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23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候选人(集体)”→

时事   2024-09-11 12:12   云南  


今天

《云南法制报》3个版面刊登

“2023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

候选人(集体)事迹


2-3版

4版


一起来看↓


01


躬耕哈尼山乡的追“枫”者
曹学兵


作为墨江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曹学兵就没放弃过对“怎样做好基层工作”的探索。数年如一日,他坚持把“做一名有温度的基层政法工作者”作为目标,始终把政治摆在首位,把服务群众放在心头。躬耕哈尼山乡19载,经过多岗位、多领域的淬炼和积淀,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复合型的优秀基层政法干部,收获了“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普洱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云南省调解能手”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面对玉溪、普洱、红河三州(市)接边地区群众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问题,他主动参与重大事件和矛盾纠纷调处、疏导群众堵点难题,多年来,共参与调处重特大敏感事件数十起,一般矛盾纠纷数百起;探索推行接边地区“8联工作法”,推动接边地区矛盾纠纷化解从“单一”向“多元”转型升级;创新的“383维稳机制”被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成功入选中央政法委主办的“枫桥经验”纪念大会西南五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部分省(区、市)研讨班典型经验,并进行汇报交流,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新的普洱元素。

在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期间,在无“参照系”的情况下,他以“摸着石头过河”的韧劲,负责起草制定出台《墨江县关于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关爱保护、命案攻坚、行为教育、责任追究等命案防控“九项机制”,确保基层治理试点工作事半功倍。

面对中老铁路墨江段护路联防工作需求,他带领专班组制定《墨江县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制度》等18项工作机制及管理办法,有力开创了辖区铁路段无破坏、防护栅栏(护网)无拆盗、无路外伤亡事故、无乱耕滥种现象等“九无”工作新局面,有效保障了国际大通道畅通无阻。

记者 谢玉鑫


02


警队里的“铿锵玫瑰”
郑淇匀


现任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交警大队金六中队指导员的郑淇匀,从警14年来一直奋战在交管工作一线。14年来,她多次受到分局和上级公安机关表彰,2023年,被保山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获“十佳交通民警”称号。

2023年2月22日,从江苏南京到云南自驾游的陈师傅驾驶的越野车坠入澜沧江中,导致车内4人受伤被困。接警后,郑淇匀带领队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果断采取水陆两栖救援措施——搭乘游艇、涉江转运伤员,在30分钟内完成救援,为4名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几天后,尚未痊愈的陈师傅就将一面印有“抢险救危 真情为民”字样的锦旗送到中队。

2023年5月2日,隆阳区瓦窑镇发生5.2级地震,郑淇匀带领队员前往震后道路隐患最严重的金厂岭至瓦窑路段8公里处,冒着余震和碎石随时滑落的风险,一段一段清理疏导、一段一段指挥放行,为救援车辆打开了生命通道。

2023年8月30日16时50分、20时40分,沪瑞线瓦窑—老营猴子岩路段2次发生大面积塌方,大量的土石方掩埋了道路,造成交通中断。当日22时50分,正在现场参与抢修保通的郑淇匀接到瓦窑卫生院的求助:一名特殊血型待产孕妇羊水已破,要立即前往保山市人民医院。接到求助后,郑淇匀带着队员和医护人员冒着塌方的风险,合力抬着担架一路小跑将孕妇安全送过塌方路段,为孕妇抢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14年来,不论是从事交通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抑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郑淇匀都冲在前面,如同绽放在警营里的铿锵玫瑰,用辛勤和汗水保障了群众平安出行。

记者 孟维东


03


司法为民领头雁
彭韬


2000年1月,彭韬进入昆明中院工作,一直奋战在司法审判第一线。作为庭室负责人,他以身作则、勇于担当,立案二庭在他的带领下屡获嘉奖,荣获“云南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先进集体”以及“争先进当排头”审判执行质效竞赛活动“表现突出集体”等称号。彭韬多次荣获“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能手”“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优秀法官”称号,2次被记个人三等功,1次被记个人二等功。

自2022年1月负责昆明中院立案二庭(快审中心)的工作以来,彭韬始终坚持带头办案,用“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效应”,引领全庭大幅提升审判质效,立案二庭在昆明中院“争先进当排头”审判执行质效竞赛活动中一直名列前茅。2023年,立案二庭结案5640件,结案率达99.96%,平均审理周期为16.75天。因成绩突出,立案二庭于2023年获“云南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彭韬个人结案558件,结案率达100%,平均审理周期为16天,在全院民商事员额法官案件审判质效方面位居前列。

彭韬积极推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高效化解纠纷。分类施策,设立专门的调解速裁团队,将调解指导监督、司法确认和未调解成功案件的快审等灵活运用到快审中心调审工作中。于2023年3月开通“保护中小投资者”绿色通道,高效化解涉中小投资企业纠纷,2023年3月至12月共审理涉中小企业纠纷719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6天。充分运用涉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件“绿色通道”,解决农民工讨薪难、企业用工难题。2023年1月至12月,通过该通道成功解决农民工劳动报酬案512件,高效回应了农民工讨薪难问题。

记者 吴怡


04


坚守一线的“矫”佼者
吴娇

她被称为“矫正一姐”,是昌宁县社区矫正的“一线指挥员”“一线宣传员”,更是“一线战斗员”。10年来,她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社区矫正战线上,扮演着政治坚定的“明白人”、业务精通的“内行人”、矫正对象的“贴心人”3种角色,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就是昌宁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吴娇。

