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动松young 奏响田园牧歌“五部曲”

文摘   2025-01-01 07:07   浙江  





2024年松阳县文化馆(松阳县非遗保护中心)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做实“规定动作”,办好“自选活动”,创新“特色活动”,稳妥、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合力奏响艺动松young   田园牧歌“五部曲”。

一、奏起文化活动“主题曲”


一是做好“艺”,形成月月有展演。组织文艺演出、讲座、展览、比赛等活动,全年累计共开展526余场。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艺动松young “艺”起迎新的迎新送“福”送展览、新年“松”歌弦乐四重奏音乐会、松young喜乐元宵、五一系列活动、“遇见非遗 端午有约”暨老街文旅市集活动等;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在清明节、小暑、小雪、大雪、冬至等节气举办主题性活动营造氛围,并开展送演出、培训等进养老院、社区、残联、学校等。持续交流演出,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走亲13场。


二是办好“赛”,搭建艺术展示平台。举办松阳县第三届“花开向未来”青少年才艺大赛书法、声乐、器乐专场,共计30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评选出书法7个金奖,声乐5个金奖,器乐12个金奖。选送获金奖选手参加省、市青少年才艺大赛。举办第七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松阳赛区选拔赛,一名选手获得省赛银奖。举办喜迎国庆*“艺起向美而行”全民艺术普及系列活动,共组织48支参赛队伍和19支参演队伍,共有527人参与,线上图片视频直播浏览量达33万人次。


三是赋好“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文化馆宣传服务周期间,开展活动“风雅诗词”文艺演出、文艺赋美、展览、文化馆名人故事会等共10场,共参与人次2万余人次。深入景区、文化驿站、传统古村落、民宿等点位,打造公共艺术空间,开展艺动松young音乐会、非遗演出等文艺赋美活动175场。


二、奏出艺术普及“协作曲”

搭建县、乡级两级互动的艺术普及平台,目的在于将优质的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让基层群众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在县城以本馆为阵地,开设“圆梦四季”春季、夏季、秋冬季免费培训班,新开设戏曲妆造、哈他瑜伽、少儿拉丁舞等课程,年度共开48门课程,共招收855名学员,共785课时,同时推出6间艺术自习室,全年预约使用共1538次。

在乡镇以综合文化站为主体,创新推出“松young艺起学——乡村艺校”,首次试点选择在望松街道,通过点单形式按需开设瑜伽、八段锦、抖音热舞课程,共80课时,共130人报名。通过县乡两级艺术课堂的资源互动,让全民艺术普及人人“艺”起学,获得人民网、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同时结合乡村春晚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辅导50余场,并陆续在古市镇、望松街道开设第二期课程,开设7门课程,学员人数共计133人。

2024“圆梦青苗*以艺育美”浙江省乡村青少年美育课堂志愿服务活动获“十佳美育课堂”1个、优秀志愿者1名,达标志愿者2名。加强文艺骨干培训,年度开展松阳县乡村村晚文艺骨干培训班,授课《文艺活动组织与策划》《晚会策划导演》,并通过理论知识实践,开设广场舞培训班、文化礼堂灯光基础技术培训班和音响基础技术培训班课程,全方位提升乡村文艺团队和骨干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


三、奏好文化品牌“进行曲”

推出“艺动松young”文化活动品牌,在文化驿站推出品牌“松young艺周末”研学亲子品牌活动,截止目前文里三庙文化驿站共开展活动80场,为社区、学校提供活动阵地,每周三、五开设舞蹈、八段锦培训班。指导高腔文化驿站开展器乐沙龙、非遗主题讲座、诗词培训、非遗展览、舞蹈培训、手工活动等活动。在松阳县非遗馆打造“每周剧场”活动品牌,组织全县各个民间剧团,定期上演松阳高腔、道教音乐月宫调、木偶戏、婺剧及其他综合性演出,成为松阳文化夜间体验空间、民间剧团展示展演空间。全年共演出80场,共参与人次5万余人次。


四、打造精品原创“奏鸣曲”

