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银行业“走出去”的先行者,交通银行借助集团经营综合化、服务全球化优势,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了一套涵盖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也为我国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凭借不断完善的创新金融解决方案及全球网络,交行助力中国企业乘风出海,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发挥上海主场优势
培育跨境人民币业务新动能
作为唯一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型银行,交行把“上海主场建设”写入集团战略。这意味着交行不仅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更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光荣使命编织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进程之中。
创新结算模式,增强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为了助力上海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的重要链接,交行立足上海,率先落地首单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达成的液化天然气LNG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和油气贸易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并成为首家与交易中心完成油气国际板系统对接,境内外交易会员可登录系统,在线开展挂单、撮合、付款、结售汇等交易的国有大行。
加快开放步伐,发挥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交行深入研究运用资金池差异化政策,为跨国企业集团总部、资金总部、研发总部等总部型机构提供资金集约化管理、成员企业资金上划下拨、汇兑管理等本外币一体化服务。2024年1-9月,上海市分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付额同比增长124%。
立足上海主场,助力人民币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为了将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与提升人民币跨境融资力度相融合,交行充分发挥总部在沪优势,率先对接上海票交所跨境融资服务平台2.0,成功办理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资产转让业务。今年5月,为贯彻国务院《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交行落地了市场首单资产支持证券跨境转让业务,为人民币资产出海注入新动能。
此外,交行还推出“投资者+主承销商+信托人+中央结算公司清算行+本地结算行”五位一体的自贸离岸债综合服务金融体系,成功落地多项全国首单创新项目,包括全国首单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自贸债、全国首单外币备证结构自贸债、全国首单金融机构自贸债和全国首单分级服务模式自贸债等。
服务对外开放大局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交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拓展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银行同业“朋友圈”。
对于出海“一带一路”的企业而言,小币种国家的市场往往伴随着汇率风险。为了解决企业这一“痛点”,交行积极推进运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使用。2024年1-9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人民币收付量同比提升25%。
除了应对汇率风险,出海企业还需要国际化的人才、渠道,本土化的产能来进行全球化扩张,这意味着企业对境外融资较强的需求。为了解决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交行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高新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等新质生产力企业跨境投融资业务诉求,大力推进跨境金融创新,丰富境外贷款、跨境发债、银团贷款等产品组合运用。
推进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截至目前,交行已构建起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横跨五大洲的境外经营网络共23家。其中,首尔分行获任韩国地区跨境人民币清算行。11月,交行在中东地区的首家分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行将正式开业,可以进一步增强集团全球金融服务能力。依托全球网络,交行积极扩大跨境人民币国际“朋友圈”,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服务,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将持续发挥综合化经营与全球化服务的双重优势,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桥梁,连接对外开放新机遇。
供稿︱国际部
编辑︱王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