针对昌宁县更戛乡近年来刑事案件高发频发的情况,该县决定在更戛乡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集中整治行动,吴娇主动请缨,负责更戛乡的社区矫正工作。她白天赶往80公里外的乡镇上法治课、调解纠纷,晚上又回到县司法局处理社区矫正股的日常事务。

近3年来,吴娇累计训诫84人次、警告46人次,提请撤销缓刑收监执行13人。她敢于直面问题,不惧挑战,面对矫正态度不端正,对抗司法所监管、屡教屡犯等矫正对象,直接参与到司法所的监管和教育工作中,补齐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的短板。吴娇不仅精通业务,而且善于提炼和总结。她推动全县执法文书统一规范,创新运用“动态矫正方案”,探索出调查评估5必访5必查、重点时段4必查、重点人员5级联管等举措,打造社区矫正“昌宁模式”。

作为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她全面履职,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进行。在她的付出和努力下,全县“云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录入率和完整率长期保持在100%,“云南省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的案件协同率保持在99%以上,全县社区矫正基础工作水平连年在保山市领先。

在社区矫正监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吴娇帮助了无数迷失方向的社区矫正对象重新回归社会,用青春之笔书写不凡业绩。

记者 张恒


05


冲锋在前的刑侦尖兵
陈松


“刑侦工作的尖兵,人民群众的卫士。”这是领导和同事对陈松的评价。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陈松始终奋战在刑侦工作一线,目前任昆明市公安局金碧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中队长,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5次。
自2022年到金碧派出所任中队长后,陈松经常参与抓捕,积极与法制部门沟通交流案情。2022年,金碧派出所案件办理中队在陈松的带领下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101名,同比增长6.3%;辖区共接报刑事案件296起,同比下降17.54%,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工作中,当看到群众因为我们的努力脸上绽放出笑容时,我就感受到了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陈松说,这也是他继续努力的最大动力。
2023年4月17日11时许,陈松在支援处理一起纠纷警情时,遭遇歹徒驾车撞击,危急时刻,陈松挺身而出,为了将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保护周边群众生命安全,他用血肉之躯抵挡歹徒驾驶的撞向自己的车辆,倒在了处置现场。歹徒被现场其他民警抓捕后,他强撑着身体站起来,第一句话就问:“有没有人受伤?”在确认无其他民警受伤的情况下,他放心地说了一句:“你们没事就好。”此时的陈松满脸是血,被送至医院检查后发现脸上大面积深度擦伤,左下肢骨折多达11处。经数十个小时手术抢救后才勉强保住左脚,而且极有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在此次事件处置中,陈松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控制现场、制服嫌犯,确保了人民及社会面安全。
从警20载,陈松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分析研判案情时,他缜密细致;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他冲锋在前。在战友眼中,他有股不怕难、不服输的韧劲,特别是在办案时,他总是拼尽全力,一追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陈松常说:“从警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践行了一名人民警察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对公安工作坚守的誓言。
记者 谢盛梅


06



深耕基层治理的“拓荒牛”
李自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总体要求,确保一方平安。”作为基层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政法委员,来自安宁市禄脿街道的李自权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自权将手里的工作做到了像“绣花”一样细致。

增强公民的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意识,是李自权开展普法工作的重点任务,他紧盯“七降两升”的结果导向,结合实际按照“1+7+N”工作措施,对辖区内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开展走访筛查,做到专项普法工作全覆盖。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李自权通过会议、走访、调查等方法将辖区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外泄”不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他切实的工作成效。

“群众事情无小事,我努力做到群众诉求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自权几乎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因为这些时间段更方便走访群众。”李自权表示。2023年,禄脿街道接到各类来信来访交办件84件,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环境污染、城乡建设、林权林业、水电生活、组织人事、水利水电、流动人口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方方面面。李自权迎难而上,耐心倾听、细心解决,付出大量心血,终于将84件信访交办件全部办结回复。

为了做精做实做细网格化服务管理,李自权将原有的创文网格、创卫网格、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和基层党建等网格多网合一、一网统管。让大屏、电脑屏、手机屏“三屏”信息互通,逐步实现“一平台管社会治理”。同时,还将辖区互联监控、乡村治理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等各类公共视频监控共计600余路系统整合,实现了辖区基层社会治理各要素实时监控全覆盖,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记者 起朝燕


07


妙手解纷的“活法典”
罗光俊


他拥有能让一些矛盾较深、可能引发上访的案件就地化解的能力,但依然每天坚持翻看法律书籍,他被牟定县人民法院干警亲切地称为“罗大哥”,他就是牟定县人民法院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罗光俊。

1995年8月,罗光俊来到牟定县人民法院工作。他把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当作践行司法为民初心的实践,不仅谨慎对待每一起案件,而且想尽办法让当事人在他深入浅出辨法、析理、讲情中实现握手言和或者息诉罢访。28年来,他从怀揣法治梦想的大学生成长为“办案能手”,用“妙手”巧解无数纠纷。

2023年1月,罗光俊负责审理该院受理的首件破产重整案。面对挑战,他没有退缩,而是认真钻研、学习破产方面的法律、司法解释,经过不懈努力,该案重整成功,使破产企业重新焕发生机,45名职工拿到了被拖欠多年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其他债权人的首期债权得以实现。

“只要案件有五成的把握能够调解,我就会尽十分的努力争取调解结案。”这是罗光俊对待每一起案件的态度。他利用“调解”这一柔性处理纠纷的手段,圆满审结了大量民事案件,每年他所承办的案件数量、调解率均位居全院榜首,结案率达100%。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罗光俊在审理案件的同时,还兼任该院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深入全县7个乡镇和各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宣讲26场,近万名师生及社会群众受到教育。

