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妆落幕,韩食品看涨?韩流在中国影响力变化趋势?

文摘   2024-10-12 07:37   韩国  

    香港《南华早报》(SCMP)11日报道说,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韩国产品从化妆品转移到饮食上。

    在上海金融业界工作的赵思奇(28岁)喜欢韩国演员金智媛宣传的K-Beauty品牌"后",但他更喜欢的是韩国饮食。 每当想吃辣的时候,就会去吃韩国的拉面。 她的朋友艾西利•孙(23岁)迷上了韩国女子组合(女)孩子们代言的辣火鸡面。

    SCMP解释说,两人代表了比起K-Beauty,在K-Food上花更多钱的中国消费者的态度。

    全球市场调查机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经理Sunny Moon对SCMP表示:"中国有稳固的K-食品市场。 炒年糕、热狗、炸鸡块、调味炸鸡等街头小吃等K-电视剧中的环境和氛围正在商业化。"

    他解释说:"这暗示着K-Contents的文化方面不仅对饮食和时尚产生影响,还开辟了包括更广泛的消费者经验在内的新的商机之路。"

    SCMP引用韩国媒体的报道称,2017年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占据外国品牌中最大份额的K-Beauty占有率(27%),在3年后中国限制对韩国产品的出口后下降到了第4位,去年下降到了14.2%。

    他还表示:"相反,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资料显示,今年1~9月韩国食品对中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达到11亿美元(约1.48万亿韩元)。" 据介绍,方便面在中国消费者中人气很高,冷冻紫菜包饭、方便米饭、炒年糕等大米基础加工食品的出口有所增加。

    该报称,"中国的K-食品需求激增,与2017年韩国部署美军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萨德)后中国放宽的制裁相吻合,"并解释说,"限韩令"使韩流明星们的形象在中国销声匿迹,但从2021年开始逐渐解除限制。

    另外,他还补充道:"今年1月,NEW JINS、Le Cerapim、EXO等20多个K-POP乐队在北京、广州、青岛举行了粉丝见面会,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粉丝们也看到了韩国明星。"

    对于K-Beauty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人气,出现了不同的预测。 香港化妆品编辑店Sa Sa首席财务官(CFO)Danny Ho对SCMP表示:"韩国产品狙击了喜欢定制产品的Z一代的取向,最近几年引领了缝隙市场的增长。" 包括唇彩、定妆喷雾、清爽香水等在内的缝隙市场的销售缓慢增长,这是以销售额为准的第二大部门。

    相反,预测K-Beauty产品在中国销售会下降的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Somya Srinat表示:"在该领域'韩流'的魅力有所减少","韩国虽然活跃在中价美容产品领域,但现在已经被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代替了"


《驻韩留学生》 关心每一位身在韩国的你

提供价值信息  资讯也是生产力!

欢迎订阅 转发~

广告刊登需求请私信

JL PLANNING 战略经营品牌设计咨询

为在韩创业者赋能

微信:tretar524




驻韩留学生
分享在韩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让资讯成为留学生们的生产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