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没有技术壁垒?!o1居然也没有护城河!

文摘   2024-09-22 20:23   福建  
在OpenAI旗舰模型o1发布不足一周之际,就有人有人发现,谷歌DeepMind在八月间发表的一篇前沿论文,其核心机制与o1的运作模式几乎一致。至此,o1的技术护城河顷刻间就不复存在了。

这篇开创性的研究深刻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的见解:优化LLM推理计算比扩大模型参数规模更高效
在模型评估与优化过程中,加强测试时(test-time)的计算能力,相较于单纯地增加模型参数规模,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性能提升。依托于此论文中提出的计算最优(compute-optimal)策略,一种规模更为紧凑的基础模型,在某些关键任务上,竟能展现出超越其体积14倍之巨的庞大模型的卓越性能,这无疑是对传统大型化思路的一次有力挑战。

不得不说,强如o1大模型居然技术上也没有壁垒!

此前,一份来自谷歌内部、备受瞩目的研究报告,聚焦于谷歌如何应对OpenAI公司的ChatGPT这一挑战。在这份报告中,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人工智能没有护城河》

其核心论点震撼人心:即便谷歌全力以赴,亦有可能在这场AI竞赛中黯然落败。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一困境不仅限于谷歌,即便是OpenAI,亦难以在这场硝烟弥漫的竞争中构筑坚不可摧的优势壁垒。这并非因为谷歌能力欠缺,实则是AI行业所固有的特质使然,使之成为一个竞争激烈、难以形成稳定优势与垄断利润的高地。

首要原因,生成式AI的核心技术广泛开源,任何人或组织均可轻松获取并应用。尽管某些企业手握独家技术,但这些技术在全局中往往难以成为制胜的关键。AI的架构与原理早已公诸于世,各家企业的实现方式虽有所不同,但差异并不足以构成难以逾越的鸿沟。加之网上充斥着功能日益强大的AI开源模型,只需遵循简单教程,便能在家庭电脑上迅速部署起可用的AI服务。


其次,AI模型的替代性之强令人咋舌。市场上各类模型虽各有千秋,但其核心功能高度相似,极易被其他模型所取代。模型间的细微差异尚未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旦某家公司推出创新功能,竞争对手便能迅速跟上步伐。


再者,AI的核心竞争力深植于算力与训练语料之中。拥有更强算力与更丰富训练语料的公司,其模型表现自然更为卓越。算力依赖于GPU与机房规模,而训练语料则需企业自行收集。这两者均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训练材料的使用并不受版权束缚,各公司均可自由取用。在欧美法律体系下,只要生成结果不构成复制,便不构成侵权行为。这意味着企业可自由运用版权材料进行训练,只需确保不产生完全一致的结果即可。


最后,AI研究人员的流动性之高亦是一大特色。AI科学家跳槽现象屡见不鲜,且大部分研究人员出身学术界,无竞业限制,可自由分享研究成果。


所以,AI行业在多个方面均难以构筑稳固的护城河。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将是那些拥有最丰富IT资源的公司,诸如算力、能源、人才、数据资源才是重中之重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在这一轮AI概念的股市狂欢中,涨幅最大的往往是那些IT巨头,如掌握AI硬件核心技术的Nvidia等。要在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必须不惜重金雇佣更多AI工程师、收集更庞大的语料集并支付高昂的训练费用。然而,这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只要财力雄厚,便有可能后来居上。

AI科技前沿
关注最重要的科技前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