28年来,罗光俊审理的3000余件案件及所承办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无一申诉,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誓言。

记者 吴怡


08


擅解“疙瘩”的“和事佬”
郭磊


郭磊现为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区分局辅警、麒麟区益宁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2023年,以郭磊为原型拍摄的《“和事佬”郭磊》影片被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面向全国进行展播。

讲好法理、道理、情理,说好“家常话”“通俗话”“定心话”“圆场话”,郭磊是辖区居民心中的“和事佬”,也是曲靖市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的一张响亮“名片”。

2020年11月,麒麟区成立首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和事佬’郭磊调解工作室”,同年成立了“网络调解室”,也是麒麟区首家应用网络调处矛盾纠纷的调解室,当事人能更方便、快捷、低成本处理矛盾纠纷。郭磊认为,调解的本质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022年5月,麒麟区某公司的130名余员工因欠薪与公司产生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为安抚员工的情绪并帮助他们讨薪,郭磊立即展开调解工作。经过11天多次与当事双方及相关部门沟通,最后圆满解决了问题,保障每名员工都领到了工资。

2023年2月,郭磊接到了辖区内一件持续13年的邻里纠纷案,通过巧妙引导,郭磊帮助双方找到了多年“旧怨”的症结,达成和解。同年,“‘和事佬’郭磊调解工作室”作为“民调入所”的主力军,和民警一起24小时值班驻守基层派出所,实时调处大量非警务纠纷,成为麒麟区第一个“民调入所”并实体化运行的调解工作室。

自2009年6月成为专职调解员至今,郭磊在调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间,他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00余起,为群众节约诉讼成本100余万元,涉案标的达64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8%,协议履行率达100%,先后多次被曲靖市公安局评为优秀辅警,被区司法局评为“先进人民调解员”“最美调解员”。

记者 李艳


09


布朗山乡的“平安卫士”
“布朗哨兵”(集体)

双江县邦丙乡位于小黑江沿岸,全乡有1.78万人,其中布朗族有0.73万人,占41%,是布朗族的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邦丙乡活跃着一支支被称为“布朗哨兵”的群防群治队伍,有力维护了布朗山寨的社会稳定,有事就找“布朗哨兵”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2019年4月,针对群众法治意识淡薄、警力不足、治安管控难度大等实际问题,邦丙乡正式组建“布朗哨兵”队伍。按照“一队多用”原则,把老党员干部、退伍军人、乡贤等吸收到队伍中,全乡建立“布朗哨兵”9支共143人。“布朗哨兵”由村“两委”民主推荐,乡纪委、派出所进行资格审核,乡党委研究报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备案后,配备作战服、作战靴和各类防暴器械后正式上岗。邦丙乡成立了由乡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政法委员、乡派出所所长、乡司法所所长为副组长,各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哨兵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兵情兵务”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哨兵作战指挥工作体系。

在工作中,“哨兵”充分发挥其法治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森林防火员、交通安全员、治安信息员、抢险救灾突击员等“六员”作用,并按照“就亲、就近”原则,每名“哨兵”与本村5至10户群众自愿双向结对,重点人群由领导小组专门指派结对,每周至少走访结对户1次,开展普法强基宣讲、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布朗哨兵”队伍组建以来,通过走访和召开联席会议,围绕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开展民主议事,共收集社情民意100余条,目前已办结98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75个,并开展普法宣讲4轮。同时,“哨兵”以网格为单位,摸排“六类”特殊人群,妥善处置家庭矛盾纠纷等,做到“调解不出村、矛盾不上交”。2023年,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76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记者 孟维东


10


交管一线的“平安大使”
张朴所


“平安大使”“破案能手”“执法先锋”……这些荣誉是对他工作的褒奖。他是交警系统的“排头兵”,是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急先锋”,在他所负责的“减量控大”工作中,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各项工作走在了曲靖市前列。他就是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朴所。

从警20年来,张朴所处理的交通事故达15000余起,其中重大交通事故420余起,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350余起,无一当事人对他进行投诉,无一起案件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在麒麟区公安分局,张朴所是公认的“零投诉”达人。

省道310线上,麒麟区有近20公里的急弯陡坡,被群众称为“夺命路”。张朴所通过数据比对、实地调研和技术论证,组织并提交了治理方案,通过治理,该路段创下人员“零死亡”的平安纪录,“夺命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示范路”“希望路”“幸福路”。

针对曲靖南盘江沿岸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张朴所多次奔走于南盘江沿线,撰写提交了“建、治、防、查、宣”“五位一体”的交通安全隐患整治报告。报告被采纳后,麒麟区政府投入资金完成了两岸生命防护工程和平交路口“五小工程”建设治理,让该路段交通事故得到根本遏制。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区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巩固和提升。截至2024年8月,该大队辖区较2018年交通亡人事故稳步下降5%,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及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张朴所曾6次受到麒麟公安分局嘉奖;9次获评“优秀公务员”;2009年、2016年、2020年被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评为“云南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023年度获云南“最美政法干警”荣誉称号。

记者 甘仕恩


11


护航旅游业的“全天候法官”
杨艳柳


杨艳柳所在的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旅游专门法庭是全国首家旅游专门法庭,主要负责处理游客在丽江古城旅游景区内的所有纠纷及辖区内其他纠纷案件。自2017年法庭成立以来,作为法庭庭长,杨艳柳共办理涉旅纠纷及景区内租赁、买卖等纠纷共1436起。对于涉旅案件,她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当日立案、当日审结、当日执行”的办案模式,于是“午间法庭”“夜间法庭”和“周末法庭”成为杨艳柳和法庭干警的办案常态。

