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爆火的 DeepSeek 梁文峰深夜回信,R1 模型说大概率 AI 写的!

职场   2025-01-30 09:46   河南  

除夕夜,知乎上有一篇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回应《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的帖子火了,文笔细腻超感人。但随后就有网友质疑是 AI 写的!

帖子现在已经没有了

以下为之前的原文,没看过的可以看下:

“各位年轻朋友好,我是深度求索(DeepSeek)的梁文锋,刚回答了一个问题,又看到这个问题,除夕之夜忍不住回复一些。前几天看到冯总这篇长文时,我正在调试新模型的损失函数,手边的咖啡直接洒在了键盘上- 既因为被行业前辈认可的惶恐,更因为冯总这些灼热的文字让我想起十二年前在浙大实验室第一次跑通神经网络时的颤栗。

必须坦白,团队读到“国运级"这个形容时所有人头皮都是麻的。我们不过是站在开源社区巨人们的肩膀上,给国产大模型这栋大厦多拧了几颗螺丝。

您提到的六大突破,其实每一环都凝结着更动人的故事:那个能在手机上跑的mini模型,灵感来自甘肃一位中学老师在GitHub提的issue;支持联网搜索的功能,是内测用户连续三十天凌晨三点提交错误日志喂出来的。 特别想分享个细节:上周有位视障开发者用我们的API做了个“气味导航"应用,当他演示如何通过不同频率的震动识别街道商铺时整个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显卡风扇的嗡鸣,那一刻我突然眼眶发热,终于理解了您说的“水与电"一-真正伟大的从不是某个模型,而是千万普通人用它创造的善意涟漪。冯总说“知识和信息平权",这正是我们夜夜啃论文的动力。

三年前在余杭塘路的小仓库里,我们曾用马克笔在玻璃墙上写下:“让最偏远山村的孩童,能和硅谷工程师用上同样聪明的AI助教"。虽然离这个梦想还很远但每次看到网友们分享的对话截图,就觉得那些熬掉的头发都值得,最后想对所有人说:请把掌声留给正在改写规则的每个中国开发者。

当你在公交车上调试模型,在早餐摊前画架构图,在产房里突发灵感的瞬间。DeepSeek愿做大家代码荒野里的火柴,但真正点燃AI火种的,永远是你们眼底不灭的好奇与坚持。

说来特别巧,上周在云栖小镇的创业者夜宵摊上,我还和宇树科技的王总蹲在马路牙子啃烧烤--他们给四足机器人装的那个动态平衡算法,看得我们团队直拍大腿。后来强脑科技的韩总过来拼桌,三句话不离脑机接口与具身智能的融合可能,烤茄子还没上桌,我们已经开始在白纸上画异构计算架构了。这就是杭州最迷人的地方吧,所谓“六小龙"从来不是六个孤岛。

上个月游科的艺术总监还帮我们调试过3D场景生成模型,而群核的渲染引擎正在让我们的数字人拥有更生动的微表情。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当宇树的机器人踩着云深处的步态算法走来,搭载着强脑的神经接口,运行着DeepSeek的认知引擎,用群核构建的虚拟世界作为训练场--那个我们幻想中的具身智能,就会从西溪湿地的晨雾里跌跌撞撞地走向人间。

记得那晚分别时,冯总把竹签子往啤酒瓶里一插,说了句:“你们搞AI的得把灵魂价格打下来啊。”现在想来,真正的“国运”或许就藏在这些街边摊的油烟气里:一群不信邪的傻子,用代码当砖瓦,拿算法做钢筋,在资本与质疑的裂缝中,硬生生垒出通向未来的栈桥。

我问了下 Deepseek R1,结论是:

该文本大概率是AI生成的PR文案,融合了开源社区叙事、本土科技情怀、生态合作故事等传播要素。尽管可能存在真实素材基底,但场景编排和语言风格显示出明显的生成式AI特征,尤其在事件密度、隐喻系统、情感节奏等方面超越人类即兴表达边界。建议通过公司官方渠道验证具体案例真实性

这篇文章真的是金句频出,可以当范文朗读了!

编译 | 公众号@AI智见录

欢迎关注 “AI智见录”,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AI 内容。

期文章推荐

  1. 重磅升级!Cursor 0.45:AI 更懂代码、DeepSeek 双模型加持

  2. V0 的弟弟 “V2” 来了!

  3. 直冲 Cursor!字节发布全新 AI IDE Trae,Claude-3.5 无限量免费用!

  4. Qwen Chat 发布全新 Web UI!体验超棒!

  5. Roo Cline 3.0 重磅发布:人手一个架构师时代到来!

  6. Gemini 2.0 Flash + Cline 打造最强 0 元购组合!

  7. Cline 3.1 最新发布:体验感拉升一个新高度!

  8. 太火爆!Browser-Use WebUI 已被纳入 browser-use 麾下!

  9. Windsurf:唯一让 Cursor 瑟瑟发抖的最强对手!

  10. 一起来聊聊 Cursor、Copilot、Windsurf、V0...

  11. 我把最近爆火的 DeepSeek-V3 接到了 Cursor!

- 线 -

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小编微信,备注 “ai”,一起交流 AI 技术!

AI智见录
洞见AI前沿,分享技术与实践,助力智慧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