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正骨数字骨科助力骨肉瘤患者快速康复

健康   2024-09-28 00:00   福建  


骨肉瘤,一种曾让无数患者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历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在1980年代之前,患者往往面临着截肢这一残酷的治疗选择。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化疗的引入和手术技术的革新,患者的治疗前景已经大为改观,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显著提升至70%左右。

数字骨科技术的出现更是为骨肿瘤的治疗打开了新局面,现代医学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可以让医生在术前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

病历简介


21岁的阿美,不幸被诊断出患有右股骨中下段骨肉瘤。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阿美接受了化疗+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挑战并未结束,MRI检查揭示了肿瘤侵蚀范围之广,远超X线片所能显示,由于剩余的骨质较短,如果采用常规肿瘤假体,容易面临假体的早期失败。


MRI显示瘤段截除后,

剩余股骨近端有效固定长度不足10cm

治疗过程


面对这一难题,我院关节科龚志兵副主任医师带领骨肿瘤团队在术前计划中应用3D打印技术,为阿美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3D打印技术,骨肿瘤团队医生成功复制了阿美的股骨模型,并在模型上模拟了手术过程。这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还通过在假体外侧增加钢板辅助抗旋转设计,显著提升了假体的远期稳定性。这一个性化的假体方案,为阿美的康复之路铺平了道路。





3D打印技术术前规划与设计

术前化疗的效果显著,为阿美的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手术当天,得益于3D打印术前规划设计的精确指导,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X线检查显示假体位置完全符合预期。阿美在术后第三天便开始下床行走,6周后已能弃拐自如行走。半年后,阿美完成了术后5个周期的化疗,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术后双下肢等长,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满意

3D打印术前规划设计虽非治疗的主导,却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期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将继续为更多骨科患者造福。

我院数字智能骨科联合实验中心成立于2021年,在医院院长陈长贤的带领下,3D打印技术已被应用于各骨科亚专业高难度患者术前规划、术中导板、术后辅具应用等临床与科研需求,能够精确地满足临床需要,大大解决临床中的疑难复杂问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的诊疗服务。团队将不忘初心,不断探索,砥砺前行,建立和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诊疗流程,为社会和患者提供优质、安全、规范的医疗服务。


案例施治专家简介

龚志兵

医院职务: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疾病专长:各类骨关节疾病,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方向为人工节置换,骨与软组织肿瘤,四肢骨骼矫形


进修背景:先后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人工关节和骨肿瘤,并于四川华西医院、香港玛丽医院、上海仁济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学习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科简介

一、科室概况

关节科成立于1998年,是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现拥有床位24张,高级职称6名,其中研究生导师4名,医学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1人。科室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二十余篇,SCI论文5篇。


二、优势技术

关节置换与关节翻修技术(髋、膝、肩、肘等关节)、膝关节单髁置换与部分膝关节置换技术、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等保髋技术、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保膝技术、骨肿瘤保肢技术、基于3D打印技术在骨与关节缺损的临床应用


三、诊疗特色

科室以股骨头坏死、膝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为优势病种。每年开展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手术1500余台,手术质量与手术难度位居全省前列。秉承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通过中医药辨证应用、进行围术期干预,在预防血栓、感染,促进术肢肿胀消退以及尽早功能康复训练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效。

供稿/关节科

编辑/综合管理部 周晓敏

审核/泉州市正骨医院宣传审稿小组


泉州医界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公益宣传的新媒体,社会公众寻医问药的新参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