“感谢你们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为我们调解。”这是一封来自广东深圳的游客手写的感谢信。原来,这名游客带2岁的小孩到丽江旅游,其间,小孩在客栈独自下楼时摔伤,游客与客栈负责人发生纠纷。游客找到旅游专门法庭时已经临近下班,杨艳柳考虑到游客来丽江旅游停留时间短,如按正常诉讼程序,势必影响当事人的工作与生活。于是,她立即通知客栈负责人到法庭进行诉前调解,让该起纠纷在2个小时内便调解完毕。游客得以按计划返程。

为提高司法效率,提供更加高效、便民、优质的司法服务,杨艳柳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经常到景区、农家巡回开庭审理,变“被动式坐堂审案”为“主动式巡回办案”,在景区、百姓家中及矛盾纠纷地设立临时法庭,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当场调解、尽快结案。同时,还积极与街道办事处、辖区派出所、司法所联动推广“枫桥经验”,共同建立“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妥善化解了大批矛盾纠纷,从源头发力构建起矛盾纠纷“防火墙”。

杨艳柳以耐心、细心的工作作风处理了大量纠纷,以公平、公正的工作宗旨维护了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她于2021年、2022年连续2年被评为古城区人民法院“办案能手”。所负责的旅游专门法庭荣获云南省“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018—2021年度平安云南建设先进集体”。

记者 吴怡 姜莉萍


12


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撑伞人”
宋大疆


坐在法庭时,他是威严的宋法官;进学校讲课时,他是和蔼的宋老师;开展普法宣传时,他是可亲的宋叔叔,他就是宣威市人民法院热水法庭庭长宋大疆。

近年来,宣威市人民法院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在热水法庭挂牌成立少年法庭,成为全省首家将少年法庭设置在乡镇派出法庭的法院。宋大疆临危受命,到热水法庭组建未审团队,集中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和执行案件,对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快处严惩。

2023年7月,热水法庭承办一起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案,宋大疆和心理咨询师在休息日驱车700公里,只为到被害人常住地、案发地调查案件事实,帮助未成年人恢复心理健康。经过缜密调查和审慎审理,被告人受到惩罚。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刑事、执行案件时,他注重法律援助、社会调查、家庭教育、回访帮教。2019年至今,法庭共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4件217人,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1件61人。

宋大疆探索建立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三优先”制度,要求全庭干警均担任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邀请易地扶贫安置点留守儿童参加法庭开放日活动,推动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设“春风秋语”法治主题教育实践课,选聘学生担任“春泥小天使”,从被动普法实现主动学法,切实让法治教育入脑入心。

在宋大疆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热水法庭被命名为宣威市“青年文明号”、曲靖市“青少年维权岗”,被确定为宣威市普法强基工作示范点、曲靖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第二批示范点,参与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节目的录制工作。宋大疆被曲靖市委、市政府记个人三等功1次。

记者 吴怡


13


心有暖阳的未检“护苗人”
侯亚月


作为景谷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侯亚月既是唇枪舌剑的公诉人,也是侠骨柔情的未检人,她一步一个脚印,以忠诚、干净、担当诠释新时代检察人的神圣使命。因业务突出,侯亚月曾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省级“十佳公诉人”等称号;获“普洱青年五四奖章”“普洱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景谷县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2019年,一起幼女被性侵案深深触动了侯亚月。受害人娜娜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她跟随外婆生活,惨遭大伯性侵。侯亚月联合多部门为娜娜母女开展心理疏导,协调转学事宜并为娜娜成功申请了司法救助金。该案让侯亚月意识到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紧迫性,于是,“青芒”未检团队应运而生。自此,残障儿童身旁有了她温暖的身影,留守儿童身边多了她贴心的关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了她悉心的教导,未成年人法治课堂上多了一位亲切的“小侯姐姐”。

侯亚月积极参与构建多单位协作机制,组建景谷“青芒”爱心团队,有效弥补了边疆地区社会支持体系薄弱的现状。大胆探索“红色党建+‘青芒’未检”模式,实现党建与未检业务深度融合。对教育系统从业人员开展入职查询,监督开除劣迹教职员工,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所办案件成功入选“云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优秀案例”。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履行普法责任,带领团队以编写法治故事,拍摄微电影、公益MV等方式,努力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侯亚月还积极争取成立了普洱市首个未成年人“一站式”关护中心。中心成立后,集考察帮教、司法救助、心理疏导、普法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助力众多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

侯亚月以“青芒”未检为边疆少年照亮成长之路,用责任与担当书写未检人的精彩篇章。

记者 张競予


14


全能型检察排头兵
钱璟


在执法办案时,她是一丝不苟的员额检察官,阅读卷宗、审查事实、公诉罪行,一气呵成;开展党建工作时,她是兢兢业业的支部副书记,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发展党员,各环节有条不紊;保护未成年人时,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预防保护齐头并进,她就是元阳县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钱璟。

2017年,她参与办理了在红河州有重大影响的“10·16”爆炸案;2018年,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她主动承担办理了元阳县第一例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3份。2021年,她主动承办元阳县第一例“断卡”案,并联合多部门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培训会,提醒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聚集性开卡”行为,守好群众的“钱袋子”。2022年,她追诉调查机关遗漏的“自洗钱”犯罪事实,追赃挽损200余万元,成功办理了云南省第一例“自洗钱”案件。在办理该案后,她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召开反洗钱工作核心部门联席会议,对反洗钱监管提出建设性意见,强化与银行、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督促相关部门增强反洗钱风险防控监管能力,为完善洗钱违法犯罪风险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2018年6月以来,钱璟一直负责元阳县人民检察院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她深知,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律打击只是手段,保护才是最终目的。在她办理的两起故意伤害案中,犯罪嫌疑人是2名未成年人,她贯彻“少捕、慎诉、少监禁”未成年人特殊刑事政策,结合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系初犯、造成社会危害性小等情节对他们采取附条件不起诉措施,经过她在6个月考验期内的教育引导,两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顺利回归社会。

