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书边 | 阅读分享 · 第一期 | 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心得吧~

文摘   2024-10-09 20:20   新加坡  



阅读分享
第一期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小伙伴们,大家好!自从我们的《世界读书日征稿推文》发布(生活 | 世界读书日:征稿启事奉上!),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啦。非常感谢大家的热心投稿!

     我们的第一期《国大书边》阅读分享专栏在今天终于能和大家见面了!本专栏旨在收录同学们读完一本好书后的阅读心得,并将这份阅读心得以及相关书籍分享给更多的人~

     经过忙碌的学习,期中考试终于告一段落。小伙伴们在家中闲暇时,不妨尝试拿起一本好书,静下心,欣赏文字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吧!去感受各类书籍对我们心灵的滋养!


分享书单

1
《梦溪笔谈》—沈括
2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铃木正夫




《梦溪笔谈》

About content


图源:网易云阅读


作者:〔北宋〕沈括

投稿人昵称:无痕@《散人随记》公众号

读书心得:


     在一次网购书籍时,我为了凑单减免,偶然翻开了一本书的目录,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被作者渊博的知识所深深震撼,其中讲述的许多发明创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我国发明雕版印刷术的时间是在唐代,早在贞观十年,唐太宗曾下令刻印他的妻子遗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印刷活动。雕版印刷术虽有优势,但其弊端是工程量大,雕版字体无法重复使用,一旦出错就需要重新排版雕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00年后,一位普通的基层劳动者毕昇,他对工作认真,对生活事物认真细致观察,在他经过多次试验后,在庆历年间创造出活字印刷术,它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速、省时省力、节约材料 等优点,该项发明比德国的活字印刷术还要早400年,然而在宋史中只字未提,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故事,由于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阅读。受到这本书里毕昇的故事启发。

     毕昇作为一个普通基层劳动者,凭借努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活字印刷术这一伟大发明,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我意识到只要保持热情和认真,持续努力,拥抱梦想,细心观察生活细节,不断学习进步,就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继而改变世界,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

About content


图源:QQ阅读


作者:〔日〕铃木正夫

投稿人昵称:宫鼎隽@《没有回信》公众号

读书心得:


“固定”与“不固定”

     “当我再次与她相遇的时候,我就明白,故事已经有了开头。”

     我曾相信,机缘巧合只不过是人和的结果,曾相信要想赶上巴士,只需要打开软件查询到站时间就能轻松地到达车站后仅需几秒就能踏上我想要的车次;曾相信和友人相约拍摄相片,只要提前检查天气预报软件、避开雷电预计到达的时间,就能让清澈的阳光透过我的相机给时间打下烙印。因为我相信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采取固定的行动一定会获得固定的效果,我是一个多么“固定”的人儿啊。

     但当我偶然间浏览网页,也许是征文启事这个遥远的文字重新让我回忆起笔尖触及纸张,贪婪地吮吸着那散发着油墨的气息,沙沙的声音丝毫不会打断笔尖倾泻而出的文字的场景,抑或是看着已经结上了电子蜘蛛网,好久未更新却又突然涨了两个粉丝的哭笑不得,我这个人吧总是比较捉摸不透,既不想天天周更,也不想落下订阅者的期待,总是在思考什么事能够将共鸣最大化,我又是那么一个不够“固定”的人。

     当我再次借出那本以纪实文学求证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度过的最后的时光的书后,我就知道,我与郁老先生、苏门答腊、以及隔着海峡相望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会有一段故事。这也是我写此文的初心。

     我与郁达夫先生的也有小小的渊源,作为杭府中学的学子,我想我可以亲切地叫一声学长。他在杭府中学度过的三年时光后,便赴日本留学,在此期间受文学熏陶,从而走向作家的道路。我从高中起就酷爱写作,不仅仅满足于小学初中的“舞文弄墨”,更想向文学靠拢,成为真正的作家。留学日本的鲁迅先生曾任教我校,我于是专攻日本文学,寻找如何从景小物微中做出宏大叙事,郁达夫先生的文风从晦涩与大胆中迸发出来,其浪漫主义令我震撼,是我学习和拜读的对象。

