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土生华人”这一群体吗?他们也被叫作“峇峇娘惹”,他们的文化也被称为“娘惹文化”。他们是华人,但是又是有着自己特色的华人。他们很多都不会说华语,但却保留着汉语的名字。他们中出了很多的富商巨贾,为早期新加坡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土生华人”这一群体及其历史、文化,以及新加坡的一座以他们为主题的博物馆——土生华人博物馆(Peranakan Museum)。
(来自FB账号:Tan Gaik Hoon's Paintings )
“娘惹”一词音译自“Nyonya”,代表土生华人家族中的女性,往往是对女主人的尊称。对男主人的尊称是“Baba”,合起来便是“Baba Nyonya”,即“峇峇娘惹”。一般来说,“峇峇娘惹”指的就是“土生华人“这一群体,即在几百年前就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生活、定居,在当地繁衍生息的华人族群。
这个群体的正式英文名称是“Chinese Peranakan”。“Peranakan”在马来语中的意思是”在当地出生的“,更广泛地来说,其实也可以指那些“Indian Peranakan” 或者“European Peranakan”等,但在新加坡的语境下,一般来说就是指“Chinese Peranakan”。
早期到这里的华人多为来自中国的商人,他们随着季风和洋流往返做生意,往往会在当地待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人便会和当地的女性结婚生子,长期居住下来。所以一开始时是存在一定的混血情况,但是后期很多土生华人的家族里基本都是华人,与外族通婚的情况也比较少。根据现代科学家对于他们基因的检测,土生华人的血脉平均在93%以上都是华人,5%多来自马来人。其中,还有10%的土生华人是纯华人基因。
有趣的是,根据基因检测,土生华人最早的混血基因大概出现于约190年前,来自于一位马来女性。“190年前”这个时间段远少于过往普遍认为的土生华人起源于16-17世纪下南洋的中国商人。这说明,尽管在16-17世纪,中国商人下南洋的情况比较多地存在了,但这些人的后代可能没有延续下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土生华人,其实是19世纪下南洋的中国华人后代。[1]
[1] Wu Degang: Genetic Admixture in the Culturally Unique Peranakan Chinese Population in Southeast Asia
(左图来自FB账号:Tan Gaik Hoon's Paintings,描绘娘惹食物;右图为主页君自己拍摄,是博物馆里的一个婚床)
娘惹文化可以由一系列标志性的文化物件来概述:色彩丰富的娘惹食物,上杉下裳的”可巴雅“娘惹服饰,容器、橱柜等日常物品上所雕刻的丰富花纹等等。娘惹文化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况——mixture,即华人文化与马来半岛上各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其中有本土的马来文化,也有来自欧洲殖民者文化的影响。
在下文介绍娘惹博物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娘惹文化的物件如何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与融合。
(这两张人物像是NUS Mesuem从收破烂人手里买来的)
任何的民族认同,崛起或是衰落,都是与其政治、经济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而在新加坡这里,同样不例外。
土生华人作为一个独特族群,本身是经历了一段身份被弱化的时期——在新加坡建国以后,公民的身份被分为CMIO(Chinese, Malay, Indian, Others)四类,其中Chinese就包括了土生华人。此后,土生华人一般就被统一认为是属于华人族群,华人族群内部的差异就被弱化了,土生华人作为一个华人内部比较独特的群体分化也不再被强调。
再加上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土生华人群体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变化——家族中的女性开始参与社会工作,待在家中的时间更少,因而如针织、绣花、学习制作娘惹菜等等颇为耗时耗力而经济效益又没有那么高的工作和技能,便逐渐不再流行。
久而久之,土生华人的后代们自己也不再重视这个身份,甚至有些丢弃了他们土生华人祖先留下来的遗物。在NUS Museum的永久展览Radio Malaya中,可以看到入口处放了几幅土生华人的照相,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从卖破烂的人手中收来的。
但是,在一段时间以后,新加坡政府发现了“土生华人”其实是一个丰富且值得挖掘的文化资产,不仅可以用它来彰显新加坡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与后期中国来的新移民进行一定区分,避免外来文化的影响占据主流,还可以利用好其中的文化元素来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甚至娱乐业。(2008年新加坡新传媒拍摄了电视剧《小娘惹》,在海内外获得了广泛好评,让更多人知道了峇峇娘惹这一群体,并在2020年由中国爱奇艺改编翻拍)
左侧图:2008年版,来自“小娘惹”Wikipedia
右侧图:2020年版,来自网站狮城宝
因此,在多方面考虑下,政府层面开始推动这一文化身份,进行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就包括改造并建设了土生华人博物馆。
土生华人博物馆(Peranakan Museum)于 2006 年孕育而成,主题是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土生华人这一群体的文化与历史。它位于市中心旧道南学校(Tao Nan School)建筑内,旁边就是SMU法学院。
