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白云区金园路,路旁的银杏树已渐金黄,位于其中的一座仿古小院,精致灵秀,珍藏的苗绣精品犹如“无字天书”,纵横交错的针脚间,勾勒出了苗家人世代相传的哲学与信仰。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是中国首座苗绣主题博物馆,承载了两代人、近半个世纪与苗绣的缘分,馆长曾丽是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其父亲曾宪阳被称为中国苗绣收藏第一人。多年来,曾丽继承父亲曾宪阳的遗志,传播苗绣文化,获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该馆2022年与2023年连续入选“贵州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榜首。在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的2400平方米的展厅内,展有传统苗绣、苗装、银饰等400余件展品,来自清代至民国时期,不乏市面上少见的孤品。展览以《无字天书》为名,分为“惊现·远古的印记”、“震撼·璀璨的技艺”、“遗憾·消失中的文化”、“使命·传承与保护”四个版块,讲述“针线”之外,苗族对宇宙和世界的探索,同时也强有力地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起源。苗族,历史上未能形成可通读的文字,以针线为笔,布匹作纸,将创世神话的壮丽、迁徙历程以及细腻的情感,一针一线地镌刻于服饰之上。因此,苗绣不仅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它更是一部生动记录文明滥觞的“无字史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传递着遥远的历史信息。著名作家阿城在《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中称苗绣为“罕见的上古文明活化石”。在策展过程中,曾丽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作为普通观众,他们最希望在苗绣中看到什么?”基于这样的思考,曾丽在展陈设计中,层层剥茧,展现苗绣的真核价值。展览呈现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蓝靛色的便装,未经刺绣、蜡染或任何装饰,是苗家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随后,观众才会步入一个色彩斑斓、技艺繁复、内涵丰富的盛装世界。苗家人的衣装分盛装、客装和便装。便装,是苗家人在日常劳作、保暖遮羞时的穿着;客装,又称“二等盛装”,是他们走亲访友或在普通节日里所穿着的;而盛装,则是苗家人在最盛大的节日里才会郑重亮相的珍贵穿戴。在展厅中,盛装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它们不仅是精美绝伦的服饰艺术品,更是苗家人虔诚信仰的象征。苗家人深信,穿上盛装便能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与祝福,这种信仰与习俗,让盛装成为了苗家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苗族人民将生命的滥觞归结于缥缈的云雾,他们运用织、绣、染的精湛技艺,将混沌初开、阴阳分化、万物繁衍不息的哲学思想,以图案的形式展现得璀璨夺目。在这些图案中,“阴阳鱼纹”尤为突出,其形态酷似太极图,深刻诠释了“阴阳”的哲学意蕴。“黔东南一带的老苗绣,通常都绣有蝴蝶图案,这是一种常见的鉴别方式。”曾丽说。苗族人民对蝴蝶怀有敬畏之心,视其为万物之祖,尊称为“蝴蝶妈妈”。在黔东南苗区的创世古歌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天地一片祥和,蝴蝶与水泡展开了一场缠绵悱恻的恋情,最终蝴蝶妈妈产下了12枚蛋,其中11枚孕育了世间的万物,而最后一枚蛋,在蝴蝶妈妈不懈的努力和神鸟“姬宇鸟”的帮助下,历经六年时光,终于孵化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因此,在古老的苗绣中,蝴蝶的形象屡见不鲜,且各具特色,绣法各异。除了“蝴蝶纹”之外,苗绣中还有代表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龙纹,寄托求子愿望的鱼纹,祭祀祖先的牛纹等。此外,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代表母系崇拜的“乳钉纹”、象征太阳的“芒纹”、表达敬畏自然的“云雷纹”、寓意吉祥光明的“万字纹”,以及源自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纹”、商周时期的“饕餮纹”……这些图案犹如历史的密码,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文物相互呼应,共同绘制出一幅幅苗族文化与中华文明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曾丽通过对符形纹样的深入剖析、解读和展示,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超越针线工艺的局限,去理解和诠释苗绣的深刻内涵。在曾丽看来,苗绣具有鲜明的文化遗产属性,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相比,传统苗绣更注重对万物关系、宇宙法则、生命认知的符号意象表达,而非三维时空及具象透视的展现。它不具备记事和写实的功能,而是属于哲学层面的、符号化的抽象表达,展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在观展中,观众总是一边被苗绣传达的信息所震撼,同时又不断对刺绣的艺术呈现和工艺造诣发出连连赞叹。苗族有上百个支系,每个支系的划分,差不多都是以服饰特征来做参照的。服饰的款式、刺绣的风格、技法针法都与该宗族生活的环境和风俗息息相关。通过它可以识别不同的宗族、分支。曾丽认为,苗族各支系不同的服饰款式以及刺绣形制代表着不同的支系宗族,是族群划分的标识所在。于是,她用了20多年的时间研究苗绣中的符号文化、图谱密码, 将苗绣上百个谱系与对应的纹样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整理出版成书《苗绣图源》。