作品《“百姓百艺”城市中的文化综合体》在由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新华网共同发起的2024年“我与文化馆”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中获优秀作品Top100、人气作品Top20、最佳组织奖三项荣誉。积极开展精品原创,年度累计创作歌曲4首、歌词5首,小品1个、舞蹈2支、快板1支,群口快板1支,其中《陈家铺的雪》在“不一样的花火”浙江省第三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获金奖,歌曲《等待秋沙鸭》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群众音乐大赛银奖,市第十九届原创歌曲大赛金奖,舞蹈《田园松阳》获丽水市原创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小品《火了》获丽水市第七届原创群众戏剧小品大赛金奖,三名选手参加丽水市第四届票友大赛获十大名票称号,目前累计在省市级赛事中荣获4金5银3铜的成绩。


五、奏响非遗保护“交响曲”

松阳县年度全省非遗保护发展评估指数位居全省十二、全市第一。同时,《松阳县推进非遗传承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信息专报获市领导批示。持续完善传承保护机制,联合县建设局、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业态扶持的实施意见》。该意见针对老街非遗业态传承(师带徒)以及非遗演艺进行专项补助,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更多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为非遗的活态传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项目荣誉亮点纷呈

一是擦亮非遗空间的“亮度”,新增第二批县级非遗工坊 5 家,“松阳香茶”非遗工坊(松阳县绿茗峰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松阳屿山空 tea lounge”省级非遗茶空间获评浙江省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元朴艺术民宿”获评浙江省首批非遗美学生活馆,为非遗与产业、生活的融合发展树立了典范。

二是探索文创实践的“温度”,展示我县非遗在文创开发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创新探索和突出成绩,推动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松阳故事系列刻纸感应灯箱》在“纸上繁花”—— 浙江纸艺文创展中荣获金奖;在2024浙江“非遗茶生活” 传统工艺联创大赛中,选送的作品《独山云海》斩获风味创新赛道金奖,《茶熏火腿》获得银奖。《薪火相传 高腔有韵》被评为浙江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三是推进非遗项目的“知名度”,选送的松阳高腔《张玉娘・盼郎》在“浙江好腔调”长三角戏剧专场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了我县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参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第七届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松阳特展”,展览主题为“觅尽江南 秘境松阳”,全力输出松阳高腔、松阳茶染、松阳竹器、石仓白老酒等非遗项目,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北京特展。

(二)强化人才培养

一是充实传承人队伍建设,开展第四批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新增 50 名传承人,为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二是持续研修培训,组织开展 2024 省级田园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非遗助力共富”传承人研修班,共有 55 人参加培训,组织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乡镇(街道)非遗保护工作者及各级非遗工坊负责人。通过研修班的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传承理念,为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和助力共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开展抢救性记录

完成国家级非遗项目松阳高腔《卖水记》《芦花记》《拜刀记》抢救性记录专家评审会,截止目前已完成 8 部传统大戏的抢救性记录工作,这些记录工作为松阳高腔的传承和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确保了这一传统剧种的文化基因得以保存和传承。完成省级非遗项目叶法善传说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了综述片 15 分钟、口述片 3 小时、教学片 1 小时、实践教学片 1 小时、采集图片 500 张、口述文字稿 8 万字的丰富成果。这些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叶法善传说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后续的研究、传承和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启动了畲族叙事歌记录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我县非遗文化的记录和传承体系。

(四)开展学术交流与传播活动

与丽水学院联合举办高腔剧种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参与,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挖掘高腔剧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高腔剧种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促进了优秀传统戏曲艺术的弘扬与发展。组织来自丽水市九县市、龙游县、桐庐县共 30 个展位参与 2024 丽水市“非遗亮活乡村行冬季——江南秘境 松阳有约”非遗市集,加强了地区间的非遗交流与合作,促进了非遗的传播与推广。



松阳县文化馆
策划组织公共文化活动,举办群众性文艺比赛、文艺演出和各类展览。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和艺术教育;辅导培训文化专干、社会文艺团队及社会文艺骨干。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艺作品的创作,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