     铃木正夫先生的这本书,描述了郁达夫先生从新加坡流落到苏门答腊的避难、潜伏与日军周旋的生活,填补了郁达夫先生人生很大区间的记录空白,也让郁达夫先生的避难时光更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位抗击日本不屈的战士,一位保护华侨冷静的勇士,更是一位写下长诗苦闷的作家。

     从新加坡到望嘉丽,再到北干巴鲁,最后定居巴爷公务字面意思为“草地沼泽”,一路的颠沛流离是郁达夫先生真实的写照。在日本逐步占领苏门答腊岛的时间里,避难团最害怕听到的消息就是某某抗日同盟被抓获押送回日军大本营,某某城市被日军占领城市遭到怎样的破坏等待,郁达夫先生的心是无比焦躁的,既要想办法在苏门答腊继续躲藏下去,又需要继续寻求机会为抗日力量提供帮助,这满腔的热血挥洒在了诗篇之中:

飘零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

乱世桃源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

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

     郁达夫先生的心又是极度冷静的,作为避难团的一分子同时身兼团内外交任务,他必须保持冷静,寻求最佳的撤退路线,以期能抵达爪哇登上回国的轮船。很难想象在那样纷飞的战火中,即使身处偏僻小岛,却时时关心着局势发展,怎不能让人忧心忡忡,心神慌乱呢?郁达夫先生坚毅的内心,在颠沛流离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前路渺茫之中坚定冲出去的希望,这是我们该学习的,该为他呐喊的。

     巴爷公务的日子与新加坡甚至赤道的城市不一样,由盆地构造营造出独特的大陆性气候,当然丛林茂密相对于其他地方气候更温和,在热带丛林里化名伪装潜伏是十分明智的决定。那个名叫赵廉的新加坡商人,出现在了巴爷公务的小镇上,由于曾经帮人翻译过几句日语,而被日军征用成为宪兵翻译。相对于经营酿酒厂生意,宪兵翻译的危险更添几分,但是郁达夫先生却说这是一个可以保护抗日同盟的一个机会,因为有时候翻译的细微差别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意思,后来很多华侨都曾直言受过那个叫赵廉的宪兵翻译的恩惠,大多数凭借郁达夫先生的巧舌得以脱罪。爱国可能不只是战场上的奋勇杀敌,有时一根笔杆子,一张巧言善辩的嘴,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为了避免自己被怀疑,利用日军的保护伞,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为酿酒生意的兴隆大开绿灯。郁达夫先生利用日军掌握进出口权限的批文,得以通融进口大量的粮食酿酒,也为了继续讨好日军继续赚取潜伏抗日的经费,研发出“双清”、“初恋”两款酿造米酒取了日本人最喜欢的酒名,这是非常双赢的方法,一方面利用酒继续拉拢日本人得以套取情报,另一方面酒厂的雇员可以安排给抗日同盟,赚取的钱也可以资助仍在逃亡的华侨,酒厂也可以继续作为根据地提供庇护场所,当然这一切如果没有“赵廉”宪兵翻译的存在可谓空中楼阁。

     有人说,英雄应配美人,郁达夫先生却选择了一位“何丽之有”的何丽有女士,一位只会说粤语和印尼语的华裔女性,她和不会粤语的郁达夫先生是用印尼语交流的,在新娘结婚前,甚至对自己的丈夫一无所知。就是这样简单而仓促的婚姻,陪伴了郁达夫先生在巴爷公务的人生最后时光。