苗绣的针法和技法有20多种,有的只有细微的差别,有的技法在中原大地早已消失,但大多数都在贵州大山的皱褶里被苗家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展品中,展现了锡绣、马尾绣、板丝绣、打籽绣、挽绣、皱绣、辫绣、堆绣、挑花绣、数纱绣等数种刺绣技巧, 其中,“破线绣”属于苗绣工艺中的极致,华美而精湛,技法细腻讲究,耗时冗长。最典型的破线绣盛产在贵州台江县的施洞镇,那里有最华丽的绣衣和最华美的银饰。还有,在从江县岜沙苗寨的双针锁绣,讲究的是针眼稠密,拉线紧实,绣出来的绣片图案丰富鲜活有灵性。苗绣的精美不仅让国人称赞,还令外国人倾心。曾丽回忆道,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云南大学、以及贵阳市政府联办的《中国苗族服饰精品展》上,四个日本女士专程从日本赶来看这个展览,在350平米的展厅里,她们呆了2个多小时,每一件藏品都要细看,询问,还摸出放大镜慢慢看。看着看着,她们中最年长的那个就跪下了,并写了留言:“我研究了40年的刺绣,今天我才见到了真正的刺绣极品,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同时,教科文组织官员爱川纪子对曾宪阳说:“感谢您对苗族文化保护及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出色贡献!”她呼吁中国的相关部门,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苗绣非遗保护申请。2006年,苗绣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宪阳曾是一位美术老师,擅长画漫画,爱好摄影。1976年调入贵州画报社任摄影记者时,他选择了民族摄影,关注人类学纪实。在乡村里,苗族的“原始生态”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曾宪阳的镜头。曾宪阳是贵州第一批使用彩色胶卷拍摄的记者。曾丽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彩色胶卷一个五十多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因此每按一次快门,曾宪阳都要充分考虑光线、天气,非常谨慎。因此,呈现在图片中的苗绣精美绝伦,也让藏在深闺中的苗族文化渐渐被人所知。上世纪80年代,曾宪阳受日本一家出版机构委托拍摄“苗绣”,同时香港的一位富商委托他购买苗衣,外界的格外关注,带给了他启发,让他重新审视苗绣的价值。然而从欣赏苗绣的美到感受“苗”文化的转折点是在1978年的一天,曾宪阳在台江县施洞的苗族村寨采风时,发现一个年轻苗女手中绣片中央的“阴阳鱼”图案,竟然和汉族道家的“阴阳太极图”几乎一样。那里的苗族自古不和汉族通婚、不会说汉话,怎么绣出中国文化最高境界的阴阳哲学观的符号?请教会说汉语的村长,才得知这是按老祖宗的规定绣的。于是,曾宪阳猛然意识到苗绣除了审美艺术价值,还有更为重要的文化价值。曾丽从小就跟着父亲整理绣片、服装,看多见多了之后,就养成了一双“慧眼”。如今,一张绣片在手,她很快能判断其种类、用途、地域、技法、寓意以及绣工时长。曾宪阳曾经计划出版大型画册、前往西班牙举办苗绣展览、建苗绣博物馆……2003年春,他突然倒下了。2007年,曾宪阳已病重瘫痪在床,病重时,曾丽迫不及待想让父亲看见毕生收藏有个好的归宿,忙着筹建博物馆。曾丽还记得,父亲是坐在轮椅上被抬到博物馆现场的,观看全程一言不发,直到要离开时,才在长长的沉默之后说:“这是一个有深度的展览。”自此,曾丽才感到如释重负,完成了父亲的心愿。2008年年初,父亲去世,这也成为他唯一一次到馆的经历。遵循父亲的遗训,曾丽从未出售任何藏品,反而倾尽心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推动苗绣产业发展的动力。经过十余年的尝试,她走出了一条打造贵州苗绣文化IP,推动本土苗绣产业化的探索之路。曾丽创办“苗疆故事”品牌,将苗绣上的古老符号提取出来,融合时尚元素,联动国际高端设计团队,生产出极具奢华现代感的美丽丝巾,并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中国元素国际创意金奖”。2017年,国际时尚设计大师娜塔莉·吉布森专程来到贵阳,与曾丽签署了纹样版权合作和设计委托合作协议,打通了贵州苗绣文化国际化表达的渠道,真正让凝结古老智慧的贵州苗绣走上了国际舞台。2019年至2020年,曾丽先后4次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推出苗绣公益广告,通过纳斯达克大屏向世界传递了这样的重要信息:“苗绣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刺绣,是用刺绣表达的哲学认知,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因密码。”为了与世界顶级品牌设计师合作,曾丽的很多时间都在北京和海外工作。2012年,“苗疆故事”顶级苗绣图案蚕丝围巾捧得“2012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大赛评委会评价该产品:集创新性、文化性、实用性、时尚性、市场可行性等于一体,详尽挖掘了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既突破传统工艺与制作材质的技术难题,又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在实践苗绣产业化的进阶之路上,曾丽打造出全新的“苗绣+”大文创概念,成就了一个个成功案例。“苗绣+丝绸”,“苗绣+瓷器”让贵州黄平刺绣纹样成为奢华瓷器元素并在中国进博会上吸引了外界的关注。2024年,“指尖上的敬畏——苗绣艺术美国行”展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盛大开幕,曾丽携数十件苗绣珍品,向世界讲述贵州故事。在深入的国际交流中,曾丽深切体会到,置身于国际视野之下,观众能深刻地领略到苗绣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那些精细入微的针线之作,宛如一件件穿越时空的现当代观念艺术品,启迪着大家的思绪。 如今,尽管曾丽的很多时间已移至北京或海外,但她始终心系贵阳,不时回到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担任讲解员,致力于苗绣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探索其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声明: 本号转载的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