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初,“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年底,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这浩瀚蓝天下,“低空经济”悄然崛起,发展势头强劲,已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成为各方竞相追逐的新赛道。
低空经济领域也好消息不断。11月18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
紧随其后,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中标公告显示,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成功拍出,成交价为9.24亿元人民币。这是全国首例县域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它的成功拍出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将多维度经济活动整合在一个领域
如何定义低空经济?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是继数字经济后又一新兴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一书的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沈映春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专访时表示,传统的运输航空主要指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通用航空是相对于运输航空而言,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如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消防救灾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经济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低空”的范围限定,关注的是在低空空域的航空飞行活动,还是以通用航空为主体。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
相比通航经济,低空经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技术经济性更高。低空经济更加突出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新能源航空动力技术、无人驾驶航空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创新型航空器成为主要载体。这些新型航空器不仅具备更高的技术含量,还能够适应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二、“低空”引发新需求创造、新消费牵引、新供给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经济性更强。通航经济的应用场景相对较为固定,主要集中在载人、载货的公共航空运输以及农林渔业、抢险救灾等专项用途。低空经济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其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且多样化。
三、“低空”引发新生态构建,低空经济融合经济性更广。开发利用低空空域潜力,有助于将多个维度的各种经济活动整合在一个经济领域,为微观层面培育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宏观层面构建“低空+地面”高水平融合联动的经济生态创造了条件,为建立新的价值生成和循环模式提供了契机。
多重驱动因素助力
近年来,我国在无人机领域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全国无人机生产厂家已超过2200家,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涌现出多家头部企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低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有多重驱动因素。
一是政策推动强。沈映春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央政策存在两大主线,分别为低空空域开放和细化无人机标准。深圳、杭州、北京、安徽等多个省份发布了围绕低空经济相关的行动方案或相关征求意见稿,提出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
二是技术基础好。多年积淀,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先进通信、材料、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是市场需求大。国内在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物流、巡检、交通、旅游等领域的低空产业应用需求不断增长,潜力巨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中国低空经济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沈映春表示,2024年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低空经济元年”,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和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无人机产业在低空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12月19日,浙江金华,金东区源东乡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操作无人机进行安装作业。图源:视觉中国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发展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与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伴的是潜在的困难与考验,低空经济未来发展仍受到一系列问题的制约;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要实现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尚有重重难关亟待一一攻克。
沈映春认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还要在政策体制、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技术创新、安全监管、市场培育等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还需要完善。同时,在组织管理方面,低空经济涉及航空器制造、维修、航空旅游、空管部门等多个业态,主体众多,但目前缺乏清晰的部门归属。
其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通用机场建设不足,基础设施地域分布不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展缓慢,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较低,当前阶段无法满足起降、停放、充电、运输等多场景功能需求。
第三,空域管理方面,空域分类管理不够精细。无人机管理存在“数据孤岛”隐患,相关数据与地方辖区公安部门数据尚未打通。
第四,安全监管体系仍存在不足。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以应对低空飞行密度高、频次高、类型多的挑战,确保飞行安全和秩序是个难题。
12月16日,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队员正在进行无人机技战术训练。图源:视觉中国
具备全球独特的竞争力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十分重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包括eVTOL、无人机、空中出租车以及一系列无人机下游应用。各国政府正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城市交通空中革命,力争抢占发展先机。政策环境与法律规制是影响一国低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沈映春指出,中国在低空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低空经济”概念提出后,各地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期,将低空经济纳入工作安排。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8月31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安徽、山东、陕西、甘肃、山西、重庆、四川等地陆续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召开专门会议,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其次,中国的竞争力体现在新型航空器如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方面具有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势。2024年7月央视网报道了一种重量仅为4.21克的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这款无人机能够依靠自然光持续飞行。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在此之前,该领域的顶尖成果是哈佛大学2019年在《自然》上发表的关于RoboBee飞行器的研究,但其仍需借助人工光源(相当于三倍太阳光强度)来维持飞行。
第三,中国的低空产业链比较完整。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和相互依赖的产业生态系统。其中,上游产业主要涉及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领域,比如芯片的研发、电池的供应等;中游产业主要围绕飞行器的生产设计和制造、配套设施与综合保障服务等展开;下游产业为低空应用场景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包含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等众多领域,涉及与物流、农业、旅游、消防、应急等多个业态的融合。
第四,中国的低空经济市场需求大,万亿级市场空间有待挖掘。2023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557.8亿元,2013-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9.5%。目前,工业级无人机是市场主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增速较快,尤其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
第五,中国的竞争力体现在应用场景广泛。“低空经济+旅游”能够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低空经济+农业”方面,采用飞机“赶花粉”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生产的主流方式。“低空经济+物流”是目前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场景。韵达、迅蚁在浙江等地用无人机常态化运送血浆。“低空经济+交通”实现事故现场快速勘测建模,自动生成勘察数据,还可以利用eVTOL“点对点”运送人员及货物。
未来十年夯实全球竞争力
为进一步巩固国际领先地位,沈映春建议,中国应积极参与低空经济产业国际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用”结合合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问题,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以“低空经济+”为基础的下游市场。同时,借助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发展低空经济,夯实中国低空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对于低空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沈映春建议,一是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建立“政产学研用金”的低空经济创新模式,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培养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人才。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紧跟技术前沿,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发展大中型无人机产业。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与国际合作。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低空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低空人才培养等的合作。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低空经济的理论基底、发展模式、政策法规出台、技术攻关、各先发国家以及我国先发地区和头部企业的经验、机遇与挑战、人才培养、未来蓝图等方面结合20余个案例,生动阐释了低空经济如何一步步从科幻照进现实,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成为新的经济蓝海。阅读本书,读者将对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下一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简介
沈映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知识产权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专家、北京经济学会 (理事)会员、科技部《科技中国》杂志编委、河南省航空业协会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学业总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专家、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低空经济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特聘顾问。长期从事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30多项。
赵雨涵,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博士,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课题及横向课题十余项。
找好友点赞更有可能获得图书哦!
1.关注“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已关注用户可以省略此步!
2.在本篇文章评论区留言(系统限制每篇文章只能精选100条留言,请大家理解)。
3.留言获点赞数最多的5位粉丝,每位将收到一本赠书。
4.留言点赞截至当天24时,中奖名单及领奖方式将在次日相关推送中公布,敬请关注。
注意事项:
① 所有奖品一律包邮
② 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图书邮寄不到,与长安街知事无关
③ 活动奖品寄出后,由于快递失误导致的奖品丢失所造成的损失与长安街知事无关,由用户自行与快递协商解决
④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长安街知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