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24年共青团工作回顾

教育   2025-01-18 22:27   宁夏  

外国语学院2024年

共青团工作回顾

2024年,外国语学院团委在学院党总支坚强领导下,校团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共青团工作主责主业,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突破,动员学院广大团员青年挺膺担当、团结奋斗。


一、主要成绩


一)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理论学习网络

2024年外国语学院团委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理论学习网络。一年来,相继开展了“勇担时代青春志,奋进砥砺新征程”、“厚植家国情怀,青春告白祖国”和“团结一心共筑梦,携手同行创辉煌”等主题教育8次,以入党积极分子选拔以及发展新团员工作为契机,开展党史理论、理想信念等系列教育活动13次,常态化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网络主题团课40余次,组织化指导23个团支部开展专题学习12次,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以“宁理外国语”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带动下属多个融媒体账号开展网络宣传,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凝聚青年,守好网络宣传阵地。本年度共发布推文574篇,共计浏览量12万余次,其中原创篇目524篇,占比高达91.2%,新增关注375人,深化了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理论学习网络。


(二)实施具有青年特征、宁理特色、主题鲜明、健康有益的“为青服务”举措

为持续打造具有青年特征、宁理特色、主题鲜明、健康有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品牌活动,外国语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鼓励学生成立具有专业和兴趣爱好特色的社团。目前学院挂靠社团5个,分别为公益类社团2个,学术专业社团3个,本年度共开展特色社团活动52次,累计3700余人次参与,其中筑梦支教、圆规宣讲、以及语言节系列文化等活动深受喜爱。一年以来,外国语学院坚持以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以及筑梦支教服务等活动,形成了“筑梦课堂”“奇妙环英旅”“四六级开讲啦”“圆规宣讲团”等多项特色品牌项目,本年度累计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400余人次,累计向校园、社会提供约10000余小时的服务时长,人均志愿服务时长25小时。一年以来,仅圆规宣讲团一个社团一年累计开展活动达74场,其中宣讲活动达到22场,手机使用教学20场,依据每个月份制定独特的主题活动达到32场,累计帮助老人达到2268人,累计志愿时长达1956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达16小时。同时协同新媒体,通过官方抖音、宁理外国语公众号等途径进行推送,发布公众号63次,短视频5条,累计浏览量达3万余次。学生会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服务意识,提升了个人价值与集体观念,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了外国语学院独一无二的志愿服务品牌,强化了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的精神品质。

建设社区宣讲

彩色绘画活动


(三)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平台

外国语学院团委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学生组织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在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中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服务青年全面发展,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一年来,外国语学院团委广泛发动下属各级学生组织、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清明祭英烈”“五四纪念活动”“校园荧光夜跑”、主持人大赛、社团文化艺术节、感恩教育暨迎新晚会、纪念“一二·九运动”等活动为平台的校园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科技与人文素质教育,突出科技竞赛功能,深入落实“挑战杯”“创青春”等学术科技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并获得自治区级奖项三个,国家级奖项一个,市级奖项四个。

“以青春之名,展五四风采”

特色英语沙龙



二、完成的各项重点及亮点工作


(一)形成带着初心学、带着嘱托学、带着责任学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培养体系

外国语学院团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坚定青年理想信念、铸牢青年忠诚之魂、激发青年挺膺担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带着初心学、带着嘱托学、带着责任学,基本形成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培养体系。2024年,宁夏理工学院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外国语学院共派出两支队伍参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各一个;圆规宣讲团在全区高校学术社团风采展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筑梦支教团荣获三等奖;在2024年宁夏理工学院社团年检评星定级中筑梦支教团和圆规宣讲团被评为五星级社团;2024年“知行杯”宁夏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中,“圆规”宣讲团《“共话民族情,福籽同心爱中华”——民族团结社会实践项目》荣获三等奖;外国语学院团委在五四表彰大会中连续两年荣获“五四红旗团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应知应会知识竞赛

高校学术社团风采展示大赛


(二)创设社会实践锤炼青年,志愿服务引领青年,多彩活动成就青年的活动阵地

外国语学院团委积极号召团员参加志愿服务,开展筑梦支教、理论宣讲、爱心捐赠、清风校园、假期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用责任感和行动力诠释了青春正能量。其中,以筑梦支教、圆规宣讲等志愿服务社团为依托,开创了一大批志愿服务活动,凝聚了一大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024年9月,英语22101班在被宁夏理工学院授予2023-2024学年度李学涛标兵班,英语22104班再次荣获龚续潜模范班,英语22103班、英语21101班、英语23104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2024年五四表彰大会中,英语22104团支部和日语22101团支部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石嘴山市首届“大学生禁毒文化周”活动中,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参加第九届全区学生军事训练营荣获优秀参训学生1名、轻武器模拟射击三等奖1个。由团市委、市政协提案委共同组织开展的2024年“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优秀奖1个。

