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第225期)刊发《山东省滨州市打造“心安城市”推动社会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介绍推广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举措与工作成效。
滨州市打造“心安城市”
推动社会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滨州市树牢“平安是基、心安是魂”理念,聚力打造“心安城市”,筑牢“心”体系,构建“心”网络,共护“心”健康,推动社会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筑牢“心”体系
夯实社会心理服务保障
坚持强基导向,加强建设组织、政策、考核、指标等四大体系,全面做实社会心理服务基层基础。健全“一体化”组织体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心安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出台“一揽子”政策体系。出台社会心理服务地方性法规,制定“心安城市”实施意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形成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五安”政策体系。建立“一系列”考核体系。将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指标纳入各级平安滨州和高质量发展考评内容,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评估、年底考核”督导模式。发布“一整套”指标体系。“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设置18个一级指标、158个二级指标,打造“工作有标准、建设有遵循、人员有保障”的工作格局。
构建“心”网络
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质效
突出网络建设,创新阵地、人才、宣教、救治等四网协同治理模式,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阵地网”。打造市、县、镇(街)村(社区)等四级服务阵地,全市2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心理门诊,102个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和91家基层卫生机构设置心理咨询室,1538个村卫生室村医兼任心理辅导员。建强“人才网”。实施“满天星计划”,形成基层心理辅导员、热线咨询员、心理宣传员、心理咨询师、精神专科医师、专家团队等六级心理人才金字塔。织密“宣教网”。线下组织专业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六进”活动323场次,举办论坛、讲座530场次,受众18.5万人次;线上开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宣传,累计发布科普信息和政策解读4600余件,浏览量523万余人次。完善“救治网”。建立救治范围、定点医院、服务管理、救治标准、支付流程、随访服务等“六统一”救助机制,实现全市在册重精患者免费救助全覆盖。
共护“心”健康
凝聚社会心理服务合力
充分发挥部门主体作用,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凝聚起强大合力。深化机关共建。市、县两级534个部门(单位)全部设立心理健康服务科,配置专门人员。深化院校共建。建立心安社会工作学院,构建“培、证、赛、研、服”一体化工作体系,有效培育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深化企业共建。依托大健康产业链,打造“医、食、眠、游、护、康、养、学、乐、健”一体化“滨州心语”服务品牌。深化教育共建。积极打造“心安校园”,创新阳光心育模式,对全市431所中小学校共40万余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强力构建校、级、班等三级心理健康防护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