担任支部书记、副书记期间,她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2023年1月,元阳县人民检察院被评为“红河州模范机关创建示范单位”。

2021年,钱璟被评为“红河州政法标兵”“元阳县最美政法干警”;2023年10月,被最高检、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十部门评为“2022年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记者 谢盛梅


15


业精于专的检察匠人
吴云峰


从检13年来,她始终秉持“工匠精神”,在每项工作中求极致,在每起案件办理中铸匠心,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600余件,认罪认罚适用率在98%以上,她就是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吴云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二等功,获评“昆明市最美政法干警”“云南省检察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她办理并参与撰写的朱某某盗窃案入选最高检第五十二批指导性案例,陈某贩卖毒品案入选最高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典型案例。

吴云峰常言自己办的都是小案,关注的皆是细节。为精准打击毒品犯罪,她摒弃“就案办案”思维,多番追问自己“毒品从哪里来的?犯罪嫌疑人的习惯是什么?是否每个环节都无遗漏?”她能从近400页微信转账记录中察觉疑点,完善证据体系;全力突破“零口供”毒品犯罪嫌疑人,紧盯线索,全面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将提请逮捕时认定的1起犯罪事实增加到提起公诉时的37起,追诉漏犯,让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严惩。

吴云峰在全省首创“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工作机制”,构建“公证检院联动”新路径,目前已有30余件案件运用此机制妥善处理,多家基层检察院学习借鉴该机制。牵头在全省挂牌成立首个“和润”刑事和解工作室,探索搭建检察环节多元纠纷化解平台,15件案件在检察环节达成和解。牵头与五华区人民法院在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涉车犯罪侦查大队成立“醉驾案件一站式办理中心”,探索以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为核心、醉驾案件办理及溯源治理为切入点、其他轻微刑事案件为重点的轻罪治理模式。牵头开展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申报最高人民检察院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试点单位工作,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国38家试点单位之一,成为云南省唯一被列入试点单位的检察院。

记者 张競予


16


以善解促善治的“草鞋干部”
汪全


自担任嵩明县牛栏江镇综治办主任以来,汪全把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每周坚持把3天时间用在矛盾纠纷调解现场,解决了该镇很多长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的诉求很直白,不要总用文件规定来打发我。”因发生在1978年2月某煤矿道路的一次交通事故,嵩明县牛栏江镇花窝村委会的村民周某贵从此走上了信访道路。事故中,该煤矿拉料车将周某贵撞倒,导致其腰椎骨折、右腿大腿粉碎性骨折、左腿断裂20厘米。出院后,周某贵曾多次找该煤矿表达诉求,均未果。2023年8月,周某贵向牛栏江镇综治办提出诉求:要求煤矿从1978年开始,按月赔偿其生活补助和误工补助共计38.6万元。

让周某贵没想到的是,汪全立即联合昆明市普法强基工作组共同到花窝村委会,最终仅用20分钟就化解了该起长达46年的纠纷。

“汪主任说话很直白,我能听懂,他是真诚地帮我解决问题。”周某贵说。一直以来,“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做‘草鞋干部’。”是汪全的工作方针。

什么是“草鞋干部”?汪全认为,“不坐在办公室‘办’信访件,不玩文字游戏‘做’信访件,不回避群众‘抹’信访件”,而是要走村入户,与群众推心置腹,用真情直面群众诉求,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化解矛盾。

多年来,汪全坚持以“草鞋干部+土味乡音”工作法回应群众诉求。2023年,该镇综治部门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全面梳理摸排历史遗留信访问题15件,成功化解8件;全年共主动排查矛盾纠纷250件,已化解211件;共受理群众来信45件,群众来访36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以“善解”实现“善治”,汪全积极探索将昆明市委政法委“2+3(1)+N”命案防控机制与基层“四中心融合”等多方综治维稳力量有机融合,共同致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点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牛栏江镇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化解到群众的心坎上。

首席记者 郑恒


17


经侦战线“急先锋”
王春明


从警24年来,他一直战斗在公安工作最前沿,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他秉承“事实为根本、法律为准绳”的执法宗旨,办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执法理念,诠释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文山州公安局经侦支队执法监督大队大队长王春明。202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他连续第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个人三等功1次。

一直以来,王春明以执法突出问题为导向,坚持执法巡查、个案评查、信访核查和专项整治的“三查一治”执法监督模式,持续推进经侦重点执法问题巡查整治专项工作。2023年,共开展执法巡查86次,重点评查案件8起,督促整改执法突出问题52条,提升执法监督刚性。

自负责经侦执法监督工作以来,王春明严守执法生命线,为经侦执法办案创造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联动协作氛围和条件,做好涉众涉稳风险排查工作。同时,他还参与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排查3次,撰写风险排查调研报告3篇、风险提示函5份,撰写的《当前文山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警务合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执法类调研文章荣获云南省警察协会2022年度警学理论征文二等奖。2023年,组织全州经侦部门推进“积、挂、访”案件清理化解工作。截至今年3月,组织清理排查全州经侦部门历年积案731起,化解619起,化解率达84.68%,“积、挂、访”案件清理化解工作取得成效。

此外,他还参与“千名经侦民警进千企”“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走访企业30余家;开展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接受群众咨询6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受商会协会、民营企业和企业法人邀请开展相关法律授课3场次,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3件。

