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
峦
晴
雪
八大处素以“三山”、“八刹”、“十二景”而著称。“十二景”中的“层峦晴雪”更是远近闻名。冬日瑞雪初霁,一派银装素裹。远观又见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殿塔俨然,因而得名“层峦晴雪”。引得无数游人欣然往来,踏雪寻幽、摄影留念。关于“层峦晴雪”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京城西郊的“西山晴雪”在清代以前叫“西山积雪”,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据说,香山静宜园是冬晴观雪的好地方。远在金世宗大定年间,太监范宏就在那里大兴土木。乾隆登基后,经常到那里观景。
一年二月初八一大早,乾隆上完早朝,刚一出大殿,看见庭院里满天飞舞的雪花儿,心里甭提多舒服了。乾隆一辈子对雪情有独钟。看着看着,自然就想起了著名的“西山积雪”,心想,此时香山的景色一定更美,于是忙叫人更衣备车,直奔香山。
雪后的香山非常迷人,山山岭岭落满了白雪,高高的香炉峰好像披上了银色的绒袍。乾隆登上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一边赏雪,一边赞叹:“妙哉!妙哉!‘西山积雪’如此之美也!”“美倒是美,可为何偏偏叫‘西山积雪’呢?俗也、 俗也!何处之雪不积一起呀?”陪同他的刘墉偏偏唱起了对台戏。
乾隆随口应道:“刘爱卿,以你之见,何名为好呢?” “这……”刘墉眨了眨眼,满脸带笑地说:“陛下,臣不敢多言,还是您说吧!”乾隆心想,我得好好想个流传万世的词儿来。于是说道:“以朕之见,就叫‘香山春雪’……不好!要不叫‘西山云雪’?也不妙。要不叫……”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名字来。
香山是皇家寺院,平民百姓哪能去得?老百姓们观看“西山晴雪”时都涌到了八大处。这也是八大处“西山晴雪”流传较广的原因。再后来,老百姓为了区别香山的“西山晴雪”,就根据八大处峰峦起伏、层层叠叠的特点,改成了“层峦晴雪”。
文字出自《八大处传说》。
欢迎大家收听有声书籍《层峦晴雪的传说》,雪后到八大处公园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