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降温预警
在现代养猪业中,疾病防控始终是养殖者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日益频繁,给猪场的生长和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威胁。两种疾病的共同作用,不仅造成了更高的死亡率,还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成本。现将一篇王林在本期刊发表的“一例猪瘟与猪蓝耳病混感染的诊治”文章与大家分享,深入探讨这两种疾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其混合感染的诊治策略,帮助养殖者有效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猪瘟主要表现为高热、全身性出血和炎症,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猪瘟病毒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以及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传播,给猪群带来严重威胁。感染猪瘟的猪只通常在几天内出现高热、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出血和坏死等症状,最终导致高死亡率。猪蓝耳病(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慢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特别是在妊娠母猪和仔猪中表现尤为明显。感染PRRSV的妊娠母猪可能会出现流产、死胎和生产弱仔,而感染仔猪则表现为生长迟缓、呼吸困难和高致死率。PRRSV通过空气,直接接触以及受感染的精液、胎盘和母猪奶水传播,对猪群的繁殖和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猪瘟和猪蓝耳病的单一感染已经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种疾病发生混合感染不仅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也加重了病情和治疗的复杂性。混合感染的猪只可能表现出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如高热、严重呼吸困难、全身出血和高死亡率,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鉴于猪瘟和猪蓝耳病的严重性以及混合感染的复杂性,早期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至关重要。在混合感染的病例中,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奏效,需要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并辅以科学管理和防控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1
基本情况
该病例来自江苏省灌南县某规模化猪场,经了解,该猪场现有存栏育肥猪578头,于省内购买,进场8d后,部分育肥猪出现发病症状,具体表现为发热、厌食、呼吸困难等,部分猪只皮肤出现出血点和肿胀。此后7d,患病育肥猪数量大大增多,主要集中在体重40~60kg的生长育肥猪,病情逐渐严重,甚至出现死亡。在此期间猪场管理人员迅速采取了隔离措施,并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只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40.5℃以上,部分猪只甚至达到41℃。患病猪只表现出严重的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活动减少,常常伏地不起。大多数发病猪只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不进食。患病猪只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具体表现为频繁咳嗽、呼吸急促和喘息。部分患病猪只的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出血点,尤其是在耳尖、尾巴及四肢末端部位出血点密集。少数猪只出现四肢肿胀和跛行,部分猪只还伴有腹泻,其粪便呈水样或血样。
3
病理学检查
对病死猪只进行剖检,结果显示病死猪肺部严重充血、水肿,部分区域出现出血斑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和颈部淋巴结呈现明显的出血性变化;脾脏出现显著肿大现象,脾脏表面有点状出血;肝脏颜色变黄,呈现黄疸现象,表面有坏死灶;肾脏出现点状出血并伴有水肿现象。
4
诊断
采集发病猪只的血液、肺、脾、淋巴结等样本,通过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分别检测CSFV和PRRSV。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呈CSFV和PRRSV双重阳性,确诊为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该猪场的猪群感染了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使得病情复杂化,猪只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治疗难度。
5
治疗与防控措施
5.1隔离与管理
对发病猪只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严格消毒,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
5.2 药物治疗
5.2.1 抗病毒治疗
患病猪只肌肉注射重组猪干扰素100mg,1次/d,连续使用7d,增强猪只的抗病毒能力。因利巴韦林对多种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也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利巴韦林10mg/kg,2次/d,连续使用5d。
5.2.2 抗生素治疗
为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因阿莫西林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采取肌肉注射阿莫西林5mg/kg,2次/d,连续使用5d。头孢噻呋作为常见的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感染有效。可以采用肌肉注射头孢噻呋3 mg/kg,1次/d,连续使用5d。
5.2.3 免疫增强剂
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猪只免疫力,头均口服黄芪多糖2g/d,连续使用7d。因植物血凝素有助于激活猪只的免疫系统,也可采用肌肉注射植物血凝素0.5mL/头,连续使用5d。
5.2.4 辅助治疗
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猪只的抗氧化能力,可头均添加1g维生素C至饮水中,连续使用7d。每日需添加电解质溶液至饮水中,保证猪只的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在出现腹泻的猪只中。
5.3 疫苗接种
在发病猪只治疗的同时,对未发病的猪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选择猪瘟疫苗和猪蓝耳病疫苗进行联合免疫,提高猪群的抵抗力。选用高效猪瘟疫苗,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进行注射。猪瘟活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接种,一般在仔猪出生后7~10d进行首次接种,在4~6周龄时进行第2次加强免疫。猪瘟灭活疫苗头均肌肉注射2mL,通常在仔猪4~6周龄时进行首次接种,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免疫。同时也要选用灭活或弱毒猪蓝耳病疫苗,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进行注射。猪蓝耳病活疫苗(如PRRS MLV疫苗)通常肌肉注射2mL/头,一般在仔猪3~4周龄时进行首次接种,根据需要在断奶后或其他关键时期进行加强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头均肌肉注射2mL,通常在仔猪6~8周龄时进行首次接种,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免疫。建议分批次接种疫苗,从而确保全群猪只都能得到有效免疫。
6
讨论
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是养猪业中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各自具有不同的病原体和致病机制,猪瘟由CSFV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出血性疾病,具有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猪蓝耳病由PRRSV引起,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特别是对仔猪的致死率较高。当猪只同时感染两种病毒时,病情会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在该案例中,患病猪只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出现了高热、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皮肤出血点等症状,这些症状既可以由猪瘟引起,也可以由猪蓝耳病引起。单靠临床症状难以区分和确诊,需进一步借助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诊断来确诊。在该案例中,通过RT-PCR方法检测CSFV和PRRSV的核酸表达量,确诊了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由于两种病毒对猪只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双重打击,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单一的抗病毒治疗往往效果不佳,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在本案例中,采用了抗病毒药物、广谱抗生素、免疫增强剂和支持治疗的多种联合方案。具体措施包括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抑制病毒复制,使用阿莫西林和头孢噻呋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使用黄芪多糖和植物血凝素提高猪只免疫力,以及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以支持猪只的整体健康状况。综合治疗方法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毒感染,还能预防和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混合感染的控制中同样重要。在该案例中,猪场及时采取了隔离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同时,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严格消毒,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减少外来感染源的引入。此外,紧急疫苗接种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治疗发病猪只的同时,对未发病的猪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提高了猪群的抵抗力,防止了疾病的进一步扩散。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发病猪只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死亡率显著降低。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猪群中的CSFV和PRRSV载量明显下降,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成功案例表明,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是应对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有效方法。
尽管该案例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为进一步有效预防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应积极开发更为有效的疫苗,能够同时预防猪瘟和猪蓝耳病,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研究新型抗病毒药物,针对不同病毒的特性,开发能够同时抑制CSFV和PRRSV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研究综合防控策略,包括生物安全措施、免疫程序、营养管理等,提高养猪场的整体防疫水平;发展更加快速、灵敏的诊断技术,能够在早期准确识别混合感染,提高诊断效率。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对养猪业构成了重大威胁,但通过综合治疗、科学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经济损失。未来需要在疫苗研发、药物研究和综合防控策略方面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对混合感染的防控能力。本研究为应对类似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王林(江苏省灌南县动物检疫所)
参考文献略;本文已发表于2024年第3期《今日养猪业》,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公众号未标明原创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不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犯了企业、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10-5150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