博物馆一共有三层。其中第一层介绍土生华人群体,其中包括历史渊源、区域地图和互动装置;第二层,介绍土生华人的陶瓷与饮食文化、家庭与社区生活;第三层,包括蜡染、装饰纺织品、时尚、首饰等。
以下给大家介绍几件主页君在参观过程中觉得很有意思的物件:
这是一个土生华人家中的外门(pintu pagar)。传统的士生华人房屋是长排住宅,有前门和后门,中间有通风井,用于采光和通风。pintu pagar在峇峇马来语中是指一种半高的外门,白天打开前门时,它可以通风、安全和保护隐私。
可以看到,这个门的两面都雕刻有镀金图案,但其中的图案元素十分丰富:狮子、鸟、花朵等花纹明显来自华人文化;而像下方的对称花瓶图像,则是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
在代表娘惹文化的物件中,这种文化融合的印记非常常见。
他们的文化主线仍然是华人文化,他们会过农历新年,也传承着一些中国传统里象征吉祥的装饰和花纹(如花、鸟、鱼、狮子等),甚至会在墓碑上刻上”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这样极富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字样。
但与此同时,他们正在当地生活的时间较长,也会受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他们的语言(峇峇马来语)中吸收了许多马来语词汇,家中会放有天使等具有西方宗教色彩的物件,服饰Kebaya则是吸收了马来人群的服装式样、印尼的蜡染、欧洲人的蕾丝等多种元素形成的。新加坡航空、马来西亚航空的空姐制服就是采用了大量kebaya服饰元素。
(Kebaya服饰,图源fairebelle网站)
说到峇峇马来语,这其实是一种综合中国闽粤方言与马来语的混杂式语言。这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具有闽粤方言的明显特点,但是也借用了相当数量马来语的词汇和习语。[2]
[2] 钟天祥:南洋的另一种汉语——峇峇话
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chongts/chongts01.htm
图上这本书也被放在博物馆中,它就是用这种语言的罗马化文字写成的,作者是Wan boon seng(范文成),是一个比较多产的峇峇马来语译者,翻译了许多当时的畅销书籍。这本书翻译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走马春秋》,讲述的是春秋争霸与孙膑的故事。
这一块盖毯,据讲解人员说,绣了超过十亿次的针线!上面的花纹,可真的是女主人一针一线地手工绣出来的哦。针线活,也称女红(gōng),在曾经的土生华人社群,是女孩在婚配嫁娶时非常被看重的一个技能,因为这可以反应女孩的诸多品质——是否有耐心,做事是否细心,是否能够把持好未来家里的诸多事项等。未来的婆婆会看未来儿媳妇的女红作品,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花纹繁复餐具、婚嫁时候所用的饰品等,如下:
但是,相信所有区参观过的人都会发现,土生华人博物馆中展出的东西大部分都十分华丽、贵重,根本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够消费得起的。这样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土生华人就是这么富裕的一个群体。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尽管土生华人的平均经济状况可能确实在本地属于中上程度,并且出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巨富,如陈金声、陈嘉庚等这些赫赫有名的富商,土生华人博物馆中大部分的收藏来自这些富商后代的捐赠。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仍然是土生华人中财富在最为顶尖的那一撮人,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么富有,也没有能力负担起上述精雕细琢的各种器皿和花样繁复的生活用具。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个博物馆所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土生华人这一群体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博物馆地址:
39 Armenian St, Singapore 179941
门票价格
1、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
仅参观永久展览:免费
永久展览+特别展:①成人$6 ②学生/60岁以上老人/6岁以下儿童/残障人士免费
2、外国人
永久展览+特别展:
①一般外国人 $18
②国际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残障人士 $12
③6岁以下儿童免费
导览
博物馆内会提供免费的中/英/日/法语导览。10月份中/英导览的时间和频率分别为:
英文导览
中文导览
其他更多信息可以去土生华人博物馆的官网进行查询:
https://www.nhb.gov.sg/peranakanmuseum/
(复制到地址栏打开)
其他TIPs
除了土生华人博物馆以外,同学们若想对娘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建议可以去The Intan和Baba House。其中,The Intan是一个私人收藏家所开的博物馆,馆主也是峇峇娘惹的后代;Baba House则是由国大博物馆管理和运营的一个机构。
文中所有的图片,除标注了来源的以外,均为主页君自己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