     他常常喝酒,与宪兵队小心翼翼地喝因为他怕喝醉了说漏嘴,与抗日同盟放肆地喝,借酒浇愁每日收听到的信息总是有限却也有些不利于抗战的消息,有时也一个人喝闷酒,从早上开始,妻子丽有总是收拾好家务后,开始做菜做饭,厨艺却也让郁达夫先生的诸位好友夸赞其贤惠,其貌不扬但是深得郁达夫先生的认可,也许是做事缓慢同时不爱过问其工作,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更是有了两个孩子增添乐趣。郁达夫先生对婚姻的态度是真诚的,虽然都要倚靠妻子来照顾整个家庭,但是他对妻子也是呵护,这样的夫妻关系一直持续到他的失踪。

     潜伏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轻松,每时每刻都会因为某些事情而暴露,特别是对于日本文学界有极大震撼的中国作家来说,赵廉这个会日语的中国人,会不会就是郁达夫呢?洪xx的告密使得郁达夫先生的身份被日本宪兵部知晓,那些关心郁达夫的人特别是避难团的成员,纷纷劝说其避难远走,但是先生却说日本人想抓他很容易现在不抓说明已经在监视之中,不如坦然应变。在暴露之后郁达夫先生继续着酒厂的生意,有时还会帮忙继续翻译,即便是有的负责情报的宪兵过来抱怨郁达夫藏得那么好,他也是应诺下来,继续他的工作。战局的突然变化让大家惊讶,日本投降后的苏门答腊遍布着气氛异常的日军,而郁达夫先生却是激动万分“日本投降了”,随即他也意识到,苏门答腊仍在日军的掌握之中,大家仍然不可以轻举妄动,但是印尼人带来的暴动也让日军十分恼火,当地关系也是剑拔弩张,对于华人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明哲保身,脱身于这场冲突,但是郁达夫先生曾经作为日军的翻译,也是印尼人仇视的对象之一,因此其失踪的原因也有人归咎于印尼人的绑架。那天夜晚,郁达夫先生被两个印尼青年叫出去办事之后,就消失在夜色中的苏门答腊,根据铃木正夫先生的二十多年的调查,最终我们得以知晓是宪兵部发布了杀害郁达夫先生的命令。

     富春江的水跟苏门答腊的水不一样,富春江的水如母亲般温柔,苏门答腊的水却是与赤道高温不符的冷峻,会有人惋惜郁达夫先生的英年早逝,也会有人分析如果他不暴露自己日语能力不去做翻译也许就不用知道日军在苏门答腊留下的罪证,也许就不会被害怕暴露罪证的日军所杀害,但他们恰恰忘了郁达夫先生站出来保护华侨,援助抗日斗争,继续革命的坚定内心,“识时务者为俊杰”倘若能用力所能及去帮助,那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星洲日报的主编,新加坡南洋学会创建人之一,“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革命烈士郁达夫先生,他会这么做的,“固定”的是不变的爱国心,“不固定”的是不同的爱国方式。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让我见到这位伟大校友在异国他乡的最后生命旅程,逃亡中的坚持,潜伏中的乐观,暴露后的从容,让我肃然起敬,也让我在这片小小星洲与先生的脚步产生共鸣,继续我人生中的“固定”与“不固定”。



欢迎大家的持续投稿,没有时限呢!


根据大家的投稿情况,我们后续会不定期继续推出新一期的《国大书边》阅读分享专栏。

请注意:收到投稿即默认授权了我们能将其免费刊登在本专栏中哦!如果本篇文章已经发表(或准备发表)在任何杂志或新媒体/公众号,也请告知我们!


将我们读到一本好书时心中的欣喜之情分享给更多的人,让这份快乐传递下去吧!


大家可以电邮的形式向我们投稿,电邮格式如下:

收件人:nusgdzb@gmail.com

标题:读后感《书名》

注:请在邮件内容里附上作者姓名你的昵称和你的微信号(方便联系你)。


同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分享自己曾经读过的好书(简短版阅读心得)。说不定在评论区的留言互动中,小伙伴们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书友”哦~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收获多多!





END

国大周边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国大)非盈利学生组织——校园内最悠久的信息分享平台 原创干货集散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