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会看到很多情绪以及它的表达方式。它无所不在,缥缈、瞬息而又拥有千钧的重量。
心理学核心关注的三大问题:知(认知)、情(情绪与情感)、意(意志与行为),情绪在其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看待情绪和处理情绪呢?
从我自己的经验和这段时间学习的收获来说,我觉得有如下四种相对合适的认知:
这种中性既表现在不同的情境下,情绪发挥不同的功能价值,也表现在不同面向的多元的情绪,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体验世界,它们彼此之间也有制约平衡的关系,如:恐惧,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危险。
“情绪是中性的”这个点,带给我们的导向是,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以相对理性的态度对待情绪,要“尊重”情绪。倘若一个人日常体验的,都是人们口中所描述的“积极情绪”,会有轻躁狂的风险;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体验的是“消极情绪”,则也会有抑郁的风险。
我们经常会看到,亲密关系当中的两个人(可能两性关系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方具有高密度、高反馈诉求的情绪输出,而另一方则非常漠然,不要说去“敏感”地体验或观察,即使是“看见”都比较难,而往往冒出一句:“你怎么又来了”——这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情绪淹没”指的是,通常我们的情绪被大脑的前额叶控制,此时相对理性,而如果在某一个切换点被替代,造成情绪由大脑后皮质或皮质下自动控制,由于该部分是一组被认为更原始的,在进化过程中更古老的部分,人的理性控制更弱,就会陷入“情绪淹没”的状态当中,表现为:极度兴奋、愤怒、崩溃、吼叫、摔东西、冻住、无反应等。
有关情绪淹没的一些具体点不展开,感兴趣的友邻可以检索,那么情绪淹没的来源可能和什么有关呢,在我看来有三点:
1. 根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2. 导火索:引发控制模式的切换点(外界应激)
3. 控制方式:缺乏长期的情绪控制训练
这是我在上课以后,感知到的,确实是东方人不太擅长的部分。
我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我们可能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像河豚一样;我们也可能默不作声地憋个好几天,像鹌鹑,等到别人发现我们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内心,已经千帆过尽……好可惜,是不是?
虽然这戏剧里面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对自身情绪的命名方面,西方人确实更加习惯化。而情绪控制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情绪”厘清,并给它命名。
就像所有未经定义的概念我们无法理解一样,所有没有“定义”的情绪,我们也是很难处理的,能够合理充分地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正是我们对待并处理这一感受的第一步。
不要小看这一点,很多深受情绪困扰的来访者,其实在这一点,完成的情况都不好。
他们没有办法非常理智地告诉自己:是的,我抑郁了,或者我在遭受抑郁情绪的困扰,但我,我自己,依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
“情绪命名”的核心价值,在于让你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像对待一件具体的“事”,或打包快递一样,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定义”、“封装”、“递送”出去。
也就是说,即使认可情绪是中立的,尊重情绪,你有情绪“命名”的习惯,并对情绪控制的过程进行训练和复盘,且知晓情绪的阶段性,你也可能发现:当情绪的洪流汹涌而来时,你依然难以招架,这就要回到情绪的内控框架——“依恋”模式当中去寻找答案。
如果要类比,“情绪”和“依恋”的关系,在我看来,如果“情绪”是在“自我”这座府邸中,终日奔忙的“丫鬟”和“苦役”,那么“依恋”模式就是总管内务的“管家”,它调控着情绪内容和表达方式。
依恋在心理学上,被认定是认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精神分析取向的理论认为其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在,而在6个月之后出现选择性。
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来观察婴儿的依恋模式。主要设计的实验要素是:当妈妈离开房间和返回房间时,婴儿的反应及探索行为变化(婴儿的探索行为表现为玩玩具),分成以下四种:
1. 安全型依恋:分离时——婴儿哭泣;妈妈返回时——很快平静,探索环境,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也被界定为安全型依恋模式。
2. 回避型依恋:分离时——婴儿漠不关心;妈妈返回时——回避,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被界定为冷漠型依恋模式。
3. 拒绝/矛盾型依恋:分离时——婴儿哭泣;妈妈返回时——生气拒绝,继续哭,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被界定为迷恋型模式。
4. 混乱型依恋:分离时——婴儿哭泣;妈妈返回时——矛盾表现(以上表现均有),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被界定为未解决型模式。
之所以要对依恋进行区分,是因为不同依恋模式对情绪调节管控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安全依恋的个体已经内化了情感自我调节的能力,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或冷漠型依恋)则倾向于对情绪进行下调,产生抑郁、压抑的倾向(在亲密关系当中可能表现为冷暴力);
而矛盾型依恋(或迷恋型依恋)则倾向于对情绪上调,缺乏安全边界,产生焦虑倾向(亲密关系中可能的表现为:不断确认伴侣的行踪,翻看隐私信息、手机等);
而混乱型依恋(或未解决型模式)的个体在情绪特征表现上,则容易忽上忽下(通常有早年虐待和创伤痕迹)。
很遗憾,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学数据,但老师曾提到过:不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会在亲密关系当中,寻找另一个不安全依恋模式的个体,原因很可能在于,当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在表达情绪的过程时,通常会在“安全型依恋”个体那里“吃瘪”,互动过程变得非常无趣。而两个“不安全依恋”的个体,维护一段亲密关系的情况下,关系会看起来“drama”而“有趣”的多。
如“陌生情境法”实验所指示的那样,当你的“依恋”感到不安全时,你会退回到内心的基地;而当你感到安全时,你才有向外探索的勇气。
不管在亲密关系中,还是日常的社交环境,愿你有更多机会,去体验对一个人有指向性的“安全依恋”,能在中立而有阶段性的情绪中,训练“凝视它,也被它凝视”的信心和坦然。
最后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书中的一句话作结:“我们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我们倾向于和他人一起活现出来,在他人身上唤起,以及去具身。”
责编|黄筱斌
审稿|杨丽珊
来源|警苑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