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老照片:当年大众熟悉的“硬里子”男演员,有的脸熟,却叫不出名字
情感
2025-01-22 21:03
辽宁
在戏曲界,“面子”代表主角,而“里子”则表示配角。一部精彩的电影中,很多配角演员的演技并不比“面子”差,也能担当主角,有的人也演过主角。但根据剧本刻画人物的需要,他们经常毫无怨言地甘当绿叶。这样的演员常被人们尊称为“硬里子”。在昔日的四大电影厂里,有许多这样的“硬里子”。笔者将分期推出大众熟悉的绿叶演员,以此纪念、缅怀这些在银幕上给我们留下无数经典的老艺术家们。夏天(1920年12月-2005年2月23日),原名夏克平,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邳州。他是著名的老演员,早年演出多部话剧,曾在昆仑影业公司、中电一厂担任特约演员,解放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代表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天堂春梦》《翠岗红旗》《淮上人家》《李时珍》《秋翁遇仙记》《水乡的春天》《林则徐》《羊城暗哨》《飞刀华》《金银滩》《摩雅傣》《人约黄昏后》。电影《羊城暗哨》1957年,夏天在影片中饰演马老板。电影《飞刀华》1963年,夏天在影片中饰演金吉庆。李百万(1926年-2010年),出生于山西洪洞,11岁参加八 路军。1944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9年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参演电影《中华儿女》第一次登上银幕。1951年因在电影《白毛女》中饰演大春而名气大增。代表作品:《吕梁英雄》《暴风骤雨》《无名岛》《红色邮路》《葡萄熟了的时候》《无穷的潜力》《碧海丹心》《泪痕》《元帅之死》《牛角石》。电影《白毛女》1951年,李百万在影片中饰演王大春。电影《无名岛》1959年,李百万在影片中饰演王永智。王琪(1928年11月-已故时间不详),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18岁考入渤海军政学校,后相继任渤海纵队七师宣传队、纵队文工团演员。1949年,随大军南下并转业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代表作品:《大地重光》《上饶集中营》《南征北战》《妇女代表》《宋景诗》《北国江南》《英雄小八路》《钢铁世家》《女篮5号》《布谷鸟又叫了》《地下航线》《牧童投军》《金沙江畔》。电影《南征北战》1952年,王琪在影片中饰演班长陈德海。电影《北国江南》1963年,王琪在影片中饰演吴大成。刘世龙(1930年11月22日-2017年9月27日),出生于安徽萧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52年进入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演员班学习表演,1954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沙家店粮站》。代表作品:《妈妈要我出嫁》《刘三姐》《英雄儿女》《海上神鹰》《鸿雁》《独立大队》《女社长》《董存瑞》《悬崖》《战洪图》《春眠不觉晓》。电影《英雄儿女》1964年,刘世龙在影片中饰演王成。电影《刘三姐》1960年,刘世龙在影片中饰演阿牛。李希达(1933年12月21日-2018年4月14日),出生于辽宁绥中。1951年考入辽西军区文工团当演员,1958年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品:《不该发生的故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南海的早晨》《古刹钟声》《流水欢歌》《黎明的河边》《红领巾的故事》《朝霞》《鸿雁》《刀光虎影》《艳阳天》《吉鸿昌》。电影《南海的早晨》1964年,李希达在影片中饰演田世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年,李希达在影片中饰演刘小亮。于纯绵(1928年8月-1991年10月),山东文登县人,早年是小学教师。1946年参军,历任胶东军分区、福建军区文工团、前线话剧团演员。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品:《东进序曲》《金铃传》《突破乌江》《哥俩好》《雷锋》《英雄岛》《江山多娇》《打击侵略者》《激战无名川》《解放石家庄》《天山行》。电影《雷锋》1965年,于纯绵在影片中饰演指导员。电影《打击侵略者》1965年,于纯绵在影片中饰演崔凯副团长。他们塑造的角色您最喜欢谁?当年的“硬里子”您还记得谁?欢迎留言。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