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综合分析及防治措施

文摘   2024-11-07 17:04   北京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或者断奶仔猪的传染病,目前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1965年首次确定猪葡萄球菌为该病致病菌,其发病特征主要是皮肤出现红斑、水泡、脓疱,同时体表分泌油脂状渗出物,黏腻油亮,故此病又称猪油皮病。该病的特点为发病迅速,严重病例在24~48 h内死亡,多数病猪在发病5 d后陆续死亡;传染性强,病原传播途径广,一头仔猪发病1~2 d即可传染整窝仔猪,3~5 d可以传染相连产房仔猪;致病致残率高,发病率可高达15%,病死率可高达70%,感染恢复后的仔猪生长性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该病在大多数养猪国家都有发生,据统计,27.5%的美国养猪场和16.5%的英国养猪场均有发病或死亡。我国黑龙江省某养猪场一批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的过程中,由于饲养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做法欠佳,暴发了仔猪渗出性皮炎病。该养猪场内共458头保育猪,发病46头,死亡9头。从养殖场发病情况来看,菌株毒力和仔猪免疫力与疫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若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保健措施,提高仔猪免疫力,该病便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各养殖企业、散养户应加强对该病的针对性管理,加深了解疫病相关知识,在养殖过程中降低各项诱因的存在风险、切断致病菌传播渠道、及时实施防治措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猪肉。
1 病原概述
葡萄球菌是动物皮肤上常见的细菌,常引起皮炎或毛囊化脓。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球形,无芽胞、无鞭毛,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葡萄球菌菌种形态、颜色各不相同,常见的有金黄色、灰白色、柠檬色等。葡萄球菌对冷、热、干燥的环境抵抗力较强,加热80 ℃需30 min才能杀灭。
1965年,猪葡萄球菌被纳入葡萄球菌属。大量试验证明,猪葡萄球菌是引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主要致病菌,其产生的剥脱毒素是引发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鉴定其能产生至少6种剥脱毒素,剥脱毒素的靶细胞是猪的表皮颗粒层细胞,可以从病猪的皮肤、鼻腔黏膜、外阴和阴茎包皮等部位分离得到。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仔猪渗出性皮炎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即1~5周龄仔猪,最早可见1~2日龄仔猪感染本病,但以5~10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该病一般呈散发性感染,环境卫生较差的猪场,发病率能达到10%左右,发病仔猪体重基本在3~20 kg。另外,仔猪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也会更易感染该病。
2.2 传染源
猪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健康猪耳、鼻、口等各处皮肤及母猪生殖道内分离得到,也可以从其他动物体表分离得到,如牛、马、羊和禽类等。携带病原菌的成年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免疫力低下的仔猪常因接触带菌母猪而发病,母猪的体侧或乳头处常带有致病菌。
2.3 感染诱因
2.3.1 饲料配比不当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会导致保育仔猪营养状态不好,免疫力下降。或者在转群、混群过程中,饲料突然改变,会引起仔猪应激,其易感性会增高。
2.3.2 饲养场生物安全管理不当
圈舍环境脏乱差,通风不良,圈舍温湿度控制不合理,没有消毒程序或执行不严格,以致母猪把大量病原菌从妊娠舍带入产房,给猪葡萄球菌的孳生和传播创造条件。
2.3.3 仔猪饲养管理不当
保育舍饲养密度过大,仔猪互相撕咬以致体表创伤。另外,用于仔猪接生、保健的器具未经严格消毒,会增加仔猪患各种疫病的几率。
2.3.4 驱虫不及时或不驱虫
当母猪、仔猪患上疥螨病,即可破坏皮肤屏障,造成猪只免疫力下降,为猪葡萄球菌感染提供可乘之机。
