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深耕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铸造技术研发,他步伐坚定、执着攀登,带领团队突破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为国之重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2024安徽省劳模工匠时代风采大型融媒体宣传——“劳模工匠耀江淮”今天为您讲述《“制造”征途上的笃行者施长坤》的故事。
8月29日一大早,在位于六安市霍山县的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戴着眼镜、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企业总工程师施长坤和往常一样专注的查看着每一条生产线。
新闻报道中,“国航和南航同时接收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开启多用户运营新阶段”的消息让他的心情格外激动。作为独家民营供应商,他们的生产线上,正不断的为国之重器C919和C929生产发动机叶片等关键零件。
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的施长坤进入安徽应流集团,成为一名铸造工艺技术员。那时,应流集团的客户已经包含了多家世界一流的阀门厂、泵厂,他们对于产品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施长坤说:
“因为他的要求高,我天天要消化它的标准,第一个我是从语言上面要学习,因为它的标准都是英文的。第二个我知道要做世界顶级的阀门,世界顶级的泵,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我再制定我的工艺路线,我的技术方案。”
2003年,安徽应流集团开始投入核电领域的产品研发。
主泵泵壳是核电站核岛主设备的核心部件,以前只有英、美、法等几个国家拥有制造能力。由于核电技术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严格的技术封锁也导致施长坤和团队无法拥有相关图纸和技术标准。
质量要求严苛,制造难度极大的核电主泵,做得出来吗?当时作为技术总监的施长坤,自己心里也没底,但他迅速理清思路,带领团队研究、试验、再研究。用数十吨钢水才能浇筑而成的核电主泵,他们试验了一次又一次。
回想起那几年,施长坤用“艰辛”与“坎坷”来形容。他说:
“我们也是历经了坎坷,特别是在主泵,核一级主泵一个30吨,我们总共浇了第七件才成功,做技术的人员就是这种执着必须要有,我肯定要把这个问题的原因要找到,一定要有方案来解决它。”
经过四年不懈的努力,施长坤成功主持突破三代核电核级关键铸件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是人类制造史上最为复杂的机械部件之一,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正因为如此,做出供“两机”使用的高端零部件,成为精密铸造行业中的天花板。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遥不可及。
2012年,在企业战略方向的引领下,施长坤带领研发团队开始大胆挑战这颗“明珠”。施长坤说:
“这里面的细节的技术非常复杂,它是一个多学科,有动力学、热力学,有流场、有温场,有金属的、有非金属的,都有,发动机设计的时候他要计算,我的疲劳强度要达到多少,我就要选哪些材料疲劳强度能达到这个要求,这些材料能不能形成单晶,有些材料它形成不了单晶,他可能温度稍微有一点偏差,它就出现了另外一个晶粒,有另外一个晶粒它就不叫单晶了,材料虽然行但是组织不行,也达不到要求。”
标准苛刻,相关技术参数如何确定?在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下,这个问题在研发初期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小的挑战。
那段时间,施长坤翻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国内外多位专家,用拼凑而来的信息,结合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经过反复论证,制定出了第一份属于自己的技术标准。施长坤说:
“我们自己制定了一个标准,其实我当时制定的标准跟现在的标准还是有很多差异,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一股激情。”
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就像千道河、万重山。
那几年,施长坤带领团队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夜以继日、坚持不懈,成功研发出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翱翔蓝天的国产大飞机C919、C929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提起这些,施长坤的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他说:
“有一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始终还是这样想的,我坚持不懈,然后有问题不怕,我要总结,分析。随着每一个项目或者每一个产品的研发成功,客户行业对我们的认可,自己无形中就感觉到了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在别人看来觉得这太枯燥了,其实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三十载默默耕耘,施长坤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主持突破三代核电核级关键铸件、加氢阀门关键铸件、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透平叶片、航空发动机耐高温叶片和机匣等热端部件关键技术,实现了重大装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等任务,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贡献了巨大力量。
这些年,施长坤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知识产权先进个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科技标兵。2023年,他被评为中国专精特新“年度高人”,2024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谈到劳模精神,施长坤说:
“对我个人来讲,劳模精神就要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对企业来讲,我既然在这个企业工作,就要爱这个企业,为公司贡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国家和社会,我们想正好又遇到了国家发展,特别讲的就是核电、两机,我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这么好的平台还是要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为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编辑丨蒋锐、束月琴 审核丨张晓磊、朱朝智
来源丨安徽省总工会、安徽广播电视台 声明丨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