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创造转变,我们与欧美日差距有多大
财富
社会
2024-03-24 10:30
安徽
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制造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中国制造”到如今的“中国创造”,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国制造业在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比较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持续投入。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张。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力图摆脱低端制造的标签,向高端制造迈进。然而中国制造再高端毕竟只是复制和再加工,替代不了自主创造、创新。只有“中国创造”代表了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新能源、高速铁路、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企业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者。尽管中国创造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很显然中国创造是跟随者,而不是领跑者,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一、缺乏创新创造动力。很多时候中国创造都是拿来主义,跟别人后面学习。这样虽然能够节省很多科研经费、科研时间,但是长此以往,会让我们形成依赖思维,特别是很多企业据此赚大钱后躺平,会影响中国整个民族创新、创造精神。目前,我们很多企业、整个国家都是缺乏创新、创造动能。缺乏创新、创造好比一个人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不影响这个人的生存发展,但关键时候可能是致命的。中国人传统观念,就是找一份安稳工作,如公务员,从此衣食无忧尽情享受国家福利而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整个民族都如此钻营自身利益,却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很多青年才俊都是这样思考人生。念完985、211只是为找一份高薪安稳的铁饭碗,然后结婚生子培养下一代,终而复始,反复循环。中国目前大环境如此,作为渺小的个体显得苍白无力。
二、 缺乏创新创造环境。不论在中国zf机关、企业、家庭、社区等等,整个社会运转,好像只需要的是唯命是从者。在家庭中,子女必须唯父母之命是从,否则是不孝;在社区村落,弱者必须唯强势者之命是从,否则就遭遇挤压;在企业,打工者必须唯领导企业主之命是从,否则免不了被辞退;在zf机关那更不用说了,文件下来了就不容许有反对声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创新创造也是如此,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欧美日人也不比我们聪明多少,只要有相当的创新创造环境,中国创造才能阔步赶上。不过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创新创造环境正在逐渐改善。比如最近的飞行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个人认为,只要动力能量足够,电动飞机飞船不久也有可能被创造出来。缺乏创新创造精神。中国目前对低端制造趋之若鹜,很多人依靠低端制造发家致富沾沾自喜,而对高端制造创新创造缺乏信心和能力。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我们的制造业产值就已经远超欧美,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制造。而高端的制造我们依然很落后。日本在高端制造行业也遥遥领先于我国!什么是高端制造业。像我国的衣帽鞋服这种制造,都属于低端。而高端制造业就是发动机、和一些非常精密的零件等制造是很难超越的,即使是给你图纸你也很难能造出来。比如特别精密的零件,一颗螺丝,要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米。又如战斗机的发动机。一旦有误差,那战斗机和飞行员的安全都将失去保障。很多零件需要耐1500度高温。这种高精度的零件都需要依靠机床生产,而我国的机床制造一些低端产品还可以,一旦制造这种极其精密的零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目前全世界也只有美欧日本有生产这种机床的能力,这三个国家是不会向我国出售这种机床的。一颗螺丝钉被制造出来后,你如何才能知道这颗螺丝钉是否符合千分之一误差呢?这就需要用到精密的测量仪。这种测量仪对于我国来说依然是短板一块!低端制造我们当然也需要,但高端的创新创造精神更难能可贵。我们在发展低端谋求生存的同时,也要摸索高端的创新创造,因为低端迟早要被替代或淘汰的。中国制造只能让中国人干低附加值的工作,并且对整个国家来说缺乏核心竞争力,容易受制于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制造业可能会转移到别的成本低的国家。中国创造具有高的附加值,属于产业链的上游,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说,就可以用些无形的东西换回巨额的财富,可以使整个国家产业更加健康。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创造。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创造精神,希望中国制造在未来实现向中国创新创造的跨越,成为全球创新创造业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