2.4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1)呼吸道传播:猪葡萄球菌可通过病猪呼吸形成的气溶胶进行传播。(2)接触传播:该病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即通过汗腺、毛囊、黏膜等进行传播,仔猪体表有伤口即会引发感染。(3)消化道传播:仔猪可以通过舔食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其它污染物而感染猪葡萄球菌。(4)垂直传播:母猪携带的病原菌可以通过脐带侵入仔猪体内而导致新生仔猪感染该病。
2.5 流行特点
随着易感仔猪日龄增加,渗出性皮炎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该病传染速度快,3~5 d即可感染整个猪舍。一般毒力的菌株不会直接造成仔猪死亡,但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变成僵猪。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但更多发生在春冬季节。在该病流行的地区,携带猪葡萄球菌的成年猪或痊愈后病猪的子代受影响较小,这提示我们免疫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说明该病暴发是能够自行限制。
3 临床症状
3.1 皮炎型主要症状
该型经典症状即为“油皮”样症状,发病初期仔猪精神状态、食欲、粪便及体温情况一般正常,但在头面部尤其是眼部皮肤、肛门周围、下腹部等被毛较少处皮肤出现红褐色斑点和小水疱,并快速向前、向后蔓延,2~3 d即可遍布全身,继而水疱破溃渗出清亮的油性分泌液。此时仔猪皮肤湿而发亮,无明显痒感,分泌液再与皮屑皮脂、坏死组织等混合,干燥后会形成鱼鳞状棕黑色的厚硬痂皮,并散发恶臭气味,触之有油脂样感觉。
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痂皮增厚使皮肤呈黑色“龟背”样,此阶段患病猪出现瘙痒症状,常在墙壁或产床上摩擦蹭痒,擦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创面,一般不出血,有的仔猪蹄壳会脱落溃烂。若治疗不及时,仔猪病情恶化,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渴欲很强,体温升至40~42 ℃,部分病猪出现腹泻、脱水并伴有败血症,多在3~5 d死亡。
耐受过的仔猪皮肤细胞恢复较慢,一般经30~40 d后痂皮脱落。存活的仔猪生长发育会长期受到影响,轻度感染的仔猪基本存活,但增重速度也较健康猪缓慢。
3.2 耳肿型主要症状
该型患病初期,仔猪大多吃奶不积极,猪耳红肿发硬变厚,轻症耳朵厚度约2~3 cm,重症耳朵呈球形下垂,厚度可超5 cm,似装水的“小气球”样,也称耳肿病。患病猪一侧或双侧耳朵发病,皮肤基本无渗出液,触之无波动感,无全身性症状,少数病猪水肿可逐渐消退,但耳部皮肤变得松弛、凹凸不平。
4 鉴别诊断
4.1 剖检诊断
病死猪尸体因严重脱水而极度消瘦,厚痂皮有横向裂口,皮肤流出脓性分泌物,尤其是眼睑、睫毛常被渗出物黏着,皮下呈黄色胶样浸润,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常发生水肿充血。心脏增大、出现坏死灶;肝脏呈紫红色、有淤血。个别病死猪出现化脓性肾炎病理变化,肾脏中尿液呈黏液样,内含细胞碎片等物质。肺脏局部充血、出血,呈紫红色或黑色。小肠黏膜水肿、肠壁变薄,充满黄白色稀薄内容物,其他病理变化不明显。
表现耳肿型的病死仔猪,肿状物较硬,触诊肿块有痛感,切开耳部肿块有少量红褐色体液流出。部分仔猪耳肿逐渐变软,用针穿刺流出灰白色脓汁。
4.2 实验室诊断
4.2.1 病料涂片镜检
用无菌刀片刮取病猪痂皮下渗出液、耳部水肿穿刺液或其他病变组织进行涂片,通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镜检可见单个或成对不规则排列的紫色球菌,呈短链状、葡萄串状,即可确定为葡萄球菌。
4.2.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痂皮渗出液或肝、脾、心脏等组织作为病料,将病料置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7 ℃摇床培养24 h,菌液呈均匀浑浊。
取菌液于普通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37 ℃过夜,可见边缘整齐、不透明,呈圆形隆起的乳白色或黄白色菌落,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菌落变成金黄色。
取菌液于血液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37 ℃过夜,出现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呈灰白色的球形菌落,部分菌落周围形成无色透明溶血环。
5 预防治疗
5.1 预防措施
5.1.1 优化饲养环境
养殖场各猪舍尤其是仔猪保育舍应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使用后的尖锐器具要收好,避免其污染环境或划伤仔猪;猪舍内环控设备要随外界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确保猪舍正常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猪舍内热空气冷凝形成水滴。
