帮扶机制,通过专家入驻、项目导入等形式,柔性引进乡村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带动乡村人才提升专业能力。按照“高校所能、当地所需”,推动15所高校与9个县(市、区)合作共建122个项目,全省“双百行动”首个签约的县中托管项目成功落地乳源瑶族自治县,对乳源县民族实验学校实行托管合作办学,全面提升瑶乡基础教育水平;北京大学思政课实践基地、清华大学“初心服务团”成功落地翁源县。选派95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基层解决技术难题,助推7个镇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型专业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翁源开展思政实践团活动


田畴阡陌迎蝶变,美丽镇村景愈新。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树典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此刻,韶关县镇村的发展潜能已被全面激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活力处处涌现。



来源:韶关日报

编辑:汤子元

责编:王瑜

编审:黄计望



韶关头条
韶关头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