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暨保障性住房、整租运营一体化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水润新岸·融合云城

楼市   2025-01-08 17:30   广东  


《水润新岸•融合云城》:广州“住建杯”城中村改造设计竞赛方案发布


——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百瑞纪(广州)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体作品获设计竞赛一等奖


序言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相融合的号召,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住建杯”——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暨保障性住房、整租运营一体化设计竞赛,并遴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优秀作品(共12名)。为让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设计作品和理念,进一步普及城中村改造新模式的相关政策,现向社会公众展示竞赛成果,以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城市更新建设的关注度,助力实现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高度融合。



 获奖情况介绍:



《水润新岸·融合云城》由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百瑞纪(广州)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作,在“住建杯”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作品摘要:



本作品围绕水网相携、轨交联动、干道分隔、村围记忆四大特征,演绎传统空间体系,激发当下富有烟火气的未来理想社区模式。基于复合人群及市场化运营需求,着重探索在规划设计、商业配套、户型创新等方面的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合创新方案,旨在满足多元人群居住需求,植入业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改善居住品质,实现社区经济微循环、城市面貌再提升,为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全新样本。


作品内容:



项目鸟瞰图





(一)/设计理念




设计依托现有蓝绿资源、地方特色文化及TOD的交通优势,提出“水润新岸、融合云城”的设计理念,并通过“空间织补,水绿漫城”、“新旧融合,多元生长”、“站城一体,数智生长”三大策略,描绘邻里、教育、健康、文化、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十大场景。


功能布局分析


 旧村新生十大场景分析图





(二)/规划设计




设计以“一轴一核两点三片”规划格局。结合运营需求及空间布局分析,形成以130系列为主的总体布局。构建清晰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建立具备丰富度、吸引力、全覆盖的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动静相宜、满足不同居住群体需求的理想社区。


 方案规划总平面图


 功能区域及规划结构分析

01
空间织补,水绿漫城


关注特色水系滨河空间,建立东西景观绿廊,通过滨水蓝绿资源的渗透,营造绿意浸染的雨林之城。


 

02
新旧融合,多元生长


探索多样人群、多种功能的融合社区,通过建构空中连廊满足多元人群安居诉求的社区服务体系,营造活力盎然的烟火之城。


 核心区俯瞰效果图


03
站城一体,数智生长


树立广佛一线门户地标,以罗冲围站为核心打造社区TOD,挖掘并演绎原有空间的场景记忆,通过村落模块化生长方式,营造科技融于生活的未来之城。


 滨水低点效果图





(三)/建筑设计




以罗冲围TOD站点为核心,通过慢行廊桥,串联南北,着力打造“都市云谷”“未来森居”“文化聚落”三大组团。


01
拥抱公园.都市云谷


高密度城市与公园间形成多线渗透;社区纽带融合健身、休闲等功能打造立体绿道;在营造岭南特色水岸、节庆广场氛围,传承传统文化记忆的同时;探索活力街区,集商业、休闲、交流、生活于一体的创新业态模式。


 

滨水低点效果图

  

02
生态诗意,未来森居


延续水脉,螺涌两岸将重新焕发生机转变为生态绿洲,成为市民休闲、运动和社交的理想场所。三维交通网络贯穿各地块,高效串联多元配套功能,实现1+1>2的服务叠加效应。




 “动静相宜”规划分析图


南区住宅组团效果图


03
村围记忆,文化聚落


核心区作为片区交通、社区活动的中心,也是本作品回应城中村变革与空间逻辑的重要节点。立体复合的社区Tod连接居民与城市,保证了居住与服务的公私有序。延续原有空间结构,突出社区内核节点,形成多元复合的片区服务中心。同时,以多种空间组合形式叠错成新的聚落社区,寻找新老住户扎根新城的起始点,并提供汇聚交流的中心景观区。

 生活与情感的凝结


 延续原有村落空间肌理


 核心区俯瞰效果图


通过打造多层次的空间,匹配业态的更迭与空间适应性,加强不同社群之间融合与交流,提升社区的商业氛围与生活便利性,留住城中村的烟火记忆以罗冲围地铁站为核心构建TOD 体系,实现交通与社区功能的无缝衔接,提升区域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TOD多维立体空间分析


 核心区内庭院半鸟瞰效果图


 核心区内庭院低点效果图


 核心区内庭院低点效果图





(四)/金牌户型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分析,结合当下生活方式发展趋势,形成明确、精细的客户需求,从一体化设计、建造、运营的角度出发,设置灵活可变的居住单元,利用室内有限空间创造多种可能,使其能够适应家庭结构的发展及各类人群需求,营造出具有满足与舒心温暖之家。


 栋型设计理念


 可变的居住空间分析


85㎡户型适合多人口家庭租住,在四周设置剪力墙,中间为可拆墙体,可灵活拆解为更小面积户型。42.5㎡金牌户型空间,满足差异化需求,居住 +“X”功能灵活多变。


 金牌户型·灵活多变的适应性分析


 85户型·拆分为三个28.3户型分析


 




(五)/整租运营




运营前置:构建稳定专业的运营架构,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开始,提前蓄客和提前营销,减少二次改造成本。确保项目能够覆盖全生命周期,从而最大化投资回报。

 

客群画像:依托华为研发中心,辐射湾区新岸5大产业集群,吸引通勤45分钟内商圈的新青年、新市民租赁住户。出租户型分成四种面积的配比要求为:28.3㎡:42.5㎡:65㎡:85㎡=4:3:2:1。


 

房源筹集与职住平衡:为了实现房源筹集和运营需求,成立工作专班,由项目公司负责统租模式下的房源统筹。运营公司将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模式,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营。


 




(六)/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以“渗透、交织、激活”三大赋能策略为主,充分利用滨河水系,建立紧密串联各个地块,形成生态公园社区。通过融入生态、人文与艺术的景观设计元素,打造“龙舟文化、大榕树、特色水岸、滨水街区、节庆广场等”文化空间。通过地景化的城市配套设施用房,还给居民一片绿色的生态之核。


榕树文化广场效果图

     龙舟文化广场效果图


 生态之核鸟瞰效果图


 空中连廊效果图





(七)/结语




未来,探索城中村改造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融合发展,是面向存量时代从大规模开发建设转向精细化改造运营的新命题,系统谋划解决旧有城中村居住环境及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等问题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从好房子到好城区的生活梦想,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安全的理想城市。

让我们携手奋进,共同助力实现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高度融合!


注:本次设计竞赛的所有参赛作品均为模拟方案,仅作概念参考不作为实际实施方案,设计作品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来源: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百瑞纪(广州)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百瑞纪(广州)集团有限公司,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协会及时删除。

·END·


百瑞纪研究院
百瑞纪研究院是国内领先的租赁住房和公寓行业运营管理研究咨询机构,总结和汇集了铂涛、58同城、百瑞纪集团三方在公寓运营领域的管理经验和运营体系,打通三方系统与数据平台,利用三者的商业大数据模型,共同解析租赁行业商业现状及预测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