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湖音乐节|来了!著名指挥家拉赫巴里来了!

文摘   2024-11-09 19:38   北京  



• 出生于伊朗却享誉世界的指挥家

• 指挥过柏林爱乐等多达120多支交响乐团

• 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中金奖

• 被授予了尊贵的“德沃夏克奖章”

• 捷克爱乐乐团终身客座指挥


他就是著名指挥家拉赫巴里

11月17日,国家大剧院

他来啦!

首届“台湖古典音乐节”压轴音乐会将于11月17日19:30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作为首届“台湖古典音乐节”的闭幕重头戏,邀请到著名指挥家亚历山大·拉赫巴里携手北京交响乐团,以“平凡与伟大”为主题,为广大的乐迷观众带来一场带视听盛宴。

在这场音乐会中,亚历山大·拉赫巴里将以其独特的指挥魅力,引领北京交响乐团演绎三首经典之作。

首先,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杰作《培尔金特组曲》。这部组曲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培尔·金特传奇般的一生,每一章节都是对平凡与伟大主题的深刻诠释。第二首,观众将沉浸在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中。这部作品以其浪漫的旋律和强烈的情感冲突,再现了莎士比亚笔下那段永恒的爱情悲剧,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爱情的伟大与悲壮。最后,音乐会将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第九交响曲《伟大》作为压轴。在拉赫巴里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带领观众一起感受音乐的力量,领略艺术的辉煌,让首届“台湖古典音乐节”完美收官!



Part.1

Part.2

Part.3

指挥家介绍


···


▲亚历山大·拉赫巴里


向上滑动阅览

2022年7月,指挥家、作曲家亚历山大·拉赫巴里被瓦列里 ·捷吉耶夫任命为马林斯基剧院终身客座指挥。

他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在维也纳师从哥特弗里德·冯·埃内姆、汉斯·施瓦洛夫斯基和 卡尔·奥斯特里赫尔。他在24岁时重返伊朗,被任命为德黑兰音乐学院院长,在伊朗文化发展事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977年,拉赫巴里曾在久负盛名的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中获得金奖;日内瓦指挥比赛中获得银奖。拉赫巴里受到传奇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关注,并受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与这支乐团的首次合作大获成功之后,他又在1980年、1982年、1984年多次与其合作。1980年,受卡拉扬邀请担任“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助理指挥。

初期的辉煌让拉赫巴里的指挥事业迅速起飞。迄今为止,他合作过的交响乐团超120个,包括:瑞士罗德曼管弦乐团、 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德国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荷兰鹿特丹爱乐乐团、瑞典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瑞士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德国柏林交响乐团、意大利西西里交响乐团、西班牙巴塞 罗那城市交响乐团、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新西兰交响乐团、英国国家歌剧院等。

1985年,拉赫巴里成为捷克爱乐乐团终身客座指挥,并被授予尊贵的“德沃夏克奖章”,以表彰其为捷克爱乐乐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85年,拉赫巴里还同时担任比利时广播交响乐团(BRTN)的首席客座指挥,并于1988年-1996年间,担任了这支乐团的首席指挥。在这期间,他指挥这支乐团录制歌剧、当代音乐与合唱作品的唱片为他赢得了声誉。由于他与这支乐团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利时作曲家协会向他颁发了“赋格奖”。



Part.1

Part.2

Part.3

作曲家介绍


···


▲爱德华·哈格吕普·格里格


向上滑动阅览

格里格,挪威作曲家。生于卑尔根。幼年随母亲学钢琴,1858-1862年就学于莱比锡音乐学院。1864年与挪威作曲家诺德罗克等在哥本哈根创办音乐演出团体“尤特皮社”,介绍和演奏北欧民族音乐。1867年回国,曾创办克里斯蒂安尼亚音乐协会,并任该协会爱乐乐团指挥。

格里格经常在国外演奏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植根于挪威民间音乐,为挪威民族乐派奠基者。主要作品有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写配乐(后编为两部管弦乐组曲,即《培尔·金特组曲》)、弦乐套曲《从霍尔堡时代》《挪威农民舞曲》《g小调弦乐四重奏》《a小调钢琴协奏曲》《e小调钢琴奏鸣曲》《钢琴抒情曲集》十卷以及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和大量民族歌曲等。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向上滑动阅览