记者 李艳


18


公诉业务标兵
徐莎


她是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检察院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在从检10年时间里,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两次被曲靖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公诉业务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获云南省“十佳公诉人”称号,她就是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徐莎。

从办理第一起案件开始,徐莎就把功夫下在“准”字上,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她勇挑重担,争办大要案。2021年,徐莎成为一名员额检察官,每年平均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60余件。她常告诉自己,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一定是在办理案件中成长起来的,想要提升就要多办案多积累。在办理赵某某等15人故意杀人、聚众斗殴案中,徐莎认真审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成功追诉一名涉嫌帮助毁灭证据的被告人。在办理一些重大职务犯罪案件时,面对上百本卷宗,她加班加点完成上千页的审查报告,以忠诚的政治担当、精湛的业务素养、扎实的工作作风,让被告人得到严惩。

2023年11月中旬,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徐莎获“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称号。竞赛中,徐莎缜密的逻辑思维,机敏的临场反应能力,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展示了一名刑事检察干警过硬的业务水平、深厚的辩论功底。

在麒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正良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云南省医保局印发的文件。原来,这是由徐莎牵头开展工作,引导云南省医保局印发《第二批纳入事前提醒事中控制医保药品清单》的通知,由此堵住了曲靖市大病医疗保险相关制度存在的漏洞,保住了患者的“救命钱”。

作为“八五”普法团的讲师,校园、企业、农村、社区、机关,每一处都能看到徐莎的身影,开展法治宣传,答疑解惑,帮助调解纠纷,她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检察工作服务社会、贴近民生的职能作用。

记者 甘仕恩


19


甘做检察战线的“螺丝钉”
戴晓虹


工作以来,腾冲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戴晓虹始终扎根基层办案一线,用心用情,展现了担当有为、甘于奉献的青年检察官形象。2023年,被表彰为保山市“教育工作优秀个人”;2019年、2022年分别被授予“保山市检察机关公诉业务标兵”称号;2019年获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表扬;被授予“腾冲市优秀巾帼志愿者”“腾冲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戴晓虹办事妥帖,说话不慌不忙,做事有条不紊,特别让人放心。”这是同事对戴晓虹的评价。

戴晓虹始终坚信,办案是衡量一名检察官综合素质的“试金石”,她始终将案件质量置于第一位,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细心梳理各类证据,排除案件疑点,力求将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

戴晓虹特别珍惜公诉人这份职业,面对办案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始终坚韧勇敢,积极向上,把它当作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考验和提升办案水平的机会。

戴晓虹勇挑重担,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带头办理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杜某某受贿案”“朱某某徇私枉法案”等疑难、复杂案件,先后参与办理“3·17”特大网络集资诈骗案、“3·29”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2·23”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她办理的腾冲市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收录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发言·论文·案例集》。

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后,戴晓虹着力在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机制上不断探索,带领未检团队在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法律框架内细化创新未检工作机制,建立推动涉未成年人案件社会调查、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社工帮教专业化建设等,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性。于2023年探索成立腾冲市人民检察院“腾·爱”未检工作室,总结创新未成年人检察“12345”工作法,从“帮”入手、由“爱”出发,用女性特有的爱心、细心、耐心帮教上百名未成年人。

“做一颗基层一线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工匠精神办好每一个案子、做好每一件小事、担好每一份责任。”戴晓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者 张恒


20


基层法治土壤的“躬耕人”
李斌


李斌是马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长期在边境一线工作,探索实践出一套强边固防新模式,为新时期强边固防工作提供了“马关经验”;在法治马关建设中,他主动担起法治建设主要责任人的担子,在全县推动建立“述、学、考、评、督、普”法治建设新机制,确保法治马关建设走深走实;在推动社会治理工作中,他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提出建立民族学会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制度,着力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上下苦功,确保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3年来,命案发生率在文山州处于最低位,一年实现零发案。

李斌立足边境“管住、管好、管活”总体要求,深入边境村寨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组织发动群众推进固边兴边富民工程,组织边境村民签订联防联控守边责任书,建起守护边境安全最稳固的人民防线。他牵头定方案、建制度,健全完善“十户联防和村村联勤”机制,针对边境村寨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将每10户村民组成一个联防网格单元,从群众中优先挑选出1名骨干任网格长和边境段长,通过邻里守望、互通信息、互相监督的方式开展治安联防、矛盾联调等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动村民自治、群防群治,有效解决基层防控力量不足的难题。在他的带领推动下,马关县党政军警民融为一体,合力强边固防,确保了边境安全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得到国家边海防办的高度肯定。

作为政法委书记,李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进工作。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李斌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将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事项决策必要程序,先后督导对乡村振兴、耕地流转问题整改等重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2023年,马关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全州平安建设考核中被评为“强边固防优秀县”。李斌获得“全国优秀河(湖)长”荣誉称号,近5年来,在年度考核中获嘉奖4次,荣立三等功1次。 

记者 朱光清


21


苍山下的“金花解铃人”
李雪娟


李雪娟任大理市大理镇五华社区居委会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调解委员会主任。2000年取得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证,1999年至2009年在大理镇法律服务所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2009年至今,在五华社区从事调解工作。

“你说的是‘李金花’啊,走,我带你去调解室找她。”在大理镇五华社区,说李雪娟可能有人不认识,但只要提起“李金花”,大家都知道她是五华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金花”调解员,也是社区公认的“金牌调解员”。

