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于伊朗却享誉世界的指挥家
• 指挥过柏林爱乐等多达120多支交响乐团
• 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中金奖
• 被授予了尊贵的“德沃夏克奖章”
• 捷克爱乐乐团终身客座指挥
他就是著名指挥家拉赫巴里
11月17日,国家大剧院
他来啦!
首届“台湖古典音乐节”压轴音乐会将于11月17日19:30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作为首届“台湖古典音乐节”的闭幕重头戏,邀请到著名指挥家亚历山大·拉赫巴里携手北京交响乐团,以“平凡与伟大”为主题,为广大的乐迷观众带来一场带视听盛宴。
在这场音乐会中,亚历山大·拉赫巴里将以其独特的指挥魅力,引领北京交响乐团演绎三首经典之作。
首先,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杰作《培尔金特组曲》。这部组曲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培尔·金特传奇般的一生,每一章节都是对平凡与伟大主题的深刻诠释。第二首,观众将沉浸在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中。这部作品以其浪漫的旋律和强烈的情感冲突,再现了莎士比亚笔下那段永恒的爱情悲剧,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爱情的伟大与悲壮。最后,音乐会将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第九交响曲《伟大》作为压轴。在拉赫巴里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带领观众一起感受音乐的力量,领略艺术的辉煌,让首届“台湖古典音乐节”完美收官!
▲亚历山大·拉赫巴里
▲爱德华·哈格吕普·格里格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弗朗茨·舒伯特
1、《培尔·金特组曲》第一组曲
格里格
培尔·金特组曲,原为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同名戏剧所作的配乐,后改为两套组曲。描写好逸恶劳的浪荡子培尔·金特前往魔鬼的洞窟与魔女鬼混,吃尽苦头后一文不名,回到发妻索尔维格身边的故事。其中,运用了大量挪威民族民间音乐,作曲家从配乐中选编了两套管弦乐组曲。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 ,“晨曲”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这段乐曲描绘出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奥丝之死”母亲奥丝在弥留之际,培尔·金特赶了回来,他为母亲追忆儿时景象,并用幻想的故事陪母亲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剧中,这是非常动人的一场。格里格的这段配乐悲壮肃穆,可称为一首悲歌或葬礼进行曲。“安妮特拉之舞”选自诗剧第四幕第六场。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培尔·金特献媚。这段音乐描绘的正是这一场面。“在妖王宫中”原为诗剧第二幕第六场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与妖王之女调情,并在妖王的威胁之下同妖女结了婚。这一场点出全剧的主题,即人与妖之间的区别,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
2.《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柴科夫斯基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早期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以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为题材,大约在1869年末至1880年期间创作并经过两次修改定稿。该曲不仅仅是对原剧故事的简单音乐化,更是对人性、爱情与命运深刻探讨的音乐诠释。它以宏大的结构、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经典曲目。
这首幻想序曲并非严格按照戏剧的情节发展来构造,而是通过音乐的色彩和情感,将听众带入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中。从悲伤的引子开始,到表现两大家族冲突的激烈部分,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甜蜜爱情的柔美旋律,直至最后的悲剧性高潮,每一部分都仿佛是一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乐章”。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时,深受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他试图通过音乐来讲述这段悲壮的爱情故事,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两大家族的仇恨、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都融入到音乐之中。
3、第九交响曲“伟大”
舒伯特
第九交响曲“伟大”被誉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乐曲之一。创作于1825年至1828年间,正值舒伯特生命的末期,可谓是他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是舒伯特个人音乐创作的里程碑,更是古典音乐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以其庞大的结构、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展现了作曲家卓越的音乐才华。它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无数音乐家和乐迷所推崇。舒伯特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原本希望它能由维也纳的“音乐之友协会”演出,但协会认为作品难度过高而拒绝。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这部杰作的诞生。在舒伯特逝世十余年后,这部作品被舒曼发现并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立刻引起了轰动。
第一乐章,以温暖柔和的引子开始,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主题辉煌庄严,同时又充满了欢乐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活力。第二乐章则是一首充满田园风情的浪漫曲,双簧管奏出的主题清新自然,进行曲式的节奏又使得乐曲充满活力。第三乐章采用复三部曲式,前后两段形成对比,第一主题节奏明快,第二主题清新舒缓,展现出舒伯特音乐中的诗意和想象力。第四乐章如永动机一般,始终保持着均匀恒久的力量,直到接近末尾时才逐渐增强,充分展现了作曲家对英雄性主题的精湛处理。
▲扫描即刻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