柴可夫斯基,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情感表达、优美的旋律和精湛的配器技巧著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柴可夫斯基早年在圣彼得堡学习法律和公共行政,但同时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861年,他进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学习班,并在次年转入新成立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多位著名音乐家学习作曲和理论。毕业后,他在音乐学院任教,并继续创作音乐。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生涯非常丰富,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音乐体裁,包括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室内乐和声乐作品等。他的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和声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演出,并受到高度评价。他被认为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生在1893年划下句点,那年10月28日,他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然而仅仅9天后,他便离开了人世,享年53岁。


▲弗朗茨·舒伯特


向上滑动阅览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者,被誉为“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旋律构造及精湛的作曲技艺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教师家庭。自幼便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十一岁时,他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这个经历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生活贫困,舒伯特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从未改变。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等。这些作品风格多样,既涵盖了古典主义的精髓,又展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以抒情的旋律著称,他的旋律线条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细腻。他善于将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通过音乐的语言传达出诗歌的深层含义。同时,他还注重和声的运用,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和声色彩和变化,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舒伯特的众多作品中,《魔王》《小夜曲》《鳟鱼》等歌曲广受喜爱。这些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此外,他的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等也都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音乐才华备受瞩目,他的作品被无数音乐家和乐迷所传颂和演绎。然而,他的生活却充满了艰辛。他早年担任父亲学校里的教师,辞职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靠朋友接济。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音乐创作,用音乐诉说着内心的情感与追求。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因病逝世,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Part.1

Part.2

Part.3

曲目介绍


···


1、《培尔·金特组曲》第一组曲

格里格

培尔·金特组曲,原为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同名戏剧所作的配乐,后改为两套组曲。描写好逸恶劳的浪荡子培尔·金特前往魔鬼的洞窟与魔女鬼混,吃尽苦头后一文不名,回到发妻索尔维格身边的故事。其中,运用了大量挪威民族民间音乐,作曲家从配乐中选编了两套管弦乐组曲。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 ,“晨曲”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这段乐曲描绘出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奥丝之死”母亲奥丝在弥留之际,培尔·金特赶了回来,他为母亲追忆儿时景象,并用幻想的故事陪母亲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剧中,这是非常动人的一场。格里格的这段配乐悲壮肃穆,可称为一首悲歌或葬礼进行曲。“安妮特拉之舞”选自诗剧第四幕第六场。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培尔·金特献媚。这段音乐描绘的正是这一场面。“在妖王宫中”原为诗剧第二幕第六场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与妖王之女调情,并在妖王的威胁之下同妖女结了婚。这一场点出全剧的主题,即人与妖之间的区别,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


2.《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柴科夫斯基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早期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以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为题材,大约在1869年末至1880年期间创作并经过两次修改定稿。该曲不仅仅是对原剧故事的简单音乐化,更是对人性、爱情与命运深刻探讨的音乐诠释。它以宏大的结构、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经典曲目。

这首幻想序曲并非严格按照戏剧的情节发展来构造,而是通过音乐的色彩和情感,将听众带入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中。从悲伤的引子开始,到表现两大家族冲突的激烈部分,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甜蜜爱情的柔美旋律,直至最后的悲剧性高潮,每一部分都仿佛是一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乐章”。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时,深受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他试图通过音乐来讲述这段悲壮的爱情故事,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两大家族的仇恨、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都融入到音乐之中。


3、第九交响曲“伟大”

舒伯特

第九交响曲“伟大”被誉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乐曲之一。创作于1825年至1828年间,正值舒伯特生命的末期,可谓是他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是舒伯特个人音乐创作的里程碑,更是古典音乐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以其庞大的结构、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展现了作曲家卓越的音乐才华。它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无数音乐家和乐迷所推崇。舒伯特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原本希望它能由维也纳的“音乐之友协会”演出,但协会认为作品难度过高而拒绝。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这部杰作的诞生。在舒伯特逝世十余年后,这部作品被舒曼发现并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立刻引起了轰动。

第一乐章,以温暖柔和的引子开始,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主题辉煌庄严,同时又充满了欢乐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活力。第二乐章则是一首充满田园风情的浪漫曲,双簧管奏出的主题清新自然,进行曲式的节奏又使得乐曲充满活力。第三乐章采用复三部曲式,前后两段形成对比,第一主题节奏明快,第二主题清新舒缓,展现出舒伯特音乐中的诗意和想象力。第四乐章如永动机一般,始终保持着均匀恒久的力量,直到接近末尾时才逐渐增强,充分展现了作曲家对英雄性主题的精湛处理。


▲扫描即刻购票▲



北京交响乐团
享有中国“首都明珠乐团”美誉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