作为多年在社区工作的“老大姐”,李雪娟对社区基层矛盾把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着门,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将法理融于人情,如今,“有矛盾就找李金花”这句话在五华社区口口相传。无论哪家的矛盾纠纷,李雪娟总是亲力亲为调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桩桩麻烦事、一件件矛盾纠纷在李雪娟不懈努力下,成功化解、圆满解决。

李雪娟因为每天奔走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皮肤晒得黝黑。但走近一看,她眼里溢出的关切和笑意让人感到亲切。“再大的情绪,在看到她本人时都没了一大半。”辖区群众说。

为给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一有时间,李雪娟就主动向法律专业人士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她把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中,组织送法进村宣传。

在群众心里,法律明白人“李金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遇到房屋买卖、财产分割、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等方面问题,都会找她帮忙,也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社区居民梅某因家庭财产问题到社区申请开证明,想去法院起诉弟弟,李雪娟了解情况后主动进行调解。通过释法说理、融法于情的调解方式,兄弟两人明白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血浓于水。像这样的调解案例还有很多。无论负责什么工作、接受什么任务,李雪娟总是全力以赴,从不叫苦喊累。

李雪娟定期走访社区居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对待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及时做好登记,把疑惑问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事情办周全,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记者 肖思宇


22


澜沧江畔的“调解能手”
刀钰玲


在景洪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允景洪司法所所长刀钰玲的记忆中,有一个画面深深触动心弦:8岁的女孩小玉(化名)在爷爷奶奶陪同下来到司法所,通过远程视频探视在监狱里服刑的妈妈,因担心自己表达不好,便把心里话提前写在纸上,用稚嫩的声音念出对妈妈的思念和牵挂。

“这个画面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才能让司法有温度、有力量。”刀钰玲说。

自参加工作以来,刀钰玲一直奋斗在司法行政工作战线,深知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深刻影响每个矫正对象的人生走向,而且紧密关联其家庭成员的生活幸福。因此,刀钰玲带领工作人员坚持“严管+厚爱”理念,探索“个性化矫正”模式,紧密结合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逐人制定矫正方案,并进行动态调整,实行分级管控、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及时掌握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状况,为建立个案收集相关依据,逐步提高日常监管的精准性和服务的针对性,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管得住”“矫得好”。

允景洪街道是景洪市的主城区,人口较集中,婚姻家庭类纠纷在辖区矛盾纠纷总量中占比较高。针对此类矛盾纠纷,刀钰玲把傣族水文化融入调解工作,先对当事人的情绪进行“灭火”和“降温”,再以水一样的亲和力建立起与当事人的信任纽带,最终以水流润物的方式将法治理念和正能量传递给当事人,引导其依法解决问题。

刀钰玲睿智亲和,采取“创新+按需普法”模式,推出汽车“后备箱”普法、“小学生法律补习班”、普法“移动办公室”等线下普法载体,让学法成为常态;刀钰玲善谋善为,组建由退休司法所长、法官、民警等专业力量组成的解纷“智囊团”,充分发挥其在法律工作、执法办案、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能力特长,持续为调解工作提供新思路。

截至目前,刀钰玲先后被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授予云南省“调解能手”,被景洪市委办公室通报表扬为“拼搏担当好干部”,被景洪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党员先锋岗”等荣誉称号。

首席记者 郑恒


23


刑侦战线上的“反诈尖兵”
祝林峰


“我被骗41万元,怎么办?”一天深夜,李某某遭遇网络诈骗后,连夜赶到玉溪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反映情况。鉴于时间紧迫,玉溪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反诈中心负责人祝林峰立即会同夜班人员开展紧急止付工作,由于工作及时,直接止付被骗资金28万余元,他又组织玉溪市区两级反诈民警会同研判,冻结涉案金额370余万元,最终全额追回李某某被骗资金41万余元。

“工作需要我干什么,我就研究什么。”这是祝林峰对工作最朴实的看法,他一路探索,从自学分析软件到解决复杂投诉问题,渐渐成长为一名“反诈尖兵”,也成为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守护者。

从事刑事技术工作以来,祝林峰与同事常年奔走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推进普法宣传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他潜心研究反诈工作。“只要能让玉溪的老百姓少一个人被骗,能多追回一笔被骗资金,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祝林峰说。

在生活中,祝林峰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说起反电诈工作来,却是滔滔不绝。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高发,诈骗手段日新月异,严重威胁群众的财产安全。为做好反诈宣传,祝林峰潜心钻研卷宗,从一件件案件中积累经验,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一些新型诈骗案例的特点。平常下班或是节假日外出的时候,他也会自学金融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分析总结常见的诈骗类型。他将大量真实的案例制作成PPT课件,深入辖区企业、学校开展反诈宣传。

“要从源头做好反电诈宣传教育,不能仅寄希望于提高破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群众反诈骗意识。”祝林峰说,要加大防骗反诈知识普及和推广,才能有效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因祝林峰负责的反诈工作成效明显,2023年度玉溪反诈工作全省排名第一。2023年共止付账号242171个,止付金额11.126亿元;冻结账号3023个,冻结金额1.498亿元。2023年,祝林峰带领反诈专班抓获犯罪嫌疑人1016名。

记者 管继方


24


戒毒所里的“灵魂摆渡人”
卢波兴


从警30余载,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盈江分所副所长卢波兴开展戒毒人员教育戒治工作,推进“一体两翼”戒毒工作模式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服务边疆社会治理大局,为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先后荣获“云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十佳优秀干警”“省直机关工委青年文明岗位能手”称号,被评为“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等。

