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年 | 人间逢小年,所求皆如愿

2025-01-22 09:17   山东  


2025

傳統

節日





小年

在古时候,小年也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关于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关于小年祭灶,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有晋周处所作的《风土记》:“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但不管是哪天,“小年”可都不小。

小年传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说灶神原本是天宫里的御厨,有一年,王母娘娘大寿,灶神做了好多美食,众神仙吃的津津有味。做最后一道甜点水晶菊花饼,他做的实在是太诱人了,竟忍不住自己全吃光了。
玉帝等了半天不见甜点,才知道灶神自己全吃光了,于是气呼呼的把灶神贬下了凡间。可是新来的御厨,做的食物总不合玉帝胃口。
李天王献上一计:“您找个理由,让他一年回来一次不就行了。”
于是玉帝下旨:“念其往日功劳,封他为灶神,记录民间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庭向我汇报。”
从此,灶神变出无数个分身,端坐千家万户的灶房,兢兢业业地工作。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传统习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贴窗花

小年一到,贴窗花的习俗便为寒冬添上一抹亮色。一家人围坐,五彩纸在手中翻转折叠,剪刀灵动游走,纸屑纷扬飘落。各式图案渐渐浮现,瑞兽祥龙舞出吉祥,牡丹绽蕊吐露芳华,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将这精心裁剪的窗花,轻贴于洁净窗面,瞬间驱走了冷寂。阳光透窗而入,洒下缤纷光影,似把新春的活力与希望倾入屋内。每一扇贴了窗花的窗户,都宛如通往春日的画框,满含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在传承中诉说着团圆与祝福,让年味在这细腻仪式里愈发醇厚悠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房子

小年也被看作是春节的前奏。因为“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有了扫除陈旧、迎接新年的美好寓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让人们在心理和环境上都做好迎接新年的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祭灶神

祭灶是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其时间为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说的就是祭灶。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祭灶在中国民间存在了几千年历史,它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祭灶之后,人们正式进入了准备过年的阶段。这古老的祭灶仪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岁月长河中代代相传,于寒冬岁末点燃一把温暖的希望之火,让年味愈发浓郁醇厚。


南北小年习俗大不同

吃吃喝喝各有偏爱

北方小年,饺子绝对是餐桌上的主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有肉馅、素馅等各种口味,寓意着包住福气,留住好运。除了饺子,糖瓜也是北方小年必不可少的零食。糖瓜又甜又粘,传说吃了糖瓜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只说好事。

在南方,小年则流行吃汤圆、年糕。汤圆白白胖胖,圆润可爱,象征着团圆美满。年糕谐音“年高”,有着年年高升的美好寓意。用糯米制成的年糕,口感软糯,或煎或煮,每一口都充满了甜蜜与温馨。


小年,过年的彩排

陈忠实《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

瑞雪飘香小年至,祥蛇送福迎新春。亲爱的朋友们,小年的灯火照亮了团圆的归途,家中的温暖驱散了一路的风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愿你我都能留住这份传统的温度,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眷恋,化作前行的力量。晋中市博物馆,祝大家小年快乐,阖家幸福,新年胜旧年,欢愉且胜意,万事尽可期!



—END—

优惠风暴席卷全城!

一场的福利

优惠多多,惊喜多多

来这里,让您满载而归哦!

更多好物底价爆品

快来爱客天天选购吧……

品质看得见 买到就是赚到

不忘初心 感谢有你

 分享让更多人知道 

 分享让更多人知道 

*免责声明:文案、图片如有误以活动解释权为准,本微信部分图片、文字由活动现场拍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枣庄爱客天天连锁超市坚决拥护支持新广告法,并在此郑重声明: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枣庄爱客天天
用行动幸福一座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