5.1.2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把握合理空栏时间,一旦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猪要尽快淘汰;饲养密度应根据仔猪生长情况合理调整,避免仔猪互相撕咬、打架产生伤口;饲料配比确保营养均衡,注意添加维生素C、矿物质等,尤其在仔猪断奶前后应给予其适应时间,再逐渐更换饲料,减少应激;仔猪接生过程中,在进行断脐、断牙、去势、断尾等工作时尽量避免发生皮肤损伤,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5.1.3 完善消毒程序
对重点猪舍地面采用5%石炭酸或碘伏(0.5%有效碘含量)进行消毒,1次/d,连续7 d,养殖场周围环境、设备器械等每隔1 d采用3%火碱溶液或10%石灰乳进行消毒。
对待产母猪可以采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外阴部及乳房,分娩后继续坚持擦洗母猪外阴部3 d,降低垂直传播风险,注意确保产房墙角、产床角落的粪污得到彻底清理消毒;对仔猪可以采用0.1%新洁尔灭进行带猪喷洒消毒;另外,对手术器械采用酒精、碘伏进行消毒,每周至少1~2次。
5.1.4 及时驱虫杀虫
建立完善的驱虫管理制度,成年猪每4个月驱虫1次,仔猪在保育阶段驱虫1次,饲料中可以添加伊维菌素,连续投喂1周;母猪断奶时注射伊维菌素类驱虫药或1%多拉菌素,可以驱除体外寄生虫,预防疥螨病;对于疑似感染疥螨的猪只,可以采用除癞灵清洗皮肤表面,1次/d,并可用其喷洒圈舍。
5.2 治疗方法
对皮炎型病猪每次混合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10~ 20 mg/kg)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2 mg/kg),2次/d,连续注射3~5 d,一般情况下第2天即可见效;或肌肉注射氧氟沙星(5 mL/kg),2次/d,饮水添加恩诺沙星,浓度500 mg/L,连续治疗5~7 d;对耳肿型病猪耳部皮下注射丁氨卡那霉素(15 mg/kg),连续注射3~4 d。也可选用阿莫西林按15 mL/kg对仔猪进行肌肉注射,2次/d,连用3 d。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给病猪内服氟苯尼考、红霉素、伊维菌素等药物。对轻症仔猪,可将仔猪患处痂皮清除,采用双氧水、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仔猪皮肤,再在皮肤创面涂抹碘伏、红霉素软膏或磺胺软膏,1次/d,连用3~5 d,可在仔猪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和鱼肝油。
6 结论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养殖场(户)可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剖检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多种方式进行确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该致病菌对多地区、多种类猪只均可造成危害。养殖场(户)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优化养殖细节,为猪只创造舒适洁净的生长环境,提高仔猪免疫功能。一旦发现患病猪只,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控制疫病传播,根据实际患病情况合理用药,减少经济损失。
文/董婷婷(铁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铁岭市动物卫生监督中心)

参考文献略;本文已发表于2024年第3期《今日养猪业》,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公众号未标明原创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不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犯了企业、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10-51503592。
今日推荐
生猪屠宰检疫技术要点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诊断及防治
规模化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和防治措施
长按二维码,关注今日养猪






今日养猪
中国猪业第一微信资讯,新概念、新技术、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