针对国籍不明戒毒人员沟通难、管理难、教育难等问题,身处基层戒毒一线的卢波兴迎难而上,带领同事以开展“法律法规、权利义务、所规所纪”三项教育为抓手,探索出“待遇享受同等化、日常管理分散化、生活照顾国民化、考核评估区别化、执法手段差异化、执行期限阶段化、出所管控一站化”的“八化管理”模式,既加强国籍不明戒毒人员的日常管理,又有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收戒国籍不明戒毒人员至今,盈江分所未发生国际事务纠纷。

“戒毒人员和看守所拘留所关押的人员不一样,难在过不了‘心瘾’关。”卢波兴说。在他看来,戒毒人员也是毒品的受害者,甚至是特殊的病人,要有耐心,善于交心,不能硬来。亲情感召、谈心谈话、文化熏陶等各项管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戒毒人员从内心进行转变,从“要我戒”到“我要戒”。

面对所内负案在戒人员较多等实际情况,卢波兴主动下沉一线,加大深挖问题线索政策的宣讲和奖励力度,及时打消戒毒人员的思想顾虑,戒毒人员敢说、愿意说、主动说的氛围逐渐形成。通过与上千名戒毒人员一对一、面对面询问了解,在其负责调查工作期间,公安机关反馈真实有效案件线索26条。

卢波兴主动作为,积极投身“一体两翼”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推进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带领“青鹭”法治宣讲团走进盈江县各村寨学校,脚步遍及城乡。2023年,由他牵头的禁毒戒毒法治宣讲活动30余场,受众超过8000人。此外,卢波兴高度关注后续延伸照管站建设,为戒毒人员解决就业难等问题30余个,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记者 杨子庄


25


与“艾”同行的监狱警察
冯小云


“不管是谁来干,这个活总要有人来干。既然组织让我来干,就是组织信任我,我决不推托。”2018年,昆明监狱组建病犯监区,根据组织安排,冯小云担任艾滋病犯监区监区长,分管罪犯改造工作。高传染、高戒备、高风险的监区工作对于冯小云来说是巨大挑战。

面对重重困难,冯小云毫不退缩,他带头干在第一线、守在第一线、深入第一线。监区收押的罪犯中,存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觉悟低、抗拒改造等情况,冯小云带头进行有针对性的谈心交流和个别谈话。面对“刺头”罪犯,冯小云抓住他们“善伪装、犯罪恶习深、行为习惯恶劣”等突出的共性特点,采取“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教育引导为重点,多关心生活,多疏导心理”的工作思路,通过“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化解一个个管理难题。

与普通罪犯相比,大多数艾滋病犯还承受来自疾病的困扰、家人的冷漠和社会的歧视,造成这个群体的脆弱与敏感。在对罪犯的教育工作中,有利于罪犯改造的建议,冯小云都及时分析和采纳;有利于罪犯改造的要求,他都立即予以解决。冯小云关注罪犯生活中的问题,如医疗药品、伙食质量,在他这里,教育改造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让每名罪犯在一餐一饮中感受关爱和希望;他也关注罪犯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每天进行谈话教育并做好记录,对教育转化成果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从中寻找罪犯教育转化规律。

在对罪犯的管理工作中,冯小云不断研究改造患病罪犯的方法和教育改造患病罪犯的思路和设想。带头制定一系列适合监区情况的管理制度,涵盖罪犯生活、学习、考核等方面,以适应艾滋病犯管理的问题。针对艾滋病犯免疫力低下等现实问题,冯小云邀请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医师进入监区开展问诊活动,并根据罪犯体质差异,有针对性地在监区开展中医药治疗。

从警20余年来,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冯小云所在监区未发生过影响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的事故。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记个人三等功2次。

记者 谢盛梅


26


古城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和万娟


2013年至今,丽江市古城区司法局束河司法所所长和万娟坚守基层司法行政一线,从大研古城到束河古镇,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她是“马锅头调解室”的调解小能手,是古城区“西余花华”女子普法队的领头羊,她用自己优异的工作成效赢得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在司法调解工作中,和万娟秉持“如我在诉、如我在调”这一理念,“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避免矛盾纠纷激化,常常会有辖区外的群众慕名找到束河司法所进行调解。

长期基层司法工作实践,和万娟深深体会到,很多矛盾纠纷的根源,是部分群众不知道哪些做法说法是错的、哪些行为不能有。因此,做好普法成了和万娟开展工作的“法宝利器”。她开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研究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更加充足的干事劲头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和万娟结合居民和商户实际需求,起草多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要内容的讲稿,使用能够增强基层群众亲切感的纳西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联系自己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村组、企业、学校,帮助群众理解掌握法律常识,树立法治意识。对讨薪的农民工、遭受家暴的妇女、在工地受伤的工人、触犯法律的留守少年等需要法律援助的群体,和万娟更是倾注最大的工作热情,把他们作为最牵挂的人,不遗余力向他们宣讲法律法规,大幅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

和万娟常说:“辖区哪里有矛盾纠纷,我第一时间就要到达现场。”她也用自己走村入户、奔忙不停的脚步诠释着这句话。

“马锅头调解室”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调解室,和万娟负责精准选派合适的人民调解员前往调处,调解成功后,引导当事人到束河旅游专门法庭进行司法确认,切实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反复诉讼引起司法资源的浪费。

在一起又一起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中,和万娟调顺了民心,调出了和谐。  

记者 姜莉萍



编辑:刘欣怡、戴函晋、李润棋

二审:刀一波

三审:高 明


往期回顾



水上尖兵如何炼就?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警务实战教官各显“神通”


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准考证打印


夫妻负债928万,法院宣告破产!3年后没还完可申请免除



树立法律信仰

培育法治精神

扫码关注云南法制报



云南法制报
树立法律信仰 培育法治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