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央政治局原常委,67年被江青定为叛徒,邓公:必须改正

文摘   2024-12-14 00:03   四川  
1927年的盛夏,中国的天空布满了阴霾。
蒋介石与汪精卫,这两位曾经的革命盟友,竟相继背弃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放弃了北伐的伟业,转而将锋利的屠刀指向了共产党人,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悄然降临。
在这危急存亡之秋,中共中央的“老书记”陈独秀却意外地踏入了“右倾”的泥潭,他主张与国民党握手言和,以“非暴力”的姿态化解政治危机。
这一想法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在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蔡和森、毛主席等人怒不可遏,直言国民党乃“中山狼”,妥协只会换来更猛烈的暴风雨。
他们坚信,唯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唯有独立自主,方能解救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
最终,中央委员会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蔡、毛的决议,决定在南昌点燃武装的火花,建立属于共产党的红色武装。
与此同时,陈独秀也被罢免了职务,接力棒交到了瞿秋白的手中。
瞿秋白,这位出身富商家庭的才子,自幼便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从私塾到西式学堂,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17年,他怀揣着梦想离开了江苏老家,前往北平求学。
1919年,布尔什维克的思想如同春风一般吹进了他的世界,他的信仰开始悄然转变。
1920年,他远赴苏俄深造,有幸得到了列宁的接见。
1922年,他学成归来,加入了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
在国共合作的岁月里,瞿秋白以个人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肩负起统战、党建等繁重任务。
然而,当蒋介石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发起“排共运动”时,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愤怒。
他试图说服陈独秀与周总理予以反击,但遗憾的是,当时的领导层过于顾全大局,选择了退让。
这一退让,让蒋介石误以为共产党人是软弱的“柿子”,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
终于,在1927年的那个夏天,中共中央再也无法忍受,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回应国民党的暴行。
瞿秋白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成为了党、政、军的核心领导者。
然而,他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尚显肤浅,盲目地发动了各地群众举行暴动。
然而,敌强我弱的现实让这些暴动无一例外地遭到了镇压,无数共产党人英勇牺牲。
面对这一惨状,瞿秋白痛心疾首。
他立即下令停止暴动,并在1928年初向党中央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他辞去了中央书记的职务,选择北上莫斯科继续深造。
1930年,他再次回国,先是在上海短暂停留,随后便跟随周总理前往中央苏区工作。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才子。
1934年,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他因肺病留在了华南。
在疗养的同时,他依然领导着游击战争。
1935年,中央苏区沦陷,他被迫离开江西前往福建。
然而,在长汀一带,他的身份被敌人识破,随即被捕。
生病、革命失败、被捕……这一连串的打击让瞿秋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为了抒发内心的苦闷和不甘,他创作了多篇诗歌与散文,并将其整理成《多余的话》文集。
然而,这本凝聚着他心血的作品却在他死后被江青等人污蔑为“投降书”,他也因此被扣上了“叛徒”的帽子。
直到1980年,在邓公的极力推动下,瞿秋白才得以洗清罪名、恢复名誉。
2006年,福建省政府在长汀为他建立了纪念馆,以表彰他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但瞿秋白的故事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奋斗不息的一生。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将令如山
每天更新军事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