李学涛标兵班-英语22101班

龚续潜模范班-英语22104班

优秀班集体-英语23104班

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三)延续学院传统、弘扬专业特色,打造一院一品

第十一届国际语言文化节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品牌活动,以实践育人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团学组织服务和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第十一届国际语言文化节延续第十届文化节传统,本届语言文化节从组织筹备到宣传表彰总历时56天,共有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共计1796人参与,收到作品521件,活动组织人员共计83人,教师评委多达43位,最终筛选出优秀作品92个。同时,外国语学院学子注重提升专业素养,从多种维度夯实外语基础。其中,胡联熹团队荣获2024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大赛全国一等奖;苏东昕团队荣获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短视频大赛国赛三等奖。

团委书记王娜

作第十一届国际语言文化节报告

院长赫立强为优秀指导老师颁奖

集体合照

胡联熹同学与指导老师王娜合影



三、存在问题


(一)团学队伍开拓创新意识有所欠缺

面对新形势与新挑战,青年学生们的思想、行为时刻发生变化,然而团学队伍在开展团学组织工作时习惯延续以往的方式、方法、途径、载体开展工作,工作开展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团员青年思政教育方式需要探索

团学思政教育方式以课堂理论实体与第二课堂实践为主,以网络新媒体宣传阵地为辅。然而,网络教育实践阵地目前只依托于宁理外国语公众号和抖音,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稿质量不高,未全面发挥我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作用。


(三)团组织服务能力与水平需要提高

团组织服务能力与水平需要继续提高,开展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宁理特色、专业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还不够,培养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不足。团组织成员在服务学生时,面对重重困难、种种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不足,工作中的一些"老大难"硬骨头"问题,看到了,也看准了,但有时感觉牵扯面大、时间周期太长,在扫除障碍、创新突破上存在顾虑,落地攻坚的措施不多,缺少“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激情和勇气。


(四)团支部建设尚不平衡

深化实施“学生社团培优计划”,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结合社团定位和学生特点分类设计,着力打造一批“品牌”社团和“品牌”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强化学生社团规范化管理,推进各类社团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健全优秀社团、品牌项目评选激励机制,突出思政类社团的引领地位和专业社团的示范作用,有效发挥学生社团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实施“青春铸魂”工程

继续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升思想引领力。做好全院团员“青年大学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人心,打造风清气正的学习型、实干型学生组织,提升学习引领力。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应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学干部培训。同时,定期开展我院团委、学生会、班级学生干部会议,及时沟通交流,架起学生组织与全院学生的沟通桥梁,密切与青年学生的联系。


(二)深化实施“青春建功”工程

服务中心大局,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加强新生班级团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历年五四红旗团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新老团支部交流研讨会”活动,培育活力团支部。同时,以五四红旗团支部和示范型团日活动作为我院团委活动开展的范本,通过观摩互动和沉浸式体验,提升“传帮带”的培训效果,实现新团支部良性发展。


(三)深化实施“青春赋能”工程

畅通多元化服务渠道,不断汇聚力量用心服务青年全面发展。继续培育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切实做好筑梦支教团和“圆规”宣讲团两个志愿服务社团的服务质量提升,培养其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拓展服务地点,从临湖村衍生至星海镇,从星海镇衍生至大武口区等。支持学生自主发起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团队,我们将予以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作用。持续打造“一院一品”项目,继续做好国际语言文化节、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等精品特色项目。


(四)深化实施“青春强基”工程

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团,不断焕发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以“青马工程”建设为牵引,完善学院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分层分类展开培训与考核,推动学生干部回归服务学生的宗旨。加强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活动,完善学生干部奖惩机制。


END


往期精彩

建筑与环境学院2024年共青团工作回顾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经济管理学院:崇德尚雅 立本开新 合力培养应用型经管创新人才


文学与艺术学院2024年共青团工作回顾

本期编辑:屠静雯

本期审核:张旭东

本期校对:康莹玉

运营指导:罗  军

欢迎投稿至nxistxqn@163.com



宁夏理工学院新青年
我还是很依恋你,像风走了八百里,又回到了宁理,不巧,我也在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