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之知识无用
财富
2022-02-22 16:57
古话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当官和经商的就不说了,皆是富贵人家。当明星,包工地,开美容院,都可以财大气粗。很多拆迁户,也能一夜暴富。稍微有点技术和手艺,也能赚好钱。年轻人更是坚信,玩游戏都能赚钱。当今社会,似乎钱特别好赚。
但是,有一些人却很难赚到钱。搞文艺的,如果不出名,是很难赚钱的。著书立说的也没有市场,自己无钱出版就是一堆废纸。所以当代少有大思想家和大学问家,国学大师也很少。既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不如革命战争年代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甚至不如八九十年代的“百花齐放”。落泊书生去工厂打工,因为笨手笨脚被工人阶级嫌弃。大学生去企业上班,也要对小学文化的老板点头哈腰。曾经的知青下乡,也被农民笑话过。所有人都可以吐槽,甚至骂娘都没事,唯独知识分子不可以提建议。知识分子列举的大量证据和推理,网民只需一句谣言就可以全盘否定。当然不是。正如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三国刘备,挂着刘皇叔的招牌,事业依然没有什么进展,直到诸葛亮为他谋划,方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清朝末期,很多农民起义都未能解救中华民族,直到知识分子领导下的革命运动,才建立了新中国,并走上发展的正轨。还有武术,如果只是凭着口传心授,既不利于发展,也容易失传。武术只有和文化融合,方可很好地发展。如果没有杜甫的诗,我们不可能知道公孙大娘的剑舞。南宋岳飞不仅武艺高强,还传有拳谱,正是因为他文武兼修的结果。杜心五、海灯法师都是文武双全,李小龙也是上大学后才创立截拳道的。即便是农民种田,也要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知识。没有天文历法、廿四节气、农谚和一定的气象知识,你知道什么时候下种?木匠和裁缝,都要用到数学知识。田忌赛马输了,可孙膑教他一招,就很快转败为胜了。赤壁之战中,正是因为孙刘联军根据气象知识预测风向,才有火烧曹营的战果。社会离不开知识,可为什么知识分子的处境如此尴尬呢?其实这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一直都是如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知识分子的处境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在地主阶层唱主角的时代,资本家的处境也是尴尬的。如今是资产阶级唱主角的时代,知识分子的处境尴尬也很正常。愚民和反智主义,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有些人可能会说,历史上也有不少知识分子进入上层社会,取得显赫地位。你落泊,说明你没本事。但那是个人的成就,不能说明知识分子群体的地位很高。在封建社会,商人吕不韦也做到相国了。但不能说明商人的地位高,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很多商人的地位是十分低贱的。商圣范蠡的本事很大,但也不得不退隐才能保全性命。当然,知识分子也有一些进入上层社会的门路。春秋战国时期的食客和后来的料举考试,给了知识分子一些发展机会。但这些待遇都是后天争取的,和地主资本家与生俱来的地位财富是截然不同的。有些知识分子提升地位积累财畗后,化身为地主资本家了。他们成为地主资本家后,自然不能代表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了。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也不同。需要利用知识分子时,就尊重他们。利用完了,就弃如敝履。一般在天下大乱时,需要知识分子拨乱反正,所以才有“乱世出英雄”。而太平年间,英雄是无用武之地的。为什么有那么多贪官污吏?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想用金钱来改变命运。因为僧多粥少,在知识分子内部,竞争就非常激烈。所谓的“文人相轻”,就是现实。本来就处境尴尬,加上内斗,便更加危险了。有些人可能会说,知识分子就是毛病多,总是喜欢纸上谈兵,华而不实。确实,人无完人,知识分子也不例外。但这些毛病在工人、农民、地主和资本家各群体中都存在,并非知识分子独有的。面对各种指责,知识分子也学会了沉默。知识分子集体沉默后,社会就出现了知识真空。而各种歪理邪说和奇谈怪论,趁机打着知识的旗号迅速占据了至高点。这些伪知识更加摧毁了知识的声誉,人们更加鄙视知识。但这种恶性循环,危害的不仅